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韶关新闻 > 正文

这里的稻米果蔬长在高山云雾里


韶关乳源瑶族自治县大桥镇坐落在北纬25°黄金生态带“南岭屋脊”之上,平均海拔800米的南岭山脉原始森林孕育了清净空气、纯净水源和富硒沃土,为该地区出产的农产品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态禀赋,受到了市场欢迎。

天赋之地

从土壤到餐桌的生态坚守

大桥镇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禀赋,高海拔、大温差让农作物积累更多养分,源自南岭山脉经喀斯特地貌过滤的洁净水源滋养着每一株幼苗,天然富硒的水稻土特质,让产出的稻米、果蔬成为“生态名片”。

为了守护这份自然馈赠,大桥镇党委、政府在种植端下足功夫。2020年,在大桥镇大力支持下,韶关粤隆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流转大桥镇辖区村民2475亩土地建设农业基地,开启了一场“以青山绿水为依托,分享高品质农品”的生态农业实践之旅。

在大桥镇党委、政府和县农业部门的指导下,粤隆基地采用有机种植技术,坚持机械低茬收割作业,秸秆还田滋养土壤。施用生物有机肥替代化学肥料,用诱虫灯、田间自然天敌等物理与生物手段防治病虫害。打出“增施有机水溶肥+科学水肥管理+冬季绿肥种植”的组合拳,提升了耕地地力,更让产自大桥的每一粒米、每一棵菜都带着“生态本味”。

如今,粤隆基地已形成多元种植体系:稻谷类有19香、美香粘2号、南晶香粘等优质品种,蔬菜类涵盖铁皮冬瓜、茄子、辣椒、菜心、香芋南瓜等二十余种,杂粮类则包含黄豆、红豆、芸豆等特色品类,集全了大桥高山大米、蔬菜产品全家福。

品质之证

从认证到口碑的信任背书

品质是打开市场的钥匙。粤隆公司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全流程都有严格标准把控,其产品先后取得ISO9001国家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以及ISO14001国家环境管理体系认证。2024年,75.93公顷红云村基地与89.06公顷石角塘村基地产出的水稻,全程符合有机产品标准,获得中国有机产品认证,为消费者送上“看得见的安心”。

过硬的品质催生出亮眼的品牌矩阵,粤隆公司开发了“南岭壹号”与“粤莱鲜”两大品牌系列产品,既承载着粤北的生态灵气,也凝结着慧心巧思,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南岭壹号”“分享自然好味道”的品牌口号,正是对产品特质的最佳诠释。该系列涵盖丝苗香米、美香粘米、高山绿茶等多款产品。这些带着大桥山水灵气的农产品,凭借过硬的品质和良好的口碑,入选“瑶山有礼乳源手信”蓝山源店的主推手信,更成了大湾区消费者餐桌上的“常客”,在省内外塑造了大桥高山大米蔬菜的良好形象。

共富之路

从田埂到市场的联农带农

“每一份产品背后,都连着农户的笑脸。企业发展不能只顾自己,要让乡亲们一起富起来。”这是粤隆农业负责人张荣华在公司成立之初定下的初心。作为土生土长的大桥镇岩口村委铁龙头村村民,张荣华采取“土地流转+基地务工”的“两金”模式带动父老乡亲致富,让农户吃下“定心丸”:“农户流转土地可获租金,参与基地劳作能领薪金,既有稳定租金收入,又能学习标准化种植技术。”

大桥镇党委政府积极谋划高山农业产业,创新“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订单种植模式,为公司、合作社、农户引进农业金融贷款和农业保险,镇农技站定期提供种苗、技术指导,与珠海农控达成销售渠道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大湾区建立起了销售服务网点,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富共同体,成功将粤隆公司打造成大桥高山农业的一张亮丽名片,建起了一套可持续可复制可推广的高山农业共富机制。

截至2025年8月,粤隆农业已带动20余家农场合作社、165家订单农户,形成共富多赢的局面,形成高山农业区域品牌。粤隆公司因此获评“高山有机富硒大米种植技术推广示范基地”和“乳源瑶族自治县农业龙头企业”,成为乳源乃至粤北生态农业的标杆企业,有效推动大桥镇“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农业专业镇建设。

未来,大桥镇继续以有机种植为笔、以联农带农为墨,在粤北石灰岩山区书写更多“生态优、品质佳、百姓富”的“百千万工程”故事,让南岭的自然馈赠跨越山海,让大桥的农业产业向新前行。

南方+记者 潘俊宇

通讯员 邹佳燕 丘慧婷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