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发布会介绍有关科技支撑“一带一路”建设成果情况。会上介绍了“泛第三极环境变化与绿色丝绸之路建设”专项(简称“丝路环境专项”)的进展。
中国科学院院士、“丝路环境专项”负责人姚檀栋介绍,“丝路环境专项”是面向整个丝绸之路沿线地区环境问题的科学技术专项。
什么是“泛第三极”?这要从“第三极”说起:
“第三极”是以青藏高原为中心,西起帕米尔高原和兴都库什山脉,东到横断山脉,北起昆仑山和祁连山,南到喜马拉雅山脉。此区域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面积超过500万平方公里,被誉为地球系统科学的最佳“实验室”。
姚檀栋曾表示,“这是地球上唯一兼具冰冻圈、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人类圈等六大圈层系统的土地。”
这里也是亚洲十几条大江大河的源头,被称为“亚洲水塔”。
而 “泛第三极”是从第三极向西、向北扩展,涵盖青藏高原、帕米尔、兴都库什、伊朗高原、高加索、喀尔巴阡等山脉的亚欧高地及其水文过程影响区,面积2000多万平方公里,与30多亿人的生存环境有关。泛第三极地区与“丝绸之路经济带”高度重合。
姚檀栋长期从事青藏高原冰川研究。他和团队研究发现,青藏高原正在变暖、变湿。温暖潮湿和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叠加效应促成生态趋好,但也伴随着灾害风险增加。2018年末,姚檀栋撰文指出,目前,泛第三极环境的重大变化主要表现为三大特点:
其一是泛第三极地区正在经历超常的气候变暖。从过去的气候变化看,泛第三极地区的升温速率是全球平均变化的2倍,按照巴黎气候大会设定的全球升温2℃的上限预测,这一地区某些区域的升温可能将高达4℃。如此剧烈的气候变化会对这一地区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产生怎样的严重后果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其二,泛第三极地区环境遭受气候变暖严重影响。一方面,亚洲水塔区冰川退缩、湖泊扩张、冰湖溃决、洪水频发;另一方面,冰川退缩正在改变水循环,使得下游中亚大湖区沙漠绿洲未来命运堪忧,对泛第三极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严重威胁。
其三,荒漠化等特殊地表过程加重了泛第三极生态环境恶化,“一带一路”建设六大经济走廊中的4条走廊带受到严重的荒漠化威胁。从中亚沙漠区沿泛第三极一直延伸到中国东部,人类排放的气溶胶叠加于特殊沙尘暴过程,成为地球上环境和人类健康的最大威胁。
姚檀栋指出,泛第三极的快速气候变化和不断加剧的人类活动与这一地区特殊过程的叠加效应,导致这一地区未来资源环境变化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
中国科学院于2018年启动了“泛第三极环境变化与绿色丝绸之路建设” 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
这一专项面向“一带一路”和“守护世界上最后一方净土”的绿色发展战略,立足环境变化影响与应对和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行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示范和决策支持为一体的绿色发展途径全链条科学集成,阐明泛第三极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环境变化及其影响,评估和应对重点地区和重大工程的资源环境问题,提出绿色丝绸之路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围绕上述目标,丝路环境专项将开展7个项目的研究,以及 3个联合攻关项目的集成研究。
7个项目包括:“绿色丝绸之路建设的科学评估与决策支持方案”、“生态屏障动态监测与区域绿色发展方案”、“重点地区和重要工程的环境问题与灾害风险防控”、“人类活动的环境影响与调控”、“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与适应策略”、“西风与季风相互作用和水资源变化”和“地质演化及环境资源效应”。
3个联合攻关项目为“绿色丝绸之路建设空间路线图的综合集成研究”、“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生态环境变化与调控对策”和“西风-季风作用与亚洲水塔变化及其广域影响和绿色发展方案” 。
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局局长严庆在19日的发布会上表示,“丝路环境专项”是中科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他表示,中科院对于这类专项的考核目标是“用得上、有影响”,“特别关注这个专项的成果是不是能够被国家所用,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产生一些实质性的影响。”
严庆表示,联合公关针对沿线国家最关切的一些实际问题,集聚科学研究成果。“说得形象一点,就是把其他项目、课题完成的科学成果作为一个零部件,最后组装成一个发挥更大作用的火车头,带动整个沿线国家的发展。”
姚檀栋在发布会介绍,在应对沙漠变化、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屏障建设等方面,我国已经有一些很成功的经验,通过“丝路环境专项”支撑沿线地区发展。“我们有一批科学家已经在阿斯塔纳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园区建设,有中国-乌兹别克斯坦葱园的建设,还有重要的石油管道、铁路建设,以及青藏铁路冻土技术的运用。”姚檀栋举例说。
【记者】王诗堃
【策划统筹】赵晓娜
【校对】陈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