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至29日,以“聚力蓝色创新,澎湃海洋动能”为主题的2025海洋中心城市论坛在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期间举行。论坛由自然资源部指导,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促进会、南方科技大学海洋高等研究院/深圳海洋大学(筹)、深圳市特区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深圳海博会有限公司承办。全球政、产、学、研各界精英齐聚一堂,共谋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自然资源部总工程师何广顺在开幕致辞中指出,海洋经济是沿海国家最具活力和前景的增长极,海洋城市则是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他强调,自然资源部将持续支持广东、山东、浙江等经济大省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海洋强省,推动深圳、上海、青岛等城市打造海洋经济发展高地,并提出三点倡议:推动海洋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深化优势互补的海洋产业合作、携手促进海洋可持续发展。

深圳市海洋发展局局长陈华平介绍,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是党中央赋予深圳的重大使命。近年来,深圳海洋经济蓬勃发展,海洋生产总值突破5000亿元,涉海市场主体超11万家,涉海创新载体增至86个,水下机器人企业专利数量居全国首位。深圳正加快构建“山海连城”生态格局,贯通330公里山脊翠脉、串联220公里滨海蓝带,并深度参与全球海洋治理,已承接3项联合国“海洋十年”行动,国际红树林中心落户深圳并签约20个成员国。

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吕滨表示,基金会将持续聚焦三大方向:搭建绿色智能船舶、海洋医药等关键技术研发转化平台;推动智慧绿色航运标准国际对接;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海洋生态保护,助力深圳建设美丽海洋。
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促进会会长杨洪回顾了海促会五年来的发展成果,并提出未来将聚焦深海科技、智能装备与蓝色能源等前沿领域,深化产学研融合,拓展国际蓝色伙伴关系,推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
南方科技大学高等研究院院长、深圳海洋大学筹建负责人林间强调,“科技-产业-人才”深度融合是海洋事业发展的关键。目前,深圳正统筹推进深圳海洋大学、国家深海科考中心、深圳海洋博物馆“三位一体”建设,着力打造国际海洋治理典范。
论坛开幕式上,荷兰王国驻广州总领事安卓、法国驻广州总领事罗宏灵分别致辞,高度赞赏深圳在海洋经济与国际合作方面的成就,并表达了深化中欧海洋领域务实合作的强烈意愿。
本届论坛采用“1场主论坛+4场专业论坛”模式,围绕“向海图强•科技赋能”“蓝碳引领•产业转型”“产城融合•未来即来”三大核心议题展开深入研讨。四场专业论坛聚焦海洋公益、海工装备、绿色智能航运、海洋工程科技创新等前沿领域,汇聚来自国家海洋信息中心、清华大学、香港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等机构,以及华为、马士基、康士伯、DHL、Everllence等全球领军企业的专家学者与业界代表,激荡思想、共商对策。
撰文:李嘉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