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正文

不幸!江门这家3人患癌,2人去世!竟和这个习惯有关……


每次妈妈在我面前唠叨

“这些千万不要吃啊!会致癌”

“饭后出去运动运动啊~”

我每次都淡定的回一句

“呵呵”

但是小编今天要说的这个事

则是在江门真实发生的!

近来,

64岁的梁先生感到腹痛难忍,

且腹胀得像怀孕了数月,

经诊断,

梁先生患的是中晚期直肠癌。

无独有偶,家住鹤山,

53岁的黄女士也感到腹痛,

而且排便习惯改变,

有时腹泻,有时又出现便秘。

经诊断,

其同样是患中晚期直肠癌。

堪称杀手!居江门恶性肿瘤发病榜第二位

据统计,结直肠癌位列2017年江门市城区户籍居民恶性肿瘤发病的第二位,发病率为37.09/10万。(标化发病率为22.70/10万)

结直肠癌是世界第三高发恶性肿瘤,近十年来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记者留意到,2013—2017年的《江门市城区肿瘤登记数据分析报告》都显示,结直肠癌发病率始终位居江门市城区户籍居民恶性肿瘤发病的第二位。

“虽然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逐年上升,但遗憾的是,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比例较低,临床上多见的是中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治疗难度大,预后较差。”江门市五邑中医院外一科主任刘兴国说。

误诊率较高! 结直肠癌易与肠胃疾病混淆

刘兴国表示,结直肠癌患者通常伴有大便习惯、性质的改变,比如说,排便习惯改变,之前排便很规律,但最近拉肚子或便秘的情况十分频繁;大便性质改变,可能出现粘液便、便血、大便困难或粪便变细,一次不能完全排尽,想排又排不净,其中,便血是结直肠癌早期首要症状。结直肠癌若进一步发展,可能会造成肠梗阻,导致腹胀。刘兴国说,临床上还曾碰到过腹胀如怀胎十月的结直肠癌患者。

▲医生在进行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

值得提醒的是,结直肠癌患者分两类,左半结肠癌患者和右半结肠癌患者,这两类患者发病时的症状也并不一样。刘兴国表示,左半结肠起源于后肠,而且大便到左半结肠基本没有水分,所以左半结肠癌患者往往会出现肠梗阻的表现,如便秘、腹胀;右半结肠来源于中肠,大便到这里还有水分,还没成形,右半结肠癌患者往往出现营养不良、贫血、乏力的症状。有的患者以为是内科疾病,于是到内科看病,结果一查是患了右半结肠癌。

刘兴国提醒,数据显示,结直肠癌早期误诊率较高,其最易与痔疮出血、息肉出血等混淆,因便血这一相似症状,多数患者检查到“痔”就不再进一步治疗,结直肠内发生的癌前病变,如息肉、溃疡等因此被忽视。

医生提醒:定期做肠镜检查,很有必要!

父亲在60多岁时被查出患结直肠癌;儿子在35岁被查出结直肠癌,治疗2年后去世;女儿被查出子宫内膜癌……这是刘兴国在临床上遇到一个家族癌症的病例。

“这是遗传因素导致的,在医学上称为林奇综合征。”刘兴国表示,林奇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结直肠癌。约3%的结直肠癌为林奇综合征,是由错配修复基因的突变引起的。患者容易患多个部位的癌症,如胃癌、食管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等。通常发病年龄小于50岁,易遗传,可通过基因检测进行针对性预防。

刘兴国表示,结直肠癌高发,除遗传因素外,结直肠癌跟饮食结构、不良的生活习惯、环境污染等各种因素有关,比如喜欢吃腌制、油炸、烧烤、烟熏等食物,而工作压力大、熬夜等,也会使罹患结直肠癌的风险大大增加。有些患者是在癌前病变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如结直肠里有息肉(特别是腺瘤性息肉)、炎症性肠病等,都是癌前病变。此外,胆道功能出现问题,若胆汁没有经过胆囊浓缩就流到肠道里,也会引起结直肠癌变风险的增加。

据了解,95%的肠癌是由结肠息肉演变而来,肠道息肉从良性发展到恶性,一般需要15—20年时间。如果能在早期发现,用肠镜实施切除之后,治愈率可达到90%以上。另外结肠镜检查,一旦发现肠道有息肉,或者小肿瘤,应立即切除,或顺便取活检,大大降低了肠癌发生的风险。

在临床上,让刘兴国比较惋惜和无奈的是,大部分结直肠癌患者都已发展至中晚期,治疗难度增大。在采访中,刘兴国反复表示,应注重早期筛查,早发现、早治疗,可提高治愈率。

在预防结直肠癌方面,要注重饮食调节和改变生活方式,例如,少吃腌制食品;多食用新鲜蔬菜和水果等高纤维食物,可以促进消化。在生活方式方面,尤其需要提醒的是,戒烟限酒,适量运动。还有,最重要的是定期做肠镜检查。

刘兴国提醒,如果家族中有一人得了结直肠癌,他的直系亲属得结直肠癌的概率比正常人群高。有家族结直肠癌病史的人群即使没有任何症状或不适,也应当每半年至一年体检做结肠镜检查。另外,45岁以上的人群,最好每三年做一次结肠镜检查,以便尽早发现一些无症状的早期结直肠癌。

如何分辨身体出现的癌症信号?预防和筛查肿瘤?

下面这些你一定要知道!

定期检查是极其重要的疾病筛查手段

千万别等身体出问题后再去医院!

来源:江门日报(文/图/记者 李银换)、@人民网

责任编辑:宁园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