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员是怎样炼成的?南航这场开放日活动告诉你
10月28日,在2026年民航招飞季即将启动之际,中国南方航空(下称“南航”)在南航翔翼公司、南航通航举办“飞行员成长之路”媒体开放日活动,全方位向外界系统展示南航以“飞行员技能全生命周期管理(PLM)”为指引构建的先进训练体系。
沉浸式感受高度仿真的“空中考场”
在本次开放日活动中,媒体记者们亲身探访南航翔翼公司的模拟机机库,在南航飞行教员于春宇、马保利、刘晓琳、姚永强的带领下,沉浸式体验A350、A320、B737等主流机型的全动飞行模拟机。这些模拟机不仅1:1真实还原了飞机驾驶舱,更能通过先进的视景系统和运动系统,模拟出包括极端天气、机械故障、特情处置在内的各种飞行条件。

南方+ 关铭荣 拍摄
“在模拟机中,我们可以安全地设置各种在真实飞行中难以遇到甚至极具风险的科目,让飞行员在‘零风险’的环境下反复演练,锤炼其决断能力和操作技能,确保在真实飞行中遇到任何情况都能从容应对。”南航A320机型飞行教员、南航A320机型副主任飞行检查员于春宇在现场讲解中表示。这种基于“循证训练(EBT)”理念的高阶训练,正成为提升飞行员应对复杂情况能力的关键。

南方+ 关铭荣 拍摄
近距离观摩直升机海上救援演练
在珠海九洲机场的一号停机坪上,记者看到南航通航机长兼绞车手铁梦及队员使用SK92直升机向大家展示利用绞车、索降等应急救援作业场景。直升机索降可以快速将特战队员和救援装备投送到抢险一线,而绞车作业可以在直升机悬停的状态下将伤员从悬崖、海中、船上等遇险地接至机上并送往安全区域。

南方+ 关铭荣 拍摄
“演练是保障安全的最好准备,是必不可少的安全投入。我们制订了全面的《训练大纲》,通过开展地面和空中真机演练,模拟各种复杂作业场景,增强机组作业人员的实战和特情处置能力,提高空地协同救援效率,不断推动公司应急救援整体水平的提升,召之即来,来之能战。”铁梦介绍道。

据了解,一直以来,南航通航主动履行社会责任,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致力于构建高水平的“全灾种、大应急”作业能力,曾多次出色完成国家抗震救灾、紧急救助等急难险重任务。近年来,在粤港澳大湾区,海南自贸区、长三角、环渤海等区域出动直升机2200余架次,飞行4400余小时,救助运送海陆遇险人员超3200人次。
采写/出镜:南方+记者 文秋仪
摄影剪辑:南方+记者 关铭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