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珠海新闻 > 正文

南方观察 | “三海联动”何以点燃珠海蓝色引擎?


加快培育海洋新质生产力,珠海再出发。

跻身“海上新广东”主舞台,加快建设“区域性海洋中心城市”,今年伊始,珠海以机构改革为契机单独成立市海洋发展局,同时优化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管理体制机制,再加上此前组建省内第一家地级市海洋集团,形成“三海联动”发力海洋经济格局,期待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培育发展海洋领域新质生产力。

日前,珠海市海洋发展局举办海洋新质生产力暨涉海企业“盘根计划”座谈会。会上,25家企业代表共商珠海海洋新质生产力技术创新、市场应用等话题。

这是新组建成立首月,珠海市海洋发展局的首次公开亮相。

通过这场涉海企业“盘根计划”座谈会,曾经“以海为名,因海而生”的珠海,向外界描绘了她跻身“海上新广东”主舞台的蓝色梦想。

“我们希望培育出海洋领域的下一个‘格力’、下一个‘金山’。”珠海市海洋发展局局长扶志说。

珠海万山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南方+记者 关铭荣 摄

珠海万山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南方+记者 关铭荣 摄

A.吹响“蓝色军团”集结号

一场座谈会拉开了珠海市海洋发展局公开亮相的序幕,也表明了珠海争取建设“海上新广东”主舞台的决心。

5月20日,珠海市海洋发展局召开海洋新质生产力暨涉海企业“盘根计划”座谈会,邀请了25家企业代表,就珠海海洋新质生产力发展现状、趋势、技术创新及市场应用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座谈会上,围绕深远海养殖和种业、海洋工程装备、海洋生物制品、海洋新能源、海洋电子信息、海洋新材料、海洋服务等七大领域,企业代表纷纷介绍起各家新技术、新成果。

“目前,‘伶仃牧场1号’‘伶仃牧场2号’‘伶仃牧场3号’矩形柱稳式半潜养殖网箱平台,均已动工,标志着隘洲‘标准海’示范段全面开工建设。”珠海市海洋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筹备工作组成员魏顺兵说,今年下半年将有4台桁架式网箱平台、1个休闲渔旅平台、55口重力式网箱陆续建成投产,养殖水体接近47万立方,进一步提升珠海全市深远海养殖规模。

十多年来,珠海云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始终坚持自主创新,勇闯科技探索“无人区”,拥有无人船核心授权专利400多项,掌握无人船艇自主航行、智能避障、协同控制等多项核心关键技术,均被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

“公司产品及业务涉及智慧水域管理、海洋工程、公共安全、科技文旅等领域,产品销往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用户提供无人船艇+细分行业水上智慧系统解决方案。”珠海云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成亮表示。

海洋牧场、海工装备、无人船艇之外,珠海在海洋新材料领域也有积累。

珠海市威旗防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高新技术型企业,其产品无溶剂重防腐涂料的技术和工艺达国内先进水平,获多项专利。“公司核心产品已实现船舶、海洋平台、海洋牧场、海上风电、海水淡化设备、石油及天然气管道等军民领域多场景应用。年产能达到2万吨,产值超8亿元。”该公司总经理赖华生介绍。

纵观珠海海洋产业体系,以海洋装备制造业、游艇产业为主的临港工业实现集聚发展,高栏海洋工程装备区成为广东乃至华南地区最具影响力的产业基地;航运物流业快速发展,高栏港确立了国家能源接卸港、西江流域龙头港和华南枢纽大港地位。

海洋旅游业快速向高端升级,已形成休闲度假、主题公园、海岛运动等海洋特色明显的旅游产品体系;海洋新能源产业走上快车道,现代海洋渔业加快转型升级,涉海金融服务业已然起步,现代海洋产业竞争力稳步提升。

一项项新成果、一道道“护城河”,标志着珠海“蓝色军团”正在集结壮大。

	位于桂山岛附近的网箱养殖金鲳鱼喜获丰收。南方+记者 关铭荣 摄

位于桂山岛附近的网箱养殖金鲳鱼喜获丰收。南方+记者 关铭荣 摄

B.打响海洋经济“创新牌”

海洋经济是珠海的特色所在、优势所在和潜力所在。

放眼全市,超3400家涉海企业在各自领域内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推动珠海海洋经济持续向好。

今年一季度,珠海海洋经济发展实现开门红,生产总值同比名义增长约11.4%。

其中,海洋旅游业领域,2024年春节假期,全市共接待游客267.68万人次,较2023年春节增长45.5%;实现旅游总收入22.41亿元,较2023年春节增长107.0%。海洋交通运输业领域,一季度珠海港全港完成货物吞吐量2880万吨,同比增长12.46%。海洋水产品加工业领域,一季度全市水产品总产量约9.58万吨,同比增长6%。

涉海重大项目建设也在“大跨步”推进。今年一季度末,总投资203亿元的20个海洋牧场项目已开工17个。

省内首个海上风电示范项目桂山海上风电场47台风机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华南地区规模最大的天然气储运基地——金湾绿能港项目年内建成,洪湾渔港被评为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试点;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珠海)建设稳步推进,全球首创水体自然交换型养殖工船“九洲一号”、新型数字智能化深海养殖平台“珠海琴”、半潜桁架式养殖平台“格盛1号”以及半潜养殖网箱平台“伶仃牧场1、2、3号”等一批现代化海洋牧场项目已相继开工建设。

珠海紧紧围绕“做好海洋开发这篇大文章,坚持向海而兴、向海图强”,加强海洋资源保障,推进海洋资源高水平保护高效率利用,加快建设区域性海洋中心城市,形成了珠海的具体实践。然而,翻开全国海洋经济版图,其步伐还是慢了一些。

近年来,探索建设全国海洋中心城市已成为我国沿海城市服务“海洋强国”战略的又一发力点,深圳、上海、广州、青岛、宁波等城市先后明确提出建设海洋中心城市,海洋经济发展竞逐愈加激烈。

而与国内先进沿海城市相比,珠海海洋经济总量不大,2022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超9万亿元,而珠海海洋产业生产总值仅1000亿元左右;海洋产业结构不优,仍然以传统海洋旅游业、海洋化工业和洋洋油气业为主,海洋新兴产业发展滞后,尚未形成国内外有重要影响力的海洋产业。

此外,珠海海洋产业链也较短,产业基础支撑作用和辐射带动能力较弱,产业生产配套能力明显不足,面临“两头在外”的发展困境;海洋科技发展仍然处于快速培育阶段,海洋基础研究薄弱,海洋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亟需提升。

如何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培育发展海洋领域新质生产力,把“短板”转化为“潜力板”,对于珠海来说,这是必须扛起的重大责任,必须抢抓的重大战略机遇,也是必须写好的一篇大文章。

C.跻身“海上新广东”主舞台

今年3月,省委常委会到珠海调研并召开会议专题研究珠海工作,要求珠海要“做足海的文章,高质量发展海洋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海岛经济,持续推进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加快建设区域性海洋中心城市”。

“区域性海洋中心城市”成为珠海经略海洋的新目标,随后动作频频。

在体制机制方面,珠海以机构改革为契机单独成立市海洋发展局,优化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管理体制机制,并组建省内第一家地级市海洋集团,“三海联动”点燃珠海“蓝色经济引擎”。

此前,经略海洋涉及的范围和领域相当广阔,牵涉到的部门、单位也很多,“九龙治海”的格局在管理上造成“真空”或重叠。

针对这一“短板”,此次成立海洋发展局,将原本分散在各个部门的相关职能进行整合,能够更大程度地统筹全市海洋发展力量,在现代海洋城市建设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

自成立以来,珠海市海洋发展局强化服务意识,对涉海项目采取提前介入、靠前服务、压缩审批时间,用海项目得到有效资源保障。另一方面,针对短板和不足,“把脉问诊”究其根源,逐条“对症下药”靶向施策。

如座谈会上,有企业代表提出,“作为小微企业,在申报科技项目扶持时,遇到不熟悉政策和流程等困难,希望政府部门给予企业相应的协助。”在座相关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马上与其对接,帮助企业解决难题。

“成立市海洋发展局,就是要服务好企业。”该局局长扶志表示,各企业代表的意见和建议,坚定了珠海争创“海上新广东”主舞台的决心,提振了建设区域性海洋中心城市的信心。

谋划做好海洋产业这篇大文章,还需加强科技创新、优化产业结构。活动现场,扶志公开加快培育珠海海洋新质生产力的“路线图”。

珠海市海洋发展局将推动国内外海洋领域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在珠海设立海洋类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通过数字化转型、现代化技术赋能等手段,改造提升海洋渔业、海洋化工和海工装备等优势海洋产业,激活无人船、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等新兴海洋产业新活力,同时前瞻布局海洋新材料、海洋人工智能、深海开发、海洋新能源等未来海洋产业。

此外,珠海还将为海洋产业发展不断注入“金融活水”,做好海洋人才“引育留用”,努力打造海洋人才高地。

“希望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以科技创新驱动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培育发展海洋领域新质生产力,培育海洋领域的下一个‘格力’、下一个‘金山’。”扶志说。

南方+记者 王韶江 林郁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