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前夕,教育部发布《关于表彰全国优秀教师和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的决定》,广东省有81人获得“全国优秀教师”称号,9名教师获得“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其中,佛山共有3位老师上榜,获得“全国优秀教师”称号,他们是:佛山市华英学校陈彩云(女)、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中心小学林观有(女)、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徐言生。
此外,禅城区启智学校马善波、陈村职业技术学校江存志2人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
正值9月10日全国第35个教师节,佛山市今天上午召开庆祝2019年教师节大会。会上,南海区大沥镇中心小学教导主任林观有讲述了自己专注教学方法改革的经历。为了培养学生“见词能读,听音能写”的能力,解决读单词难和背单词难的问题,15年来,林观有已在自己的课堂上大胆地开启了自然拼读法的探索,主编校本教材《小学英语语音读本》,出版了《语音拼拼乐》一书,全镇共享了1000多分优秀的教学资源,让更多学生受益。
“参加工作以来,我从未停止过学习,并主动把学到的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新手段用于自己的课堂,形成教育科研成果,发挥积极的辐射作用。为学生的未来生活作创造让我着迷,未来我还将一如既往,把全部精力和满腔真情献给教育事业,在教书育人的工作中不断创造新业绩。”林观有说。
而另一位获得“全国优秀教师”称号的教师,来自禅城区启智学校德育主任马善波从事特殊教育17年,曾获全国特教园丁、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省百名优秀德育教师、佛山市名班主任、佛山好人等荣誉称号,目前为省中小学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名教师培养对象。面对多重发展障碍儿童,她用一双专业的慧眼,潜心教学,助其成长。她带领着团队自编智障生活语文、体验式德育校本教材;采用正向行为支持理论,带领班主任团队探索了智力障碍学生的养成教育方法与途径,总结出培智学校德育管理的有效模式。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离不开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奋斗,我只不过是千千万万个在教师岗位上努力工作的其中一名代表。”马善波表示,这份荣誉是对自己工作的肯定,背后更多的是责任与担当,今后将带着感恩之心工作生活,也希望更多的人关注特殊教育,理解特殊儿童,让我们的社会越来越和谐友善。
此次佛山市庆祝2019年教师节大会上还有来自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的优秀教师代表诉说了自己耕耘教育行业多年来的酸甜苦辣,一起来听他们分享的教育故事!
禅城区石湾镇街道明珠幼儿园园长吴桂优:
把幼儿园扛在自己肩上
“27年前,我与幼儿教师这个天底下最美好的职业相遇。执著追求、辛勤耕耘之路,锤炼了我,成长了我,让我从一名稚嫩的幼儿教师成长为明珠幼儿园园长。”作为第一个发言的教师代表,吴桂优表示,“人生百年,立于幼学”。让孩子们快乐生活,健康成长,既是她从教的理念、职业的梦想,更是她始终坚守幼教事业、一路前行的初心。“为此,我走过坎坷,付出辛苦,也收获满满的美好”。
2010年,禅城旧城区开启改造工程,吴桂优所在的幼儿园接到了拆迁指示,但搬到何处办学,却没有明确答案。一时间,幼儿园何去何从,是异地续办还是结束办学,成了压在全园教职工和家长心里的一块沉甸甸巨石。
面对难坎,吴桂优毅然决定拒绝高薪跳槽的机会,把幼儿园的未来扛在了自己的肩膀上。5年里,她一方面设法向上级部门沟通和反映诉求,另一方面积极凝聚全体教职员工的心,在艰苦的环境中坚持办学。
经过吴桂优的不懈努力,上级部门决定采用“小区配建,移交办园”的方式,让幼儿园在2015年搬进了崭新的校区配套幼儿园。随后,幼儿园的发展蒸蒸日上。从小小武术队到全园普及武术教学,到特色园本课程研发和幼儿园文化打造,幼儿园获得了佛山市“十二五”规划课题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等各种奖项。
“近年来,学前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令我们广大幼教工作者倍受鼓舞。给学前教育更美好的明天,许孩子们更美好的未来,恰逢其盛,正当其时。我愿意和全市幼教工作者一起,‘矢志幼教,丹心育人’,为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吴桂优说。
南海区大沥镇中心小学教导主任林观有:
15年专注教学方法改革
正值9月10日全国第35个教师节,在佛山市今天上午召开的庆祝2019年教师节大会上,南海区大沥镇中心小学教导主任林观有讲述了自己专注教学方法改革的经历。
自然拼读法是近几年小学英语教学的热点,对帮助学生掌握准确的英语发音非常有益。但其实早在15年前,林观有已在自己的课堂上大胆地开启了自然拼读法的探索,培养学生“见词能读,听音能写”的能力,解决读单词难和背单词难的问题。
看到了自然拼读法的实效后,林观有主编校本教材《小学英语语音读本》。为了让更多学生受益,她经过不断的修改和完善,在2017年正式出版了《语音拼拼乐》一书,并在教研活动中赠送给镇内的学校。成立了小学英语名师工作室,在全镇共享了1000多分优秀的教学资源。
“到目前为止,我先后到了镇内30所小学开展了此项教研活动,每次的活动历时7至8小时,对镇内的小学英语教师开展全方位的培训,促进了镇内的小学英语老师的专业发展,培养了很多优秀的青年教师。”林观有说。
“参加工作以来,我从未停止过学习,并主动把学到的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新手段用于自己的课堂,改善教育教学行为,最后进行经验总结,形成教育科研成果,发挥积极的辐射作用。”从教以来,林观有先后获得了全国优秀教师、南粤优秀教师、佛山市小学英语优秀青年教师以及区、镇优秀教师等称号,在英语教学方法上的改革让无数迷茫的学子找到了一条高效学习之路。
“为学生的未来生活作创造让我着迷,未来我还将一如既往,把全部精力和满腔真情献给教育事业,在教书育人的工作中不断创造新业绩。”林观有说。
高明区更合中学校长区志明:
“我们虽然偏远,但不落后”
执着于探索未知的改革先锋值得尊敬,但坚守在的一线教师同样值得敬佩。作为一名乡村初中学校校长、一名教师,高明区更合中学校长区志明在会上分享办学的体会与感想。
两年前,组织安排区志明到更合中学做校长。这是是一所座落于佛山市最西侧的农村初中。办好教育不易,办好乡村教育更加不易。乡村振兴,如何做到教育同行?这是区志明经常思考的问题。
“我经常早上六点多就到学生饭堂了解学生的早餐情况,却发现值班老师比自己到得还早;晚上巡查学生宿舍,区老师也惊讶地很多老师也是在11点左右才回到自己宿舍休息。边远农村初中学校教师的奉献精神深深感动着我,激励我努力做到更好。”区志明说。
紧紧扭住教育质量这一“牛鼻子”,区志明花大力气打造高水平教学教研管理团队,实行每周一会研讨教学工作,每月一次会把脉学校各年级各学科教学问题。同时将课堂教学作为主战场,推行“135合学课堂”教学模式,以此整体优化更合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功夫不负有心人,2019年更合中学中考600分以上人数、综合平均分和最高分均位居同类学校第一名,实现低进高出,每年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了大量高质量生源。
“献身乡村教育事业,为国家、为家乡培养优秀人才,这样的工作很有意义。我将和老师们一起,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在农村教育的广阔天地里继续拼搏。”区志明说。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教师黄桂东:
与企业合作让学生紧密联系社会
在高等教育的一线教学科研里,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下称“佛科院”)的教师黄桂东则为学生从学校踏入社会的大门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大学作为高等教育的主阵地,就是要为国家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我们大学教师,正担负着这样一份沉甸甸的责任。”黄桂东说。
回顾15年的大学执教历程,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贯穿到授课中是黄桂东一贯的坚持。黄桂东会在每周团队组会讨论科研问题之前,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交流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分享成功的喜悦,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为民族振兴和区域发展培养高水平人才。
黄桂东于2016年8月,在佛科院“高建”初期作为全职引进的特聘教授正式入职佛科院。她表示,吸引她选择佛山的主要是佛山巨大的食品产业群,尤其是佛山以酱油生产为核心的发酵制造产业群优势明显,这与其团队的研究方向完美契合。
在黄桂东的努力下,佛科院与佛山市海天调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九江酒厂有限公司、广东石湾酒厂集团有限公司、佛山市金城速冻食品有限公司等佛山食品企业建立了良好的产学研用合作关系,这些企业成为了佛科院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及实习基地。
“海天也已成为我校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及实习基地,与此同时我们与九江酒厂共同申报了省工程实验室,并已为金城公司成功搭建佛山市米面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黄桂东表示,与企业的良好合作,也充分体现了作为教师教书育人之外的又一重大价值。
“鹤发银丝映日月,丹心热血沃新花。我们的工作平凡而琐碎,面对缤纷世界,我们在波澜不惊的校园里体会着辛苦和平淡。但我们一直热爱着我们的工作,一直坚守着我们的初心,希望用我们的‘一片冰心’托起明天的太阳,播下希望!” 黄桂东说。
【见习记者】羊建溶
【记者】王雅铄
【通讯员】林建娜
【摄影】戴嘉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