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
世界看两会《读懂中国——
中欧青年“中国式现代化”调研行》
系列节目在央视新闻频道播出。
首站便来到了珠海北山村。
节目中,
法国视频博主魏无瑕带大家走访了
被称为中国最美历史文化名村之一的
北山村。
北山村是珠海一个有着780多年历史的古村,开村于南宋,形成于明清。如今,北山村仍保留有108栋历史建筑,村落的角落浸润着历史的印记。同时,这里也是粤港澳地区的热门商圈,吸引了许多国内外艺术家前来创作创业,也吸引了包括港澳在内的年轻人前来休闲打卡。
北山村位于香洲区南屏镇东部,是市区保存较为完整的历史文化古村落,现存历史建筑90栋,包括保存完好的11座古祠和80栋传统广府民居。
北山村与繁华的都市商圈遥遥对望,岁月的痕迹镌刻了它的隽永,清幽而拙朴。这里有老树、瓦顶、青砖墙的岁月痕迹;也有街灯、画展、日咖夜酒的现代浪漫;更有薪火相传的红色文化。
游走在北山村的小巷中,你会发现,这里已成为文艺青年的聚集地,天马行空的人儿,正乐此不疲地活跃在古村的每一处角落。在这儿,可以让人们感悟时光、忘却浮躁、远离尘嚣。
小桥流水,石板巷陌,
微醺的时光,醉人的和风
……
除了北山村
珠海还藏着哪些
有颜值、有故事的古村?
接着往下看↓
木头冲村
地处金湾三灶镇的木头冲村背山面海,独具特色的青灰色的石屋错落有致,历经数十年的风雨洗涤,如今不仅完好留存,更绘上怀旧壁画。
村屋外墙、窗户古朴,房前屋后环绕着绿植花木。村里打造的“蓝海花集”,沿着山谷,流淌成一条绚丽的画卷,645米长的架空步道穿梭于山林花海间,高低起伏、错落有致,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旅游景点。
三板村
如果你想感受水乡风韵,那就一定要来金湾区红旗镇的三板村看一看。“白藤成埠,舢板成洲。”就是这里最真实的写照。
三板村是珠海不可多得的特色水乡,水乡阡陌小道纵横交织,道路两岸芳菲,白鹤掠影,河陆并行的村庄肌理赋予了这里恬静的气质。
周边拱桥静立、廊亭相连,滨河景观栈道和彩色沥青铺就的绿道让人可以感受静静流淌的三板河,在三板村感受到水乡闲居生活。
南门村
斗门镇的南门村,是一个隐藏在珠海的“皇族”村落。南门村位于斗门镇的黄杨山下虎跳门旁,是宋朝赵氏皇族后裔的聚居地,得天独厚的赵宋皇族历史文化资源、独具特色的岭南乡村风情,与菉猗堂古建筑群、接霞庄等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古朴迷人。
与之相隔不远的接霞庄,始建于清道光年间,被称为皇室后裔的庄园(始称赵家庄),由赵氏后人在此修建。庄外设有护城河,一条小河自东向西,转北流向子孙塘,庄内绿树翠竹成荫、鸟语花香。走进接霞庄,犹如进入了一个世外桃源。
莲江村
莲江村位于斗门区莲洲镇,1682年建村,因村后山形似莲花,村前有江涌,故取名莲江村。
莲江村北接石龙村,南邻光明村,西向大沙场,东靠村民住宅,依五指山脚蜿蜒而建,具有典型的岭南建筑风格。独具魅力的自然生态风光,加上淳朴民风、文明乡风熏陶,“山村水田”的莲江村获誉无数。
近年来,莲江村的发展不仅村民满意,生态旅游发展更是逐步完善,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前来打卡。
石龙村
村旁小桥流水、绿道贯穿,漫步在莲洲镇石龙村,你能感受到归园田居的生活气息。
行走在长达1.3公里的民宿街里,100多栋白墙黛瓦的传统民居和仿古建筑鳞次栉比,极具特色的农家小院一路铺陈开来,透出岭南水乡的蓬勃灵气。
近年来,位于这里的岭南大地田园综合体也成了市民和游客的打卡地。
排山村
一湾星月湖,落入凡尘中。坐落于斗门区斗门镇黄杨大道侧的排山村,村中古屋背靠小山,面向田野,是一个极具岭南特色的古村落,也是斗门地区典型的侨乡。这里离斗门老街、南门村等知名景点都只有5—10分钟的车程。
排山村从立村至今,已经有240余年的历史。历经两百多年风雨侵袭,排山村整体上依旧保留了清末民初村落的基本面貌和特征。至今保存较好的古民居有70间夯土房,6间古红砖屋,9间古青砖屋。
如今,排山村的定位是发展古村落旅游观光产业。空置多年的旧民居,在设计师的巧手下,变身成现代风格与岭南风韵完美融合的咖啡馆与民宿,在火红簕杜鹃的映衬下,散发出迷人的时代气息。
会同古村
作为珠海保存最完好的近代村庄,会同古村隐于闹市,古朴宁静。同治光绪年间,村子在统一规划下进行了重建,形成“三街八巷”布局。园林式的村落、规范整齐的民居、中西融汇的建筑群,展现出岭南侨乡的风貌,让诗意栖居得到了生动体现。
这里有同治乙丑年(1865年)前后重建的“莫氏大宗祠”“会同祠”“调梅莫公祠”;民国初年兴建的“风起”“云飞”碉楼;村外还有一座历史园林——栖霞仙馆。
淇澳村
淇澳村始建于南宋淳祐四年(1244),因“远望如旗张于海外”而得名。据《香山县志》《澳门纪略》等史料记载,大致从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至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的两百多年间,淇澳地名经历了从旗纛屿—旗纛澳—奇独澳—蜞澳或旗澳—奇澳——淇澳的演变过程。村落以“湾、林、围、村、山、海”的格局,房屋错落、阡陌参差、林木蓊郁。
淇澳岛抗英遗址包括天后宫、土炮台、白石街,见证了1833年淇澳村民奋起抗击英国鸦片贩子的英雄事迹,是中国人民自发反抗外国资本主义并取得胜利的第一场战斗。据传,淇澳村民用英国鸦片贩子赔偿的白银3000两修复了被炮火损坏的天后宫,并铺筑了白石街。
近年来,淇澳村里多处传统民居被改造成为了海岛民宿,许多村居也已经改建成了清雅恬静的咖啡馆、民宿和文艺小店。一杯咖啡闲坐一个下午,一棵老树静守一室春光。
东岸村
唐家湾镇东岸村,地处金星门水道岸边、南山脚下的东北面,依山傍海,故称“东岸”。
村中现存传统广府民居百余座,房檐装饰雕刻多为祥瑞灵兽、花蕊水果等。一幢幢富有浓郁岭南风韵的祠堂、村屋、牌坊散落在村庄中,在众多古老鱼木树的掩映下,带着平静、悠远的气息。
村中的大德里门楼和景旸门,分别建于清光绪十一年(1885)和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景旸门是村内最古老的入口,青砖墙体、灰色瓦顶,檐下有山水灰塑。踏过门楼,沿着村中小巷徐徐前行,便看到了村中的地标性建筑——东岸绵始大楼。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还孕育出了中国留学欧洲第一人、中国西医第一人——黄宽,他为国家首次打造出了现代化的医疗培训体系。
青山绿水,野花烂漫。
趁着周末,
赶紧和珠海的乡村,
来场约会吧!
【来源】珠海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