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打听打听我金某人的身份,明天的驾考哥们儿包你通过!不过办证这事儿还得花些钱……”近日,韶关浈江法院审结一起诈骗案,判处被告人金某有期徒刑六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二万元。
据了解,1999年至2019年间,金某先后四次因犯诈骗罪被法院判刑十二年至二年不等。2023年7月,金某又一次刑满释放。这一次,他“忍”了小半年,直到2024年1月,得知罗某为儿子找工作一事发愁,他便使出帮忙找关系那一套骗术,成功骗取罗某2.6万元。吃到甜头的他,又想干一票大的……他把目光瞄向了许多人的痛点——驾照考试通过难,又费时间又花钱。2024年3月至4月,金某对外声称自己是交警支队工作人员,有渠道包通过汽车、摩托车驾驶考试,并以办证需要交费为由,先后骗取两名被害人共计1.61万元。同年12月,金某结识杨某,得知杨某有购车需求,金某便谎称其有法拍车可以低价出售,并假意让杨某到现场看车以博取其信任,最终成功骗取杨某四台汽车购置价,共计26.8万元。蒙在鼓里的杨某还把急需考证的朋友陈某介绍给金某,金某又趁机骗取陈某8500元。纸终究包不住火,空口大话也不可能兑现,事情败露后,被害人纷纷找上金某要求还钱,然而金某早已将大部分诈骗款挥霍一空,案发前仅向杨某退还4.8万元,向罗某退还1.5万元。
浈江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金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手段,骗取他人财物,数额巨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鉴于被告人金某是累犯,应从重处罚;自愿认罪认罚,可从宽处理;有坦白情节,可从轻处罚。结合被告人金某的犯罪事实、量刑情节及社会危害性,遂作出上述判决。
法官提醒:考试“包过”是犯罪分子利用被害人迫切通过考试的心理实施的诈骗手段,在此提醒广大市民诚信考试,切勿因投机心理轻信犯罪分子所谓的“身份光环”去花钱买证,导致钱证两空。
南方+记者 潘俊宇
通讯员 戴书怡 韩翠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