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韶关新闻 > 正文

种植5000株“翠芦莉”!曲江区小坑镇汤湖下乡组为乡村振兴添实效


近日,曲江区小坑镇汤湖下乡组联合汤湖村“两委”干部、民兵志愿者在汤湖村集中开展“共植翠芦莉,赋能乡村美”主题种植活动,共同栽种“翠芦莉”苗木5000株,以苗木为抓手探索产业增收路,为乡村振兴注入实在动能。

10月17日上午,民兵志愿者和村干部早早来到村东的闲置地块,现场没有多余动员,大家直接分工上手:年轻的民兵们主动承担挥锹挖坑、搬运苗木的重活;村干部们熟悉地块情况,负责扶苗定株、指导培土深度;还有人专门提着水桶,等苗木栽好后立即浇水固根。每一步都按照农技员提前交代的规范来——坑深够20公分、培土要踩实、浇透定根水,确保每一株苗木都能扎稳根。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淌,衣衫湿了又干,但没人歇脚,经过半天时间的合力奋战,5000株“翠萝绿”苗木整齐栽在了路两边,原本略显空荡的路边,一下子冒出了连片的新绿。

据村党支部书记李芳介绍,这次种的“翠芦莉”不是单纯的观赏树,是村里经过打听、对比后选定的品种:一方面,苗木枝叶茂密,等长起来能把村边的空地绿化好,村容村貌能明显改善;另一方面,这树种好管、成活率高,两年后可通过修剪枝叶售卖或培育幼苗移栽,按现在的市场价,每亩能给村集体和参与管护的村民带来近2000元的收入,是村里试走“生态+产业”路子的实在尝试。

小坑镇民兵们听说村里要种“翠芦莉”缺人手,主动提出参与,不仅出了力,还帮着联系了苗木运输的便利。小坑镇应急排排长曾秋林说:“‘为民服务’不是嘴上说,就是帮村里干些实实在在的活,和村干部一起把日子过好。”

下一步,汤湖村已经安排了护林员组成管护队,负责苗木的日常浇水、除草、施肥,每周都会到地块巡查,确保成活率能达到90%以上。村里也计划好了,要是这批苗木长得好,继续扩大种植规模,到时候优先雇村里的留守老人参与管护,让“翠萝绿”真正变成村民看得见、摸得着的“致富绿”,为乡村振兴干出实效、绘出实景。

撰文:曹伟峰 冯德印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