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珠海新闻 > 正文

这一国际研讨会首次在珠海举办,助力学术与产业“双向奔赴”


第九届先进计算智能与智能信息处理国际研讨会(IWACII2025)日前在珠海高新区举办,上百位院士、学者、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AI产业未来。

大会现场

大会现场

本次大会由国际计算智能学会和北京自动化学会联合主办,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及远光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承办,汇聚了来自全球的20余位顶尖院士、会士及专家学者,围绕“大模型时代的计算智能与智能信息处理”主题,深入探讨人工智能与自动化控制的交叉融合,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大会以“一会两地”形式举办,北京分会场于10月29日先行召开中加双边会前会,珠海主会场则聚焦智能技术前沿与产业落地。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常务副校长栗苹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珠海校区作为“‘双一流’建设创新特区”,正积极服务国家战略与湾区需求。校区聚焦海洋科技、能源交通、人工智能等五大学域,依托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等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会议提供了坚实的学术支撑。栗苹还表示,本次会议主题聚焦人工智能与自动化控制的交叉融合,旨在推动学术成果转化为产业价值,让智慧成果在珠海“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中国科学院院士郭雷(右一)

中国科学院院士郭雷(右一)

中国科学院院士郭雷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珠海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桥头堡”,为智能技术提供了丰富应用场景。北理工珠海校区的海洋学域团队正围绕海洋探测、低空经济等本地需求展开研究,而自主智能无人系统实验室的无人车、无人船等技术也深度契合珠海产业战略。“通过大会平台,我们希望能吸引更多杰出人才来珠海,推动跨领域合作,为当地经济、科技、教育发展贡献力量。”郭雷说。

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教授Witold Pedrycz

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教授Witold Pedrycz

简短开幕式后,会议进入主旨报告环节。中国科学院院士郭雷,南方科技大学教授、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郭书祥,欧洲科学院院士、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张彦,华南理工大学教授、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陈俊龙等国内外权威学者作主旨报告,涵盖不确定系统控制、仿生机器人、人工智能融合数字孪生、大小模型协同创新等热点领域。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教授Witold Pedrycz和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维多利亚大学教授施阳也分享了机器学习范式转变与群体机器人遥操作的最新突破,凸显了会议的国际规格与学术影响力。

联合承办方远光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积极推动技术成果转化。该公司董事、高级副总裁向万红表示,人工智能已超越单纯的技术工具,成为赋能产业升级、推动社会进步的核心引擎。在向万红看来,当前智能技术正迎来关键突破期,知识协同、环境认知、大小模型协同等创新不断拓展应用边界。该公司聚焦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和元宇宙,并引入外部专家资源,为长远发展夯实创新基础。

本次大会除主论坛外,还设置了人工智能教育论坛、AI挑战赛和产学研对接会等环节,通过多元形式促进学术与产业碰撞。与会专家普遍认为,计算智能在智能制造、智慧医疗、低空经济等珠海特色产业的应用路径,将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关键支撑。

采写:南方+记者 冉小平  黄鹤林

图片:南方+记者 钱文攀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