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珠海斗门黄杨山,放眼远眺,满山林木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层次,墨绿、浅绿、淡黄,风光旖旎。清澈的湖水泛着柔和的波光,候鸟在岸边来回踱步,悠游自在。
今年以来,根据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相关部署,珠海秉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人民至上、求真务实的原则,大力推进绿美珠海生态建设,探索绿美建设的新实践、新“战术”,切实增强群众满意度获得感,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生态新景观,正从蓝图一步步成为实景。
珠海处处是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生态新景观。图为珠海高新区。钱文攀 摄
高位谋划统筹推进
完善机制压实责任
森林公园中,活泼的孩童们相互追逐嬉笑;暖阳下,年轻人顺着沿河绿道戴上耳机慢跑;山海间,还有不少游客走在曲折迂回的栈道上,一览“城、山、江、田、海、岛”交相呼应的海滨城市风光……
在珠海,目光所及的城市绿景,早已为群众所熟悉。人们在绿色的生态空间中,享受着美好宜居的生活节奏,这也是珠海推进绿美生态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的剪影。
自去年底《中共广东省委关于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决定》出台以来,珠海坚持高位推动,深入谋划,第一时间印发实施《中共珠海市委关于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珠海实践的实施意见》,提出实施绿色版图扩增、森林品质精准提升、城乡协同绿美提升、绿美保护地提升、海岛生态质量提升、生态修复、绿色通道品质提升、古树名木保护以及爱绿植绿护绿等“九大行动”,构建绿美珠海生态建设新格局。
与此同时,珠海加快印发《珠海市绿美生态专班工作方案》《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珠海实践责任分工方案》《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珠海实践任务清单》等多项政策文件,从总体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建设思路等方面描绘绿美珠海生态建设的宏伟蓝图。
引领绿美生态建设的制度体系逐步完善,聚焦关键环节、层层压实责任的指挥链同步搭建。
珠海着力构建高规格四级林长体系,市、区、镇(街道)、村(社区)设立第一林长、林长和副林长,分别由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和有关负责人担任,同步创新推进“林长令+林长督”模式,实行林长“工作清单+问题清单”机制,督促各级林长定期巡林,确保每次巡林切实解决问题。
截至目前,珠海全市落实市、区、镇、村四级林长982名,监管员193名,专职或兼职护林员360名。今年以来,全市各级林长召开会议57次、巡林调研1978次、发布林长令8道,积极协调解决造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坐拥绿水青山,探路绿色发展。这一年,珠海逐绿向美之路,走得愈发清晰、坚定。
打造“七大法宝”
大胆探索谋创新
回首过去40余年,珠海生态建设一直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从开先河于全国率先提出环境保护“八个不准”,到率先通过《珠海市环境保护条例》,珠海始终坚持贯彻生态文明理念,发展成为珠三角生态环境最好、土地开发强度最小、低端产业集聚最少、人口密度和素质最均衡的地区之一。
当下,绿美珠海生态建设秉承一代代特区人的干劲与闯劲,再次走在全省前列,探索出一条先行之路。一项项关于绿美生态建设的创新与突破,在珠海不断涌现。
珠海通过实施绿美珠海“百团大战”,任命各区林长、各镇(街)林长为指挥长、施工队长,打造了推进绿美生态建设的“七大法宝”——制定“作战路线”、印发“作战手册”、推行“清单治绿”、搭建“绿美智库”、凝聚“榜样力量”、推进“数字赋能”、深化“林法结合”。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按照‘示范引领,擦亮名片’的总体思路和全域增绿、见缝插绿的原则,珠海市自然资源局与各镇街逐一座谈研究,制定市、区、镇三级路线图,实现一图尽知绿美珠海生态建设重点任务。”珠海市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说。
“七大法宝”持续赋能,向推进绿美生态建设工作中的难点、痛点“亮剑”。专家奔走在一个个山头,通过开展培训、巡林指导,选取绿美珠海示范样地精准提升;首个集建设行动、资源科普、活动报名、捐资捐建、市民监督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微信小程序正式上线,市民可通过该小程序线上认种认养、点赞曝光绿美“亮点”“黑点”。
眼下,绿美珠海生态建设朝着科学“绘绿”、全域“增绿”、全民“评绿”、实力“护绿”的绿美新格局奋勇向前,斗志昂扬。
绿美答卷创佳绩
面向湾区启新程
这个国庆长假,香港青年李志没有像过去一样到北方城市“赏秋”,而是带上家人,驾车到珠海来一场深度的观山游、康养游。“‘港车北上’后到珠海只需40分钟,家门口就有青山绿水,明媚秀丽的生态风光。”李志说。
更多像李志一样来自大湾区的游客,如今也被这座滨海城市所吸引,用脚丈量这里的山水风光。绿美生态建设推进以来,珠海再一次擦亮了城市的生态名片,释放绿色发展的强劲势能。
数据是最有力的证明。今年,我省下达珠海营造林任务23408亩。截至目前,珠海以疏残林、低质低效林改造提升为重点,因地制宜扩大阔叶林、混交林种植面积,已完成23963亩,总完成率102.37%。
与此同时,珠海开展各类植树活动810场,近10万人次参与,尽责折算78.2万株,完成年度折算任务量128%,打造义务植树基地5个和特色主题林29个,11个森林城市建设任务已全部完成,且成功超额申报森林城镇1个。
各区镇、市直部门所负责的年度绿美任务,同样成色十足——
截至目前,珠海今年已完成高速公路、国省道的景观美化长度12公里;建成林阴道8.7公里,健康步道13.1公里;新建碧道21.2公里,提升碧道22.6公里。
“生态公园—城市公园—社区公园—口袋公园”四级公园体系不断完善,全市今年新建成1个城市公园、2个社区公园、6个口袋公园;改造提升绿地13.75公顷、改造10个城市公园、打造繁花节点80个。
从卫星航拍的角度看,珠江千里奔腾南下,港珠澳大桥横跨的两岸郁郁葱葱。互联互通的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掩映在一片青翠葱茏之中。
高水平的生态环境,赋能大湾区高质量发展。下一步,应如何将绿美“绣”进发展蓝图,把握大湾区发展新机遇,进一步夯实绿色底色?珠海有了答案。
“下一步,珠海将推深做实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以‘高位推动、部门联动、社会发动、全民行动’为着力点,让绿美在珠海扎好根、开好花、结好果。”珠海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覃春表示。
珠海将加快编制绿美珠海生态建设规划(2023—2035年)和五年行动计划,谋划绿美珠海近远期发展目标,明确建设任务空间布局,聚焦斗门竹洲世界最大人工连片水松林、淇澳红树林保护区等亮点工程,持续擦亮绿美新名片。
风起大湾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浪潮奔涌。珠海逐绿而行,在高质量发展的航道上扬帆起航。
【撰文】何丽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