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眺澳门半岛,昔日车水马龙的街道异常安静,只有不断增强的风声预示着超强台风“桦加沙”的逼近。
9月24日凌晨,澳门发出最高等级的热带气旋警告信号10号风球。10号风球意味着风力已达或预计达到飓风程度,持续风力每小时118公里以上,阵风或超每小时220公里。
在澳门居民邱女士家中,窗台已经贴上了“米”字型的胶带。她提前储备了足够3天饮用的瓶装水及蔬果食品,并做好了各项防风防灾准备。
“这次澳门抵御超强台风的举措似乎更加完善,各项保障也非常充足,非常安心。”邱女士说,珠海提供的保障非常及时,在街市基本上想买的东西都能买得到,价格和往常相比波动不大。
菜篮子
供澳民生保障“不停摆”
9月23日上午,拱北口岸鲜活查验场一片忙碌。
装着满满当当果蔬、肉类的跨境货车在场内依次排开,工作人员把成筐的鲜活产品搬上搬下,海关关员小跑穿梭其中,仔细核对各类蔬果的品名、规格等信息,验核无误后,即刻予以放行。
“这两天监管量大幅增加,初步统计车次增加了近100车次,我们提前对接了解企业的供应计划,统筹人力、加班加点保障台风天货物通关顺畅。”拱北海关所属闸口海关监管五科科长胡本钢介绍。
拱北口岸作为供澳鲜活商品的核心通道,承担澳门市场80%以上的生鲜供应。
为应对台风、保障澳门市场供应,闸口海关提前准备应急预案,优化通关作业流程,加快单证审核,为企业提供“一对一”服务。
南光(集团)有限公司的吴师傅驾驶货车,满载着4吨水产品,经拱北口岸鲜活商品专用通道驶往澳门。“今天要赶在台风来之前多送一趟,澳门街市明天还要靠这批货。”吴师傅表示,公司已提前调度车辆,确保提前完成24日的供澳任务。
不远处的珠澳跨境工业区专用口岸的“绿色通道”前,满载瓶装饮用水的货车在珠海边检总站茂盛围边检站民警的高效验放下快速通关,构筑起澳门市民的生活保障线。该站提前预判台风对珠澳两地的影响,积极与运输企业沟通,掌握运送饮用水等应急物资车辆的出入境时间节点,科学调配警力,实行 “随到随检” 的通关措施。
22日20时53分,澳翔有限公司所属货车抵达口岸,边检民警快速为车辆和人员办理边检手续,仅用时2分钟便完成查验,使这批满载供澳饮用水的物资车辆快速驶往澳门。
“时间就是生命线,我们争分夺秒,就是为了让澳门市民在台风天能有水喝。”澳翔公司的司机张师傅在通关时表示。为加快周转速度,他们已将装货时间从平时的半小时压缩至15分钟。
短短3小时,他驾驶的货车已通过口岸往返4个来回。
生命线
守护濠江两岸万家灯火
作为内地对澳门供电的主要电源,珠海供电局通过数字化手段和人工巡检相结合的手段,完成了涉澳供电的关键输电线路、变电站的特巡特维。
9月23日,在台风登陆前的“窗口期”,珠海供电局组织运维人员在后台远程下达“一键起飞”指令,瞬间,布设于对澳供电重要变电站、线路走廊的23个无人机机巢同步启用,对2400余公里输电线路全链路和5个核心站点的设备运行状态、环境开展精细化运维。
目前,在重要线路和站点附近发现的36处包括飘移物、遮阳网、防护网及树障等隐患已全部消除,内地对澳供电网架运行正常。与此同时,珠海供电局与澳门电力公司保持密切沟通,做好应急联动各项准备。
台风期间,为保障对澳门供水安全稳定,珠海水控集团迅速采取相关保障措施:对澳原水已切换为由竹银水库供应,保障源头稳定,并加强与澳门方面的实时沟通协调,密切跟踪供水动态,保障对澳门供水安全。同时,珠海水控组织管理人员、生产人员、应急队伍24小时在岗值守,确保调度指令畅通、应急处置及时;加强与澳门方面的实时沟通协调,密切跟踪供水动态,保障对澳供水安全。
从珠海湾仔一侧望去,各式船只整齐停靠在防风锚地,三三两两集结,共同抵御风浪。
自9月20日起,湾仔边检站提前部署洪湾国际货柜码头、西域码头、洪湾中心渔港执勤点开通“台风应急通关通道”。湾仔边检站还安排专人对接船舶代理、港澳流动渔民协会,提前掌握往来港澳小型船舶、港澳流动渔船入境计划,通过“线上申报+随到随检”,将每艘船舶通关时间缩至20分钟,助力船舶快速回港。
截至目前,该站累计查验出入境船舶近70艘次,渔民、船员470余人次。
大屏障
构筑跨境防灾减灾防线
在粤澳融合一线,琴澳联合抵御“桦加沙”已有诸多布局。两地深度协同,正构筑起防灾减灾坚固防线。
23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执委会举行抗击超强台风“桦加沙”调度防风工作会议,澳门特区政府行政法务司司长、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执委会主任张永春主持。省委横琴工委副书记、省横琴办主任、合作区执委会副主任聂新平,省委横琴工委委员、省横琴办副主任叶真等出席会议。
张永春指出,各部门必须深刻认识防台风工作的重要性,必须将人员安全作为防台风工作的首要任务,摆在最突出位置。要吸取历年在应对超强台风险情时的历史经验,尤其对风暴潮带来的海水倒灌等问题重点关注。
“各部门要充分利用 ‘天眼’摄像头等监控系统,实时掌握灾情动态。用好社区网格、村居等前线哨点,发现情况及时响应。”张永春强调,水、电、气、通讯、医疗、消防等应急队伍随时待命,加强联动、快速反应。此外,要做好第一时间清障及复工复产准备,将财产损失降到最低。
此前,琴澳在应急协作机制建设方面已有诸多部署,两地有关部门已经建立了自然灾害信息通报与共享、人员培训与应急演练协同联动、防灾减灾通道互联以及跨部门联动支援机制。还通过指定联络官、开通热线、组织授课和联合演练等,实现灾害天气实时信息互通与应急响应协同。同时,推动通道互联与应急物资“绿色通道”建设,提升跨区域救援效率。
随着“桦加沙”的逐步逼近,继23日19时拱北口岸、青茂口岸等暂停通关后,横琴口岸自24日凌晨4时起全面暂停通关服务。
风雨很大,湾区很暖。
从供水供电、生鲜供应到应急协同,珠海、澳门与横琴多措并举深化灾害应急领域协作,打造抵御超强台风的坚强屏障。
采写:南方+记者 黄天儒
统筹:吴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