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佛山新闻 > 正文

识局|高明新型电力系统,起飞!


在粤港澳大湾区西翼,一场静默的能源革命正在佛山高明加速演进:佛山首座220千伏储能电站进入试运行阶段,其服务半径已突破城市边界,形成辐射粤港澳大湾区的能源支撑网络,成为大湾区城市“超级充电宝”;原规划于2035年建设的220千伏紫东(原芹水)变电站(下称“紫东站”)提前10年动工建设,并且是佛山首宗“拿地即开工”电网工程,比常规流程缩短了6个月。

近年来,高明抢抓国家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的政策机遇,以“储能领航、电网护航”之势加速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能。同时,高明规划建设富湾湖能源电力设备产业园,加快引进各类能源电力设备企业,计划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高端能源电力设备产业园。

佛山高明独立储能项目航拍图。  高明区招商局供图

佛山高明独立储能项目航拍图。  高明区招商局供图

储能项目密集落地

构建大湾区能源“弹性屏障”

新型储能是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高明在储能产业领域动作频频,多个重大项目相继落地。

7月31日,佛山高明独立储能项目进入试运行阶段。该项目位于高明区更合镇,总投资15亿元,占地46.7亩,以208MW/416MWh的建设规模,成为佛山首座220千伏电压等级的新型储能电站。这也标志着佛山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领域迈入了新的里程碑。

该项目由北控广通(佛山)电力能源有限公司主导建设,并引进储能全产业链经营、应用与开发的领军企业——广州储能集团参与投资。项目核心建设内容包括电化学储能系统、储能电池组成的储能舱及中控舱等。

该项目投运后将纳入电网统一调度体系,不仅能有效平抑新能源高渗透率带来的功率波动,破解电网调峰难题;还能通过毫秒级的调频调峰响应速度与20多万公里的瞬间传输能力,为粤港澳大湾区提供电力应急支援,构建起区域电力安全的“弹性屏障”。

佛山高明独立储能项目航拍图。   高明区招商局供图

佛山高明独立储能项目航拍图。   高明区招商局供图

镜头转至30多公里外的西江产业新城,今年4月动工建设的万里扬高明独立储能项目进一步壮大了高明的储能产业版图。该项目占地38亩,总投资8亿元,计划于高明区220kV城南变电站附近建设200MW/400MWh独立储能电站项目。

该项目采用先进电化学储能技术,具备快速调频、无功补偿及黑启动电源等功能,可有效改善供电质量,满足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对电能的高标准需求。同时,缓解主网输电压力,降低未来电力缺额风险,成为电力负荷中心的重要电源支撑。

两大储能项目的落地,不仅填补了高明在新型储能领域的空白,更通过技术迭代与场景创新,推动储能产业从“试点示范”向“核心调节资源”跃迁。高明区发改局有关负责人介绍,除这两大储能项目外,高明现有佛山市瑞臻能源投资有限公司高明独立储能项目等多个电网侧独立储能项目已纳入2025年新型储能电站建设计划。

电网基建“超前布局”

破解区域发展“电力瓶颈”

在储能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高明的电网工程建设也呈现出超前规划、加速推进的态势。220千伏紫东(原芹水)变电站(下称“紫东站”)的提前建设,便是这一趋势的生动写照。

原规划于2035年建设的紫东站,因珠肇高铁建设的迫切需求,提前至2024年启动实施,并将原本4年半的建设周期压缩到2年。这一调整不仅体现了电网建设与地方发展的同频共振,更彰显了高明在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责任担当。

根据7月下旬佛山市发改局印发的《佛山市电网工程“拿地即开工”行动方案》,高明主动作为、先行先试,采取“容缺+承诺制”审批方式,推动紫东站于7月31日快速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转入全面施工阶段,成为佛山首宗“拿地即开工”电网工程。

紫东站建成后,不仅能为珠肇高铁牵引站提供双回220千伏专用线路送电,满足牵引站远期15万千瓦的用电要求,还将重构高明电网格局,填补东中部北面约20万千瓦的负荷缺口,为区域发展提供坚强的电力保障。

紫东站220千伏线路塔基土建施工。  高明区发改局供图

紫东站220千伏线路塔基土建施工。  高明区发改局供图

电网工程建设的加速推进,不仅满足了当下用电需求,更为区域产业升级预留了能源空间。

数据显示,高明电网“十四五”前四年合计投资14.46亿元,相较“十三五”同期增长52.6%;新建变电站4座,新增变电容量85.8万千伏安,是“十三五”期间的3.8倍。目前城南站、盈富站等4个主网项目相继建成投产,紫东站、河江站等3个主网项目以及一批配网项目提速建设。未来三年,高明电网将投资超27亿元。


●观察眼

“高明速度”背后的政企协同

高明储能产业与电网基建的“双轮驱动”,离不开政企协同的“双向奔赴”。

从北控广通(佛山)电力能源有限公司与广州储能集团的“专业建设+产业龙头”强强联合,到万里扬能源以源网荷储一体化技术赋能电力系统转型,再到政府部门通过“拿地即开工”“预征拆”等机制破局电网工程审批难题,高明正以“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深度融合,打造产业升级的“高明样本”。

这种协同效应,在项目落地速度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佛山高明独立储能项目从交地到动工仅用时10个工作日,从动工到试运行仅用7个月;万里扬高明独立储能项目从签约到动工仅花了4个月。这既得益于高明的高效服务,也彰显了企业对储能产业前景的坚定信心。

紫东站提前10年上马同样离不开政府的机制破局。电网建设“前期慢”是历来的行业难题。《佛山市电网工程“拿地即开工”行动方案》为项目落地提供了制度保障,高明主动作为、先行先试,推动紫东站成为佛山首宗贯彻电网工程“拿地即开工”的成功范例。在建设审批手续探索新路的同时,高明创新建立“预征拆”工作机制,推动紫东站成为高明有史以来首宗在完成施工招标前已取得所有用地、用林审批手续的电网工程。

今年6月底,紫东站便完成场地平整及交付。高明区发改局供图

今年6月底,紫东站便完成场地平整及交付。高明区发改局供图

撰文:朱苏娇 谢慧 张素凌 谭紫阳 苗禹芊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