南方网 > 珠海新闻 > 正文

91个新生命平安降生,致敬台风天里的“医”线坚守


9月23日至24日,台风“桦加沙”逼近珠海,全市启动“五停”措施,道路封闭、交通受限,整座城市进入“防风模式”。然而,在风雨交加的危急时刻,珠海各大医院的急诊室、产房、手术室却始终灯火通明。

从迎接新生的“桦加沙宝宝”,到抢救心梗患者的生死竞速;从护送荨麻疹患儿归家的暖心举动,到多学科协作救治重伤者的专业坚守,医护人员顶风冒雨、争分夺秒,用责任与担当为市民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生命防线。

  受访者 供图

避风港里的新生希望

9月23日晚上,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产科病房洋溢着新生的喜悦。一名产妇于昨日下午出现分娩征兆,在台风肆虐的夜晚,她的宫缩逐渐频繁。产科医护团队全程守护在侧,陪伴她做分娩球运动促进产程。在产房待产的过程中,窗外是呼啸的风雨声,室内是医护人员监测胎心、指导呼吸、安抚情绪的温暖画面,每一个动作都沉稳有序。

当台风“桦加沙”影响最为显著时,一声响亮的啼哭划破雨夜——一名体重3640克的男婴顺利降生。这个“专挑特殊日子”的小家伙,不仅是家庭的希望,更成了台风夜里最温暖的“礼物”。医护人员笑着说:“桦加沙宝宝,这是风雨送给我们的最好礼物。”

这场台风夜的新生,并非个例。据统计,9月23日0时至24日13时,在“桦加沙”肆虐的这37个小时里,珠海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共迎来91个新生命。

  受访者 供图

胸痛中心抢回心梗患者

59岁的陈先生却因突发胸痛,忍着剧痛前往珠海市人民医院急诊就诊。急诊医生结合患者症状与心电图检查,初步判断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命已悬于一线。

  受访者 供图

珠海市人民医院急诊团队不敢耽搁,立即联系心内科启动心梗急救流程,同步完善术前准备、进行谈话签字与风险告知,每一步都在分秒必争。生死时速间,医院胸痛中心团队顶着台风紧急开启绿色通道,第一时间为患者实施急诊PCI手术。他们凭借专业技术与坚定坚守,与死神展开赛跑,最终成功开通堵塞血管,将陈先生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目前陈先生已平安转入心内科监护室接受后续治疗。

珠海市人民医院特别提醒市民朋友,极端天气下若出现胸痛、胸闷等症状,请立即拨打120,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

  受访者 供图

暖心护送荨麻疹患儿归家

9月23日晚8:45,台风“桦加沙”逼近珠海,一对年轻父母带着患急性荨麻疹的孩子在珠海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结束后,却因道路封闭无法回家,一家人站在急诊大厅焦急不已。

  受访者 供图

该院院长黄明星得知情况后,迅速评估出行风险,当即指示急诊科派出救护车。在获得120指挥中心批复后,医护人员驾驶救护车,小心翼翼地在风雨中前行,最终安全将患儿一家护送归家。

据了解,珠海市第三人民医院南屏主院区急诊科24小时正常开诊,全力保障危急重症患者的救治需求,尤其重点关注精神心理患者、皮肤美容患者、呼吸结核患者等特殊群体的就医需求。

  受访者 供图

多学科协作抢救重伤患者

9月24日凌晨,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急诊科接回一名因电动车事故导致严重摔伤的年轻男性患者。患者伤势复杂危重,包括颅骨凹陷性粉碎性骨折、颅内出血及指骨骨折,情况十分危急。

  受访者 供图

医院迅速启动应急机制,脑外科、骨伤科、麻醉科等多学科值班医生迅速响应。在脑外科副主任医师何川、值班医生陈志伟与骨三科医师关俊杰的协同配合下,脑外科与骨科手术同步开展。手术自23时50分持续至次日凌晨1时30分,不仅成功挽救了患者生命,也为其后续功能恢复奠定了关键基础。

凌晨3时40分,风雨交加,急诊科院前急救医生再次冒雨出诊,前往一名外伤患者住所。该患者于夜间骑车外出,在狂风暴雨中摔倒,导致睾丸挫裂伤、右侧阴囊血肿,疼痛剧烈。他强忍剧痛返回家中后拨通120求救。

当院前急救医生陈斌抵达患者所在小区时,风力已达几乎令人难以站稳的程度。在救护车返院途中,泌尿外科与手术室已做好全面接诊准备。医疗应急队队员朱黎与泌尿外科值班医生文航第一时间接诊患者,并在麻醉科手术室主任方剑团队的全程护航下,迅速完成急诊手术,成功保全患者睾丸功能。

  受访者 供图

助力抢救危重患者

9月23日下午,一名中年男子在珠海市明珠高铁站突发急症,呼吸急促、意识模糊,由120紧急送至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抢救。患者无家属陪同,且已出现心源性休克及肺水肿,生命垂危。

  受访者 供图

该院立即启动绿色通道,在无法联系家属的情况下争分夺秒开展抢救。患者数次心跳停止,经气管插管、心肺复苏、肾上腺素注射等紧急处置后,医疗团队快速启用ECMO(体外膜肺氧合)维持生命体征,并送往导管室行急诊手术。

术中发现患者心脏多支血管急性闭塞,冠脉介入团队迅速完成血管再通,恢复血流。术后患者生命体征趋于平稳,已转入心脏重症监护室继续治疗。本次抢救依托多学科协作与绿色通道机制,为危重患者赢得了宝贵生机。

  受访者 供图

满足多样就医需求

  受访者 供图

9月24日,台风“桦加沙”持续影响期间,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急诊科持续运转。上午,120救护车接回一名因台风天气无法外出就医的痛风急性发作患者,目前已送至急诊接受进一步治疗。一位外籍人士也前来急诊接种狂犬疫苗。据其表示,家中宠物因台风受惊,不慎将其咬伤。急诊医护人员在风雨中继续值守,应对各类突发医疗需求。

急救人员徒步背送重病患者

9 月 24 日中午,一名有心脏病与脑血管病史的市民突发严重眩晕,身体僵直无法站立,家属紧急向遵义医科大学第五附属(珠海)医院急诊科求助。

医护人员接电后迅速调派人员出诊,抵达患者所在小区后,医护团队立即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 —— 其因突发性眩晕已完全丧失行动能力,病情危急需即刻送医。但难题随即出现:患者居住楼栋需经较长距离的地下车库才能抵达地面,救护车无法直接开到单元门口;更棘手的是,担架床无法进入楼栋电梯,且患者当时无法平卧,常规转运方式完全行不通。

“只能背!” 参与救援的急救员当机立断。他毫不犹豫地蹲下身,在队友与家属的协力托扶下,稳稳将患者背起。地下车库空旷阴冷,每一步都需格外小心,既要保持身体平衡避免患者不适,又要加快脚步抢时间。将患者安全转移到移动担架车后,团队又推着车床一路小跑穿过车库,彼时车库外狂风呼啸、寒意刺骨,没人顾得上裹紧衣物,满心只想着尽快将患者送上救护车。

最终,在急救人员的默契配合下,患者顺利完成院前交接,被紧急送往医院急诊科。目前,该患者正接受进一步检查与治疗,病情逐步得到控制。

整合:南方+记者 吴枫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