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珠海新闻 > 正文

又一国家级名单公布,珠海1镇2村上榜!


近日,农业农村部发布

《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名单公示公告》

珠海市金湾区的红旗镇、鱼林村

以及斗门区夏村上榜!

那么

这些村镇在乡村治理方面

都有什么出色表现?

一起来看看!

金湾区红旗镇

全国乡村治理示范乡镇

红旗镇强化“党建引领”的理念,推动乡村治理工作。在基层管理服务方面,红旗镇依托“网格+民生热线”高效受理解决民生诉求,实现非警务警情、12345投诉双下降。镇级政务服务事项实现100%进驻同级政务服务大厅,启动609个“民生微实事”项目。在10个涉农村(社区)建优建好党群服务中心,升级打造“15分钟党群服务圈”,还积极培育社会组织126个、红旗亲青汇等志愿服务团队19支,发展志愿者2.1万余名。

在农村公共事务监督方面,红旗镇全面落实重大事项决策“四议两公开”议事制度,健全“小微权力”规范运行体系、阳光运行机制、监督检查机制,形成了村党组织领导下科学规范、简便易行、运行有效的村级议事决策机制。以“三治(自治、法治、德治)融合”激发乡村活力,建好“党委+村民议事”自治平台和“巾帼议事会”议事载体,打造“门前三包+门内达标”“村规民约+利益挂钩”红旗样板。

该镇以特色产业带动强村富民,配合推进3万亩高标准黄立鱼省级现代产业园建设,探索“村村有物业”新路径,加速推进三板老旧厂房修缮整治项目、小林旧政府区域文旅改建项目、广发田园综合体项目落地开花。

此外,红旗镇以“内外兼修”理念建设和美乡村,全民植绿护绿超额完成3.76万棵植树任务,实现自然村公厕100%全覆盖,生活区户厕三级化粪池无害化处理100%全覆盖,并加速打造“金湾区红旗特色水乡示范带”,构建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城乡发展新格局。

金湾区三灶镇鱼林村

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为打通乡村治理“毛细血管”,近年来,三灶镇鱼林村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模式,积极与区域内企业联动,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格局,以创建和谐乡村为方向,以满足群众诉求、提高群众服务为目的,全面打造“自治、德治、法治”相融合的乡村治理示范村,推进实施了一批以光伏复合项目为代表的村集体经济增收项目,通过各种文化活动和法治宣传,让村民在钱袋子鼓起来的同时,精神也富足起来。

在经济发展方面,鱼林村调整农村经济发展思路,实施“支部决策、村委运作、股份推动”的战略,树立“农业稳村、工业兴村、商业旺村”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前不久,鱼林前锋村厂房出租项目,成为三灶镇在金湾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服务平台成交的首单交易。由鱼林村和国企合作开发的鱼林村光伏复合项目,目前工程已经接近尾声,投产后预计年发电量可达3.3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省标准煤10.8万吨,该项目可大大增加村集体收入。

与此同时,鱼林村大力发展田园、民宿、美食、观光、文创等经济项目,打造鱼林“特色乡村+沙滩旅游”精品文旅项目,解决村民就业问题,带动村里人气。

在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格局方面,该村积极探索村企共建新模式,构建起以鱼林村党委为核心,企业、居民共同参与的“三位一体”乡村治理红色堡垒。今年7月起,鱼林村委、鱼林小学和珠海联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汤臣倍健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同开展弘扬“传承醒狮文化,培育‘雄狮少年’”鱼林小学第二课堂醒狮项目,在满足学生多元文化需求的同时,传承非遗文化。

近两年来,鱼林村针对停车管理混乱、环境卫生差等突出问题,运用“四议两公开”制度先后出台《鱼林村垃圾管理规定》《鱼林村车辆停放管理规定》等制度,进一步优化农村治理机制,打造坚实的基层党建治理堡垒。

鱼林村通过以群众为本,多元主体参与的模式,推行“自治为先”“法治为本”“德治为辅”等措施,让村民全面融入到乡村治理中。

鱼林村成立“鱼林村公益活动队”,负责村内环境卫生、文化传承、文艺表演、旅游宣传等公益事务,推行“我的家我管理”的社会自治模式。该村以法治为本,提升乡村治理能力,积极发挥法治“定纷止争”的作用。大至全面落实“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小至“法律明白人”走街串巷宣传法律知识和村“两委”班子成员就地解决群众矛盾,切实提升村级依法治理水平。

此外,鱼林村还依托村综合服务中心场地打造了全区首个“村史馆”,记录乡村的历史变迁,引导村民留住乡愁、激活记忆、传承文化,让村史馆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阵地。

斗门区乾务镇夏村

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歇山屋顶、角科斗拱、吉祥图案彩绘……走进夏村,仿清代建筑样式的牌坊令人眼前一亮。村口的休闲公园,配有健身设施、儿童游憩场、跑步道等基础设施,成为村民休闲娱乐的新去处。

村道、巷道全部硬底化,宽阔平整的新篮球场、古色古香的特色民居,还有记载全村家族传承历史的“黄公祠”……恬静且幸福的生活画卷在眼前缓缓展开。

地处乾务镇和斗门镇交界的夏村,毗邻富山工业城,成了园区产业工人租房居住聚集地。随着格力·龙蟠坊项目的投入使用,聚集居住人口由1000多人,一跃增加至5000多人。

为了服务好辖区的村民和工人,夏村将网格作为“最小工作单位”,根据实际情况,按照规模适度、管理方便、功能齐全、区划完整的原则构建起沉底到边的组织体系,变“多头管理”为“一网统管”。目前乾务镇网格准入事项达27项,把辖区内的党建、政法、民政、城管、信访、生态环境、市场监管、卫生健康、应急管理等各类网格整合成“一张网”,实现基层治理各项工作在网格中大融合、大联动。

此外,夏村还探索创新管理机制,变“单打独奏”为“社会合唱”。目前,夏村建立红黑榜制度,规范村民言行举止,反对滥办酒席、相互攀比、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通过积分激励机制,有效激发农民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推动形成文明乡风新气象。

同时,该村通过民主议事协商途径,融合“格创·龙蟠坊”项目发展,引导村内新业态经营主体规范经营,助力提升村内营商环境和服务能力,逐步推动夏村蝶变成为“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高品质生活”的街区。

示范村镇

是乡村治理的全国样板

珠海将持续加强乡村治理体系建设

努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

乡村治理新格局

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

幸福感和安全感!

【来源】文明珠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