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正文

“老物件”里的华园历史,你读懂了多少?


20世纪30年代初,原国立中山大学在广州石牌地区兴建新校园及其建筑群,华园在此基础上展露雏形。历经八十余载的发展,这个历史悠久的校园孕育了无数菁英才俊,一代又一代华南理工人在这里成长奋斗,走向更加壮阔的未来。

坚实的老校训石、巨幅的陶瓷壁饰《印象华园》、精致的北京2008奥运缶......这些华园里的珍贵文物与藏品作为历史传承的载体,细致刻画着华南理工人前进的步伐,见证了学校教育历史的辉煌。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近这些珍贵的文物和藏品,感受华园的历史,体味华园的精神。

老校训石

老校训石为花岗岩质巨石,高约7米,长约10米,厚约6米,坐落于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北区西南部一座以国内名山“贺兰山”为名的小山丘上。

1924年11月11日,孙中山先生题《礼记·中庸》中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10字,作为原国立中山大学前身国立广东大学校训。1934年11月11日,该校10周年校庆时,时任校长邹鲁手书校训,依《中庸》篇原文在每句末都加一个“之”字,镌刻时变成5句15字。

校训石栉风沐雨80余年,字迹依然清晰可见,催人奋进,发人深省。校训石见证了华园近百年的沧桑变迁,激励着华园师生严谨治学、开拓创新,校训是华园博大精深的校园文化源流之一。

扫码观看“老校训石”视频

华南理工大学精神表述语牌匾

2012年3月起,学校开展了华南理工大学精神大讨论及表述语提炼活动,经广大师生、校友集思广益、建言献策,专家学者深入研讨、严谨论证,最终确定华南理工大学精神表述语为“厚德尚学 自强不息 务实创新 追求卓越”。这块牌匾由学校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黄乃典所书。

中国女排签名纪念排球

2006年4月2日晚,“建筑杯”中国女排与华南理工大学男排对抗赛现场,中国女排向华南理工大学赠送了这个纪念排球,球上有时任主教练陈忠和与队员们的签名。

扫码观看“中国女排签名纪念排球”视频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东方之冠”模型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由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何镜堂院士领衔设计。中国馆以“东方之冠”为构思,展现“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意蕴天人合一的和谐理念,建筑造型整合丰富多元的中国元素,体现了中国精神与中国气韵。这款模型由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赠予学校。

海百合化石

这件珍贵的海百合化石出土于我国贵州省关岭县新铺乡,2012年11月,华南理工大学60周年校庆之际,贵州校友会将其赠予母校。现珍藏于五山校区励吾科技楼。

扫码观看“海百合化石”视频

巨幅陶瓷壁饰《印象华园》

2009年11月,为庆祝华南理工大学57周年华诞,校友企业——广东马可波罗陶瓷有限公司赠送给母校巨幅校景陶瓷壁饰《印象华园》,壁饰宽7.95米,高3米,现装饰于大学城中心酒店大堂墙面。

该壁饰内容包括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和大学城校区极具代表性的建筑景观,如大学城校区图书馆、体育馆,五山校区中山像、石牌坊、百步梯、新校训石、逸夫人文馆等,展现了富于特色的校园历史文化,寄托了广东唯美集团马可波罗陶瓷总裁、无机材料系1985届校友黄建平以及公司常务副总裁、无机材料系1992届校友谢悦增浓厚的母校情结。

2009年11月17日,在大学城中心酒店大厅举行的捐赠仪式上,时任华南理工大学党委书记王迎军在致谢辞中深情地说:“《印象华园》是一幅工艺精美、意蕴深远的陶瓷壁饰,它把华南理工大学校园十大人文景观融汇在一起,辅以名匠纯手工雕刻,一刀一琢细腻逼真,一笔一画栩栩如生,把雕刻艺术与校园美景演绎至臻,在华南理工大学的美丽校园画卷上又增添了绚烂的一笔,为我们的校园人文景观又增添了新的亮点。”

《印象华园》壁饰耗时半年精心制作而成,仅设计阶段画稿就大改3次、小改30次,如此精雕细琢,才成就了这幅精美画卷。

扫码观看“巨幅陶瓷壁饰《印象华园》”视频

“汕头校友楼”题额

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汕头校友楼,由汕头校友、汕头春源集团董事长林显利先生捐赠300万元港币,并协助贷款筹资兴建。1995年11月17日,学校43周年校庆日当天,该楼举行奠基仪式;1997年11月17日举行落成典礼;1998年大楼正式投入使用。目前主要作为工商管理学院教学科研用房。

“汕头校友楼”题额由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所书,是林显利先生邀其题写的。饶宗颐先生出生在广东省潮安县城(今潮州市湘桥区),字固庵、伯濂、伯子,号选堂,是享誉海内外的学界泰斗和书画大师, 他与钱钟书并称为“南饶北钱”,与季羡林并称为“南饶北季”。汕头校友楼上有“选堂题”三字,意即“汕头校友楼”题额为饶宗颐先生所题写。

扫码观看“‘汕头校友楼’题额”视频

北京2008奥运缶

2009年11月,华南理工大学迎来57周年校庆。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2007级EMBA校友、广东塑料交易所总裁周奕丰先生将拍卖所得的“北京2008年奥运缶”无偿捐赠给母校。

这座编号为1144的奥运缶曾经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奏响序曲,如今被摆放在五山校区励吾科技楼一楼大厅。

扫码观看“北京2008年奥运缶”视频

9号楼石狮子(一对)

1994年底,华南理工大学与广东省电力局共建电力学院。为庆贺学院成立,电力学院第一届研究生(70275班)校友定制了一对石狮子,表达了对母校及电力学院的感激和眷恋之情。现安放在五山校区电力学院9号楼门前。

扫码观看“9号楼石狮子”视频

八一小型(C)电台

20世纪60年代经典电影《英雄儿女》中,志愿军战士王成通过一部国产七一电台向指挥部发送了信息,最后他背着发报机与敌人同归于尽,“英雄儿女”的英雄赞歌在世人心中永久留存。

华南理工大学无线电电子博物馆收藏的八一小型(C)电台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同样被广泛使用。这款电台全机使用晶体管制造,它设计精良,体积小,携带方便,战士可以在山区、丛林中背着进行通信联络,可以说是当时的“军中珍品”。

扫码观看“八一小型(C)电台”视频

附:无线电电子博物馆

无线电电子博物馆是华南理工大学第一座博物馆2006年11月17日正式开馆。无线电电子博物馆设在五山校区励吾科技楼二楼,馆内展品有300多台,主要是德生通用电器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梁伟多年来从国内外收藏的、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军用、民用电子管、晶体管收音机(接收机)。梁伟校友喜欢钻研和收藏各类收音机,在母校54周年校庆之际,他把心爱的收藏品捐赠来,建成了此博物馆。展馆展示了我国无线电电子设备及收音机产业的发展历史,传播收音机文化,展现收音机技术,是广州市首家无线电电子博物馆。

英雄牌9寸黑白电视机

这台被收藏在华南理工大学电视机工业博物馆的英雄牌9寸黑白电视机1979年由上海国光口琴厂生产。

扫码观看“英雄牌9寸黑白电视机”视频

附:电视机工业博物馆

华南理工大学电视机工业博物馆由无线电技术专1982届校友黄宏生创办的创维集团出资筹建,于2009年11月落成。它首开国内电视机全景式展览之先河,改变了零散的收藏方式,把散落的记忆理顺在高雅的圣殿,其中所收藏的具有代表性的产品50余件,均为从面向社会和个人征集的1000余件备选产品中挑选出来的,最终用于馆内展示。每件展品都是电视历史的剖面,每幅照片都是一个时代生动的写照,具有深远的历史价值及时代意义。

一件珍贵文物和藏品

就是一段历史的见证

了解华园

就从这些华园里的“老物件”开始吧

华南理工大学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