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东莞新闻 > 正文

东莞市建成区22条黑臭水体全部消除黑臭


建成区22条黑臭水体水质监测连续10个月无黑臭,黑臭水体基本实现“长制久清”……

无

近日,广东省住建厅专家组到东莞市开展第三季度明察暗访和提质增效检查,重点检查建成区黑臭水体长制久清保持情况、巩固治理效果的机制建立与落实情况、河长制的落实情况、日常管理运维情况等。11月17日,专家组在东莞生态环境局召开反馈会,认为东莞建成区内22条黑臭水体已达到消除黑臭目标,均无返黑返臭现象。

无

专家组指出,除了东莞市建成区22条黑臭水体达到消除黑臭目标外,东莞在污泥处理处置水平方面也有较大改善,污水处理厂的提质增效也稳步提升。专家组同时建议,东莞要继续完善管理台账;提升河岸景观与河道水生态措施;加强对排挡类餐饮业的管控;加强厂网一体化运行管理;加快GIS智慧水务系统搭建工作;拓宽再生水利用途径。

当天,东莞市各部门、镇街对专家组指出的问题进行了回应。东莞市府办调研员表示,各部门和镇街要增强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查摆问题,突出重点,抓好各重点工作落实,持续开展治水任务。同时,要认真学习、对照专家组的意见和建议更深入开展工作,确保黑臭水体长制久清持续有效进行,进一步巩固东莞水污染治理成效。

无

据了解,自2018年以来,东莞市坚定不移地按照“全流域、全河段、全天候、综合治理”思路,扎实推进城市建成区22条黑臭水体治理,2019年建成区22条黑臭水体完成整治工程措施并通过第三方评估,实现“初见成效”;2020年印发实施《东莞市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成效考核评估工作指南》《东莞市2020年建成区黑臭水体整治巩固工作方案》,制定“一河一方案”,扎实推进城市建成区22条黑臭水体片区污水接驳、排水系统雨污错混接整改、雨污分流改造、收水口整治等工程措施落实;2021年印发《东莞市建成区22条黑臭水体长制久清“一河一方案”》,进一步推进黑臭水体整治并完善资料收集。

目前,东莞建成区22条黑臭水体水质监测连续10个月无黑臭,并已于4月底通过长制久清专家评审会,确保建成区黑臭水体稳定实现“长制久清”。

【记者】刘远忠

【通讯员】环保宣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