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深圳新闻 > 正文

专业机构预测,2030年载人eVTOL年新增需求超1.2万台


在国家顶层政策体系持续完善、产业生态加速成熟、市场不断扩大的三重动能驱动下,中国低空经济与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产业正加速驶入商业化快车道。日前,保时捷管理咨询携手中国航空学会、中汽研、天翎科航空科技等行业协会及领军企业联合发布的《驾乘低空经济新风,畅享新质出行体验》白皮书显示,中国的eVTOL产业整体已经完成了从0到1的开拓,预计2035年国内载人eVTOL市场规模将突破万亿元。

自2023年下半年起,中央与地方政府围绕低空经济及eVTOL领域密集出台专项政策,构建起了涵盖适航认证、空域管理、基础设施建设的系统性监管框架。随着2024年底国家发展改革委新设立“低空经济发展司”,产业政策制定与落实进入统筹推进新阶段,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国内低空经济相关行业进一步加速发展。

据白皮书测算,到2030年,我国载人eVTOL飞行器年新增需求将突破1.2万台,覆盖城内通勤、城际交通、私人出行、观光旅游、医疗与消防救援、警务安防六大场景;到2035年,需求将进一步增长至4.2万台。预计到2035年,商业化运营营业收入将超过3000亿元,整机销售及上游供应链市场规模达6000亿元以上,其他支持性服务市场规模也将突破3000亿元,形成一个逾万亿元的庞大市场。载物类eVTOL则主要服务于城市物流配送、农业作业、国防军事等领域。随着技术进步和成本降低,未来还将涌现更多全新应用场景。

随着下游eVTOL整机的发展,其上游产业链也将迎来黄金发展期。目前,材料供应、航空电子设备、动力系统、智能座舱等方面正在逐步实现技术突破、规模化量产以及国产替代。未来,eVTOL行业将通过上下游企业的紧密协作,形成一个充满活力与创新的生态系统,共同开拓城市空中交通及相关新兴应用领域的广阔市场,重塑未来航空产业新格局。

在定价上,凭借完善的供应链体系和成本优势,国产eVTOL飞行器售价较海外同行也将更具竞争力。预计随着关键部件国产化加速,同等配置下飞行器价格将更具吸引力,市场潜力巨大。

保时捷管理咨询合伙人董钧天表示,对eVTOL行业充满期待。在产业端,中国将首次在低空载人航空行业完成研发、制造、运营、维护等全生命周期的产业闭环,引领全球产业发展,并适时为其他国家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

撰文:李嘉耀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