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江门新闻 > 正文

南方特稿|江门马山变形记


秋日午后,行至马山,层林叠翠。

马山,位于江门鹤山市桃源镇南部,说是山,实为丘陵,林却是货真价实。

目之所及,大树参天挺拔。林下,一排排仿野生灵芝正迎来采摘季,工人们拆开网篷,将一颗颗硕大的灵芝收入篮中。

“这些大树都是80后!”工人张宝林一句话,仿佛把时光拉回到了20世纪80年代,那时正值鹤山大规模开展造林绿化荒山。到九十年代中期,原本“光秃秃的”马山已被郁郁葱葱的林海取代,鹤山绿化成果成为广东的样本。近年随着林下经济蓬勃发展,马山从“复林”迈向“富林”,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提供了一个鲜活样本。

接续奋战四十载,马山蝶变的密码就藏在山中的一栋小楼里,这里正是中国科学院鹤山丘陵综合开放试验站暨广东鹤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下称“鹤山站”)所在地。

鹤山站藏在马山郁郁葱葱的森林中。朱强 摄

“没毛的鹤”

从鹤山市区出发,沿着国道325一路向南,大约15分钟就能到达马山。

鹤山站坐落在马山脚下,绿树掩映,鸟语花香。

进入一楼展厅,正中央摆放着一座马山地形沙盘,四周墙壁上展示着这座科研站所近40年的发展历程。在各类科研成果和荣誉证书中,一张老照片格外吸引人。

照片拍摄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透过泛黄的照片,光秃秃的山丘一眼望不到尽头,一座建筑物孤零零地矗立在山边,近处山坡上遍布裂痕,暗红色的土壤裸露在外,整座山头看不到一棵树。

“这就是八十年代的马山和鹤山站。”鹤山站副站长、高级工程师林永标指着照片说。

20世纪80年代的马山和鹤山站。

马山由数十个低山岗组成,绵延起伏,属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群落。曾经,这里也是绿色海洋般的丘陵自然景观。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长期乱砍滥伐,马山自然生态遭到严重破坏,以至变成植被稀疏、水土流失的丘陵荒坡。

“那时候烧水做饭都靠烧柴,树都快砍光了。”58岁的张宝林,生在马山、长在马山,名字中带着“林”字,小时候却“没见过附近有什么大树”。

马山背后还有一座更大的荒山——鹤山。

“那时候全县有32万亩多荒山,一眼望去到处是光秃秃的山头,老百姓都说鹤山是‘没毛的鹤’。”谈起这段历史,80岁的古沛全历历在目。

古沛全曾在鹤山县林业局工作17年,先后担任副局长和林业工程师。他回忆说,上世纪80年代初期,鹤山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发,县政府意识到保护森林迫在眉睫,逐步开始推动植树造林,绿化荒山。

古沛全讲述鹤山造林绿化荒山的历史。南方+任龙 摄

1982年9月,鹤山在马山建立林科所,主攻开发丘陵荒坡地造林种果,引进生产技术和筛选适用于当地种植的树木类型和品种的试验研究工作。

“选什么树种,扦插,还是播种……”林科所成立之初,科研人员面对光秃秃的山头和裸露在外的红土地,一时没了主意。对比考察了几十个树种,最终决定试种原产美国东南部的湿地松,一种既能抗高温,又耐旱耐水湿的树种,根系发达,抗风力强,且生长快。

后来的实践证明,湿地松确实能在马山生长,但另一个难题又接踵而至。

一直以来,松毛虫是鹤山森林的主要虫害,马山刚种植不久的湿地松幼苗也没能逃过此劫。

“松毛虫咬食松叶,破坏力极强。”古沛全打了个比方,一个山头种一种树,好比把鸡蛋装在一个篮子里,遇到病虫害一损俱损。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鹤山到处是光秃秃的山头,被群众戏称为“没毛的鹤”。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鹤山到处是光秃秃的山头,被群众戏称为“没毛的鹤”。

考虑到当时荒山面积广阔,植被恢复难度大,造林复绿技术有限,鹤山县政府邀请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原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到鹤山考察。科研人员考察马山的丘陵荒山后,认为非常适合开展植被恢复,于是在1984年与鹤山县政府合作建立了鹤山人工森林生态系统试验站。

鹤山牵手中国科学院,自此,一场科学绿化荒山的试验在马山拉开序幕。

马山叠翠

破坏一片森林或许只要几个月,修复却要几年甚至百年时间。

鹤山位于广东省中南部,地属南亚热带丘陵地区,绵延的热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被称为北回归线上的明珠,生物多样性很高。因为气候炎热湿润,物质循环很快,土壤淋溶强烈,植被一旦被破坏,土壤很快退化,且难以快速恢复。

经过深入考察调研,1984年,鹤山站以恢复植被为目标探讨恢复途径,提出“一定工程措施启动热带森林遭破坏后可人工恢复:植物结构恢复需约40年,而土壤恢复需100余年”的论断,为此后近四十年持续推进荒山绿化提供了依据。

“第一阶段就是造林绿化。”林永标说,首先要让整个荒山绿起来,把树种起来,让植被恢复起来。

鹤山站科研林区,一位工人正在给刚种植的沉香幼苗浇水。

事实上,1982 年以来,为了绿化荒山,鹤山林科所先后引进优良树种及豆科作物37科95种。在此基础上,1984年起,鹤山站与林科所合作开展大叶相思纯林、无规则阔叶树混交林、陵荒坡绿化模式、湿地松表征等试验,与省林科所进行薪炭林树种比较试验,促进优良树种的推广和林种、树种结构的优化。

通过对比研究,鹤山站科研人员得出结论,生物多样性导致系统稳定性,植物及其群落多样性是人工森林生态系统稳定的基础,针阔叶混交林能解决纯松林所面临的问题,如病虫害等。

有了鹤山站的支持,到1985年,鹤山林科所经营面积达到1643亩,林地1075亩,有林面积932亩,其中相思类林430亩、松杂混交林300亩、优质果树200亩、育苗地 30亩,年产苗木32万株……

两年里,一株株幼苗扎根马山,抽出嫩绿枝芽,昔日光秃秃的山丘终于焕发出新生机,更大的蝶变即将发生。

1985年10月,省委、省政府在新会召开全省造林绿化会议,会上全面阐述了“五年消灭荒山,十年绿化广东”的决策。11月,省委、省政府向全省发出了“全省人民努力奋战,十年绿化广东大地”的动员令,全省掀起全党全民大办林业大搞绿化的热潮。

同年,鹤山迅速响应号召,向全县荒山宣战。马山的探索,为鹤山消灭荒山提供了一条可行路径。

马山树木葱郁,马山叠翠是鹤山新八景之一。朱强 摄

1986年开始,鹤山在全县推行针阔叶混交林造林模式,持续掀起造林绿化高潮。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针阔叶混交林总面积已达二十二万多亩,成为广东省面积最大的人工混交林,全县绿化达标并通过省验收。

“开展植被恢复,鹤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林永标说,1994年3月18日至21日,广东电视岭南台连续四天推出专题新闻,报道鹤山造林模式,“当时,鹤山的绿化成果成为广东的样本,科研成果成为省规划的依据。”

其间,鹤山站总结植被恢复研究与实践经验,出版了我国恢复生态学研究领域的第一本专著《热带亚热带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生态学研究》。科研成果“热带亚热带植被恢复生态学研究”获1999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森林动态学理论及其应用研究”获1999年广东省自然科学一等奖。

十年树木,聚木成林。再回首,马山已树木葱茏,万亩林海绵延起伏,四周山头层林尽染,山花吐艳,成为鹤山新八景之一——马山叠翠。

兴业富林

11月的午后,马山天气还有些炎热。阳光透过枝叶,打在一朵朵褐色的“小伞”上,泛起点点白光。

“这一批长得很好,可以采摘了。”林永标蹲下身子,轻轻扒开周边的枯叶,一颗硕大的灵芝露出全貌。

种植仿野生灵芝,发展林下经济,是鹤山站从“复林”迈向“富林”的又一项新探索。

林永标正检查仿野生灵芝生长情况。南方+任龙 摄

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也是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内在要求之一。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鹤山站就开始探索推动人工林提质增效,激活人工林生态经济效益。

同一时期,刚刚毕业的林永标来到鹤山站工作。“推动人工林提质增效,首先要对林分进行改造提升。”林永标说,1994年以来,鹤山站对96种阔叶树种开展综合分析,筛选了16种优良乡土树种及优化配置模式,提出马尾松、相思树、杉木和桉林等典型林分改造的关键技术。

通过应用这项技术,鹤山站林区大叶相思和马占相思林分逐步优化、林相持续改善,林地生产力和森林蓄积量不断提高,为华南丘陵荒坡生态恢复及低效人工林提质增效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示范样板,该科研成果也获得2016年广东科学技术一等奖。

林下仿野生灵芝长势喜人。南方+任龙 摄

林分实现提质增效,为发展林下经济奠定了基础。科研人员在山上种植树菠萝、龙眼、荔枝等经济作物,山脚种草,向下延伸的低洼处则发展成养鱼的池塘。

如此一来,山上的阔叶林起到了固持碳氮和水土保持的作用,山腰的经济作物及山下的养鱼业可获经济收入,落叶及塘泥均可做果树的肥料,形成了复合农林生态系统,达到能量的多级利用。

有了这些成功经验,鹤山站再次迈出新步伐,通过在林下种植生物量大和附加值高的经济作物,以提高森林固碳功能和经济价值。去年,在林永标主导下,鹤山站开始实施仿野生灵芝种植项目。

在人工林下种灵芝,对林永标是一个考验,更是对马山生态复绿四十年的一次检验。仿野生灵芝种植,对林地的要求很高,首先林分的郁蔽度要足够高,其次还得有厚而保水的土层,保证灵芝生长所需的水分条件和矿质元素,林子周边的环境也要好……重重考验下,项目能否成功,大家心里都没底。

幸运的是,马山通过了检验,今年十月,灵芝迎来收获。林永标经初步估算,马山林下仿野生灵芝种植的年产值在每亩1万元以上,“第一年投入成本高,但后期的管理成本非常低,不需要频繁打药、灌溉,劳动力成本投入比较少,种植一次可以收获三至五年。”

更让林永标欣慰的是,灵芝收获的消息一出,很快有企业抛来“绣球”。不久前,广东省野源灵芝种植有限公司与鹤山站达成合作,双方共同开展林下仿野生灵芝种植项目,未来还将打造灵芝深加工产业。

四十年后,马山已是大树参天。南方+任龙 摄

灵芝种植项目在马山“上马”,“富林”梦想照进现实,附近村民成为第一批受益者,张宝林是其中之一。

“八四年我就在这里种过树,现在在树下种灵芝,一天能挣200多元。”山坡上,张宝林挥起锄头使劲挖向地面,双手持把轻轻一抬,淡黄色土壤翻滚而出。

再过几天,这片林子也将种上灵芝。

【策划】朱伟良

【统筹】潘晓晨

【采写】南方+记者 任龙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