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珠海新闻 > 正文

每斤百元!斗门这位鱼老板找到方法,养虾竟然“不花钱”


一个池塘,

两份收益!

在莲洲镇东滘村,

村民梁海明勇于尝试,

用“混养”模式

走出一条不寻常的养殖路,

养出比手掌大的“超级虾”

收购价100元/斤,

成为养殖“新贵”!

今天我们一起走近

这位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农人。

莲洲东滘村,千亩的鱼塘在阳光下波光粼粼。丰富的天然水网,优越的生态环境,亦为当地水产养殖的发展创造了优势。养殖脆肉罗非鱼和脆肉罗氏虾的明业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户梁海明就在这里闯出了新天地。

清晨,人们簇拥在鱼塘旁,一声起网指令,岸边的捕手们随即拉起渔网,活蹦乱跳地鱼虾跃出水面,其中的脆肉罗氏虾每只都比巴掌大,一对蓝色的大钳子不断挥舞着,预示着丰收的喜悦,梁海明心里乐开了花。

“我这个塘里既有脆肉罗非鱼又有脆肉罗氏沼虾,脆肉罗氏沼虾最大能长到一斤。”梁海明表示,经过“脆化”这一道品质改良工序后的罗氏沼虾,成功实现了“逆袭”,市场上供不应求,塘头收购价已飙升至100元/斤。

梁海明是土生土长的莲洲镇东滘村民,因父母一直从事养殖业,他从小耳濡目染,长大后也开始了从事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罗非鱼养殖。

他告诉小斗,自己从小看着父母养鱼日夜操劳,希望可以通过科学技术帮助更多的虾农。“别人做白领,我做‘黑领’但只要为养殖户创造更高的效益,我觉得一点都不辛苦,还很开心。”梁海明表示。

*注:梁海明说的“黑领”指常年顶着烈日在虾塘边干活,领子边的皮肤晒得漆黑。

然而,

他的养殖事业并不是一帆风顺。

十几年来,

梁海明养过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

罗非鱼养殖,

每一次更换品种,

都是失败后的再出发。

2019年,正在养殖脆肉罗非鱼的梁海明在一次闲聊间,得知脆肉罗非鱼和脆肉罗氏沼虾混养技术,可以形成共生互补的关系,既能构建稳定的生态系统,又能提高饲料利用率,达到“一个池塘,双份收益”的效果。

那么,“鱼混虾”混养模式到底有什么奥秘呢?

原来,罗氏沼虾介于游泳虾和爬行虾之间,一般生活在池塘底部。脆肉罗非鱼套养脆肉罗氏沼虾,既可以解决水底养殖空间利用不足问题,又可以充分利用残留在塘底的罗非鱼饲料,起到节约饲料成本、净化水质、增加经济效益的作用。

“罗氏沼虾能吃脆肉罗非鱼的残饵,变成脆肉罗氏虾,也能吃掉塘里迟钝的弱(死)虾体,在池塘中起‘清道夫’的作用。”梁海明表示,这样一来,两者共存于一口塘中,虽是上下游食物链关系但又可相得益彰。养殖过程中,只需要投放脆肉罗非鱼的一份饲料,就可以养殖两个品种,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情。

那时开始,他便开始“鱼混虾”混养模式。一开始,他试养了四五个塘,几乎全军覆没。经过总结分析,梁海明发现,原来是投放的虾苗密度过大,虾苗几乎被生猛的脆肉罗非鱼吃完。

如何找到最佳投放比?梁海明屡败屡试,愈挫愈勇,通过聘请名校专业科研人员一同研究,多次调整放养密度,终于摸索出了最佳混养密度比,脆肉罗氏沼虾销路上也获得成功,每亩额外增加收入40000多元。

▲梁海明聘请了名校专业科研人员,并一同研究。

如今,梁海明“鱼混虾”混养面积已经由原来的110亩扩展到1000亩,养出来脆肉罗氏沼虾的又肥又美,各大酒楼争相收购,“变身”养殖界新“网红”。

靠着“混养”,

梁海明不但富了自己,

还带领乡亲共同致富。

成为了镇上远近闻名的致富“领头人”。

成功不忘带动乡亲。

“好经验要分享,让大家都能快点富起来。”因对“鱼混虾”混养模式前景的看好,梁海明还创立了明业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周边数十户养殖户入社,不仅解决了数十户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还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

目前,合作社打造出“鲜爽妃”品牌,以脆肉罗非鱼和脆肉罗氏沼虾品种为核心,涵盖鱼种养殖、饲料销售、动保销售、成鱼养殖、吊水净化和活鱼销售的全产业链布局。

▲渔民们加紧作业,将鱼虾装车并运往市场。

2021年,懂技术、善经营的梁海明作为新型职业农民的代表,凭借过硬的综合实力,获得了珠海市2021年度“珠海乡村工匠”的荣誉认定。同时还推动了东滘村获得了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认定,成为了脆肉罗非鱼养殖特色村。

▲梁海明正在巡视鱼塘。

“正在通过不断完善养殖技术、吊水技术,将这个模式做得更好,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养殖经验,把它推向全国,走向全世界,并带动我们斗门更多的养殖户致富。”梁海明表示。

如今,放眼斗门,

这片充满生机的沃土,

正以农村综合性改革破题

做好产业发展和乡村治理等大“文章”。

一个个美丽乡村跃入眼帘,

农业新模式不断涌现,

让更多新农人及乡村人才变得

“如鱼得水、如鸟归林”!

【来源】今日斗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