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广州新闻 > 正文

文化的再造与新生:此心安处新河浦


南国夏日的午后,斑驳沧桑的慎园外,一行正值青春年华的女生手捧五彩花束,驻足在古香古色的建筑下,倚门回首。摄影师将相机调成复古模式,定格的画面铺上了一层浅黄色,她们宛若置身民国时代。

这里是东山新河浦。

清水红砖墙、民国水刷石、西洋式廊柱……“红砖洋楼”聚集在这里;493栋百年建筑、东山五大侨园、中共三大会址……风花雪月与千秋功业流淌在这些青瓦红砖间,融汇了中西文化的理念,沉淀了凝成广府百年神韵。

是的,百年!20世纪二三十年代,富商巨贾、军政要员在此大兴土木,开启了如今的历史文化街区——新河浦的开发建设。

2019年,“广州东山新河浦历史文化街区复兴工程”项目获得了亚洲景观营造领域的最高荣誉——“亚洲都市景观奖”。百年老城区又再次焕发出了新的活力。

与早年的大刀阔斧不同,新时代的城市更新进入了“小而微”“盘活存量”的阶段。如果说西关是政府由上而下,通过顶层设计力推的改造;东山口则以新河浦为代表,是一群有本地情结的居民、业主、商家乃至租客主导,自下往上带动的城市更新。

东山印记:近代广州建筑样本

慎园是我国著名企业家、归侨曹冠英所建的私邸,它位于驰名岭南的培正中学正门对面。

新河浦。

新河浦。

在这里,我们见到了曹冠英之子——88岁的曹国裕老人。在曹国裕的印象中,这间他出生的房子由父亲的同学、留美建筑师雷佑康设计。

在曹老的带领下,穿过慎园奶黄色水泥粗砂的围墙,看到的是与墙外决然不同的景象——4棵古树迎面而来,最老的一棵苹婆树已逾百岁,两人合抱才能抱得过来。

豪宅之雍容华贵仅从门窗便可一窥乾坤:俗称“菠萝片”的慎园玻璃在当时的国内绝无仅有,门外的防盗网从香港进口,柚木制成的门槛可经受数十年岁月的雕琢而不朽……

除了关于器物的记忆外,更让新河浦人津津乐道的是当地近代以来历久弥新的人文精神。

慎园旁边的简园,原是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简琴石的产业。在民国的教科书中,南洋烟草在当时的民族烟草行业里排名第一。“我父亲和朋友一起经营的华成烟草公司排第二。两家就挨在一起。”忆起旧时实业兴邦的故事,曹国裕中气十足。

随着烽火燃起,民族商业短时间内归于沉寂。曹国裕随父亲转战广西、香港,后来还去了越南一带。然而,报国之志从未在徙居异乡的曹国裕心头隐去。颠沛流离17年后,1945年他终于踏上故土。此后半生,他将自己所学奉献给了教育事业。

作为广州市现存规模最大、中西结合、低层院落式民居街区,漫步新河浦随处可见一栋栋侨房。“在广州,两千年的历史看越秀;五百年的历史看西关;百年历史则必看东山。”雷鸣夏老人在新河浦逵园出生、东山长大。阳光从朱阁倾洒进房内,他望着窗外青翠欲滴的爬墙虎,手指稍稍朝下压了压,说:“广州现代化的起点就在东山!”

20世纪20年代,广州的现代化一度以东山的发展为蓝本。雷鸣夏评价道:“近代崛起的城市中,有些城市最繁华的地带是外国人设计的租界。但在广州,最繁荣、核心的地方却是中国人自主建设的东山口、新河浦。”

1921年,首任广州市市长孙科在父亲孙中山“花园都市”理念的影响下,提出了拓展广州东郊为新式住宅区的设想。这一设想被具体规划为“模范住宅区”。其选之地马棚岗、竹丝岗等均在新河浦西北侧的东山地区。

随后,广州数任市长都有过在海外学习规划的经历,华侨建造的新河浦洋楼正是西洋风格落地本土的典范。因此,无论从朝向、排水,还是从构造方式看,广州的房屋均采用了东山地区的建筑模式。

洋楼“后代”:怀揣情怀塑造新家园

旧时民族实业家打造的家居休憩之所,几经周转有了新人进驻。他们继承前人志趣,在祖辈的余荫里虔诚地做着最现代的生意。

畅园。

畅园。

“五大侨园”之一的逵园正是如此。这座建于1922年的西式建筑与中共三大会址隔街相望。历尽岁月的洗礼,逵园的小洋楼并未呈现年久失修的衰败景象。

庭院中,两个笔挺的棕榈树直刺蓝天,犹如挺拔俊俏的卫士守护在主楼门前。步入楼内,一楼空旷典雅,用作静物展厅,从陶瓷到画廊,时段有殊、展品各异;二楼精致华丽,用于衣物售卖,从长袍到短衫,风格多样、不一而足;三楼简约开阔,一张咖啡吧台对面便是阳台,远方的小蛮腰和近处的中共三大会址可尽收眼底。

“我们邀请了文物保护专家对房屋进行了修缮。在力求恢复历史原貌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元素孵化了文化产业。”80后的新河浦“原住民”王莹莹是逵园艺术馆的市场总监。与新河浦的归侨先辈们一样,中西文化在留过洋的王莹莹身上得以体现——她在名片的名字后边,特地添上了加粗斜体字“Angel”。

王莹莹发现,以逵园为代表的微改造旧建筑,如今已星罗棋布地散落于新河浦的大街小巷:馨园则被改造为闹市中心的一隅僻静民宿;春园,这座中共三大的代表居住过的地方,现已是开放的博物馆……

“微改造是情怀”“回家创业出于情怀”“运营动力源自情怀”……在“王莹莹们”的言论中,“情怀”是被提及最多的词汇,其中包括了故土情结、文化依赖、前景期待。

创业者们坦言,单凭访客的参观游览,很难依靠小规模的文化产业收回先期微改造、别墅租金以及场所布展的本钱。以馨园二期为例,这里700多平米的空间,月租金达到了10万元左右。

“正是因为我们出身本地,喜欢这里的历史和人文氛围,我们才愿意花大价钱投入。”作为广东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院副院长,冯卓思同时也是馨园的管理者,“这里有烟火气,一切还是儿时的记忆。”

除了兴趣,管理者对“情结”带来的收益保持乐观预判。

他们认为,收益一方面源于文创产业的潜在品牌价值,另一方面也在他们对本地房屋区位价值的判断。如王莹莹所言:“新河浦本就有广州最好的教育资源,培正中小学、市七中、署前路小学都在附近。同时,这里的建筑和生活都是别的地方无法复制的。”

老街重生:自下而上活化改造

正因为无法复制,所以不能眼看着它们被时间无情地侵蚀。于是,活化改造成为必然。

新河浦的洋楼。

新河浦的洋楼。

走进馨园,雅致的天井小院旁,即为活化后的古建筑民宿。其中,有间客房被命名为“东山少爷房”,院内玉兰净植,窗外曲径通幽,屋里古玩荟萃。中西交融的贵雅、繁华闹市中的清雅,让来客有种大隐于市之感。

对馨园一期的民宿改造,雷鸣夏表达了赞许。“馨园改造得挺认真,城市设计就是要走精品化、异质化。”雷鸣夏坦言,以新河浦为代表的广州东山是西方文化、华侨文化、教育文化的交集点,这三大文化共同形塑了东山文化的特质。

每有远方好友来广州,王莹莹在推荐了几个热门景点后,总会把“新河浦”作为压轴的去处告知对方——走在恤孤院路上,一栋红钻小楼里飘出阵阵咖啡香;越接近龟岗大马路市场,餐饮小店和士多店越来越多,文艺范掺入了几分烟火气。

书法培训班、各式展览、特色民宿……如今,这种生活气息还想嵌入洋楼之间,远离了商业竞争的压抑,游客们反倒更能在新河浦感受到“寻常巷陌里的日常生活”。

“在这里,你看到的是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是烟火气、市井气。”王莹莹说,新河浦是一座开放的“广府宅院”,是广州市井的本真面目。

广州在地公圆投资有限公司助理总经理林山对此持有相同看法。他在新河浦参与设计了六个展览空间,主题包括丝绸、香水等。这些空间都是在老建筑内部,经过微改造而成。

“我们只不过看到了广州的生活方式,把布展的经验与本地人文结合了起来。”在他看来,秉持“旧城活化”的理念,广州打造出了西关和东山两个样本。

西关是政府由上而下,通过顶层设计力推的改造;东山口则以新河浦为代表,是一群有本地情结的居民、业主、商家乃至租客主导,自下往上带动的城市更新。

如今,街区内大部分历史建筑依然保留着居住功能——建筑的产权以私有为主,业主多为具备一定经济实力去完成旧房改造的住户。他们或亲自上阵,或委托管理人打点,在富足的物质生活外希冀塑造更高层次的精神家园。

以逵园为例,如今已是小资装扮的文艺场所,早已与数年前的景象有天壤之别。王莹莹记得,小时候逵园就已是“人去楼空”的闲置状态。后来,因为机缘巧合,她接触到了海外房东委托管理老宅的人员。

经历了长时间的沟通,王莹莹意识到,房东不想出售房子,但对“活化”老屋很感兴趣。“微改造后的再利用就是对老房的最好保护,也是对文化资源的二次发掘。”王莹莹说,考虑到地域养成的文化背景,房东一般会对于出身本地的运营者,持有更多认可。

烙印着时代变迁的印记,承载着旧时家园的怀想,如今的新河浦在情怀驱动的改造下,在钢筋水泥的都市腹地崛起了一方“市内桃源”。

侯门敞开:自治成就熟人社区

兜兜转转穿越新河浦,类似逵园的咖啡馆、手作店、照相馆、设计事务所如同散落的珍珠,被无形的线索串联起来。

逵园。

逵园。

它们不事张扬、体量较小、与世无争。以洋楼群为场景,构成了新河浦“宜居宜业宜游优质生活圈”的展示片段,多元共治的社区治理也在这里生根。

其实,早十年又是另一番景象。2008年,时任东山街新河浦社区居委会主任江琼走马上任之初,在入户开展居委会工作时屡吃“闭门羹”。“以前,居民很少与居委会往来,他们不会在意社区治理的事情。”江琼苦笑着感慨:“何谓‘侯门深似海’,我算是切身体会到了。”

旧时的广州流传着“富西关、贵东山”“有钱住西关、有权住东山”的说法。作为近代以来达官显贵的聚散地,位于东山地区的新河浦也或多或少具有了一些不食人间烟火的贵族气质。一位在当地居住了68年的老者直言:“我一把年纪了,都不知道居委会的门开在哪里。”

多次登门无果后,江琼只能采取“预约”的方式。如今,去居民家中之前,江琼需要先给他们打电话约定时间,住户才肯打开庭院大门。

事情的转折发生在近年来居民互助会的成立。起初,新河浦社区的五个路段由于没有禁停标志,车辆被随意停放在路边,高峰时狭窄的街道里停了300多辆车。长此以往,车辆往往堵住了住户的房门。

“这时,我们居委会牵头,为每个路段选出来居民代表,去实现自我管理和服务。”江琼解释,居民代表由于了解当地住户情况,对车辆实现了有效管理,从而破解了堵路难题。

由此,新河浦社区的群众被调动起来,每月都有的例会也加深了居民和居委会之间的联系;部分路段的住户还自发建起了微信群,他们在生活中遇到问题可直接在群里反映,居委会成员随即开展解决工作。“十多年的保护和活化,让新河浦历史街区修旧如旧却又焕然一新。”江琼说,新河浦也从一个陌生社区成为了熟人社区。

新河浦代表了人们对美好人居环境的追求与实践范式。这一过程中,政府作为重要参与方也适时进行了宏观规划与顶层设计,起到了引导作用。

早在2000年,新河浦便被列入广州市首批“历史文化保护区”。2006年,《新河浦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提到,新河浦核心地段以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建筑为保护重点。

2019年10月,《广州市新河浦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规划》指出,核心保护范围内除建设必要基础设施和公益性公共服务设施外,不得进行新建、扩建活动,新建建筑高度须控制在12米以下。

除制定明文规划外,政府主导的修缮整治工程同步进行。例如,2006年,五大侨园获得了修缮;2007年,越秀区政府分两期对新河浦社区进行综合整治,整治工程包括“三线”下地、绿化、房屋立面整饰等。

针对街区内的物业现状,越秀区政府主动谋划产业布局,优先盘活空置区直管房等公有物业资源、国有企业老旧物业,积极改善街区公共空间环境和公共服务设施。重点引入品牌的文化艺术企业、精品民宿、旅游服务等高端行业、高端要素向街区集中,以品牌企业的吸引力,吸引一批优质的文化艺术企业聚集,培育优势产业集群,逐步形成国际艺术设计集聚的产业氛围。

抛却了大拆大建的策略,新河浦汇聚了相对审慎的自上而下官方力量与相对从容的自下而上民间力量。两种力量相辅相成,共同为新河浦洗去岁月浮尘,呵护着古老建筑的在地文化价值。

新河浦。

新河浦。

“体现了与环境和谐共生,尊重区域历史与文化,具有安全方便、可持续性及高度艺术性并对当地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越秀区商务局四级调研员李静介绍,大会组委会对“广州东山新河浦历史文化街区复兴工程”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新河浦为中国和亚洲地区的城市更新和保护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实践案例。所以在亚洲都市景观奖创设10周年之际,将亚洲景观营造领域最高荣誉颁给“广州东山新河浦历史文化街区复兴工程”项目。

事实上,保护和“活化”的路并非一路顺畅。“现在这里人多了很多,没以前安静了”“这么多年,没看到什么大变化”……在推进广州东山新河浦历史文化街区复兴工程的过程中,也会收到不同的意见。

作为老城市焕发新活力的样本,站在21世纪第三个十年起点,未来的新河浦将如何继续向历史“取经”,走出一条别具一格的活化之路?

▊专家观点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王世福:

“再文化”的过程需要兼顾多方诉求

时至今日,历史街区的“存量提升”在南粤大地表现出多元化的存在方式。文化的重塑受不同形式经济发展动力的驱动,沉淀出各异的历史街区更新样本。

新河浦

有如佛山禅城的岭南天地,将历史文化作为商业符号的再利用,街区一改旧时的粗糙模样,凭借“高颜值”成为城市招揽休闲消费的交际花。有如广州荔湾恩宁路历史街区将文化作为价值整体的再评估,部分绅士化的商业空间与传统文化世俗温情的博弈正如火如荼。也有如广州东山新河浦历史街区,在政府、居民、社会组织的悉心经营下,精描淡画,在漫长的岁月中酝酿,却也推动了街区空间的不断优化提升,传承着历史演进的文化内涵。

这些都是历史街区的“再文化”过程。即在原有文化积淀的基础上,进行文化的再创新和发展,从而实现在历史变迁中的动态保育。

如何去判断历史街区“再文化”的方式,寻找合适的文化价值定位?这需要持续的反思和探索。文化在历史街区的显性表现并非都是客观原真的,有些时候它的外在表象是带着一些岁月的故事或者市场的情绪。

只谈文化、情怀是远远不够的,城市更新中也交织着空间作为商品的交易以及利益相关者的价值冲突。无论是政府、房地产开发商或是街区的业主和居民,都存在着不同的对“再文化”的价值判断。以各自利益最大化为原则的谈判以及交易过程本身就是文化的实态进程。

历史街区作为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交织着权力资本的掌控与文化情怀的保育。规划师不应再仅仅局限于空间、肌理、情怀,更应思考如何将“再文化”转换为街区发展动力的共识。搭建各方对话的平台,规划师应该将政府决策、经济收益、数据分析、产权制度、公众参与等都组织到这个共享协商的平台之上,寻求一种在地共识的“再文化”逻辑。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吕斌:

城市更新应成为“活态的保护”

对于具有历史文化积淀的街区,城市更新时不应大拆大建,而要通过可持续性的方式,推动城市微改造和有机更新。这其中包括了三种模式:政府主导的微改造、企业买断后开展的微改造、社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微改造。

新河浦

如果是政府主导,就会发生权力转移,原住民外迁。这样一来,传承街区历史文化的主体容易流失。

在广州这类国家中心城市的核心地带开展改造,企业的经济成本和政治成本都比较高。开发商以很高的价格把某地块拿下,他们就一定会追求房屋的高容积率,就会把原有的建筑拆除重建。历史的记忆就会被损伤。

广州新河浦属于前述第三种模式,即社区居民或当事人积极推动、由下至上开展的微改造。这也是我最推崇的一种类型。因为改造过程中,邻里关系本身也是一种文化。老城市焕发新活力,不仅仅是房屋硬件的更替,还要考虑邻里关系、生活方式的存留。

需要注意的是,赋予历史街区新功能的时候,不应将老建筑大范围地改造成博物馆。不能让老城市变成静态的,而是要进行“活态的保护”,例如设为会馆。现代人既要尊重历史,又要“用好历史”。

以新河浦地区为代表,广州的多数老建筑还是要让现代人使用。其使用方式需要跟历史文化的内涵产生一定契合,从而结合建筑的特点,赋予老建筑新的创意功能。文化创意产业就是很好的选择——既能留下老建筑的历史气质,也符合当地的空间氛围。

值得注意的是,历史街区在进行微改造时,会面临各种力量的博弈。“共建共治共享”的重要性由此凸显。在开始进行城市更新之前,主导者要进行三重维度的设计:

首先是参与机制,包括谁来参与、共享机制、利益分配、风险分成等;其次是资金筹措方式,包括资金来源、出资比例、偿还机制等;最后是场所营造,设计师不能闭门造车,应当在深入社会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当地业态、居民生活、参观者需求等各方诉求从而开展工作。

【记者】冯艳丹 李鹏程 邵一弘

【摄影】符超军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