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一个段子:
到了欧洲,不确定一条河是不是多瑙河,
又不会说,你只要问当地人:
“Is this river do do me so so ? ”
对方能够秒懂。
文|图 奎因 编辑|KK
于是,我听着《蓝色多瑙河》,坐着一辆带有麻雀图案的火车,来到德国乌尔姆(Ulm),沿着德国、匈牙利、塞尔维亚,跟多瑙河进行了第一次的亲密接触。
01
德国
麻雀之城,爱因斯坦的故乡
▲乌尔姆的城区模型,
最中央就是乌尔姆教堂
雨天,来自阿尔卑斯山的春季融雪正在缓缓流入,呈现在眼前的是一条跃跃欲试的河流。它奔流着穿过一片错落有致的三四层小屋,四方形的窗户,等边三角形的红瓦房顶,在阴天的层层乌云下,充满了一种有秩序的高级感。
城市里大多数是低矮的建筑,站在河边向远处眺望时,一座高瘦的教堂建筑迅速占据了我的视线。
这就是乌尔姆大教堂。
▲俯瞰乌尔姆
它的塔顶高161.53米,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教堂(西班牙的圣家堂还没建好),也是德国第二大哥特式教堂。最直观的感受是,站在教堂前的广场上,想用手机拍到整个教堂塔顶,得蹲下来才能拍完。
大教堂的修建,注定是一项跨世纪的漫长工程,德国的第一大哥特式教堂、科隆主教坐堂耗时超过600年,乌尔姆教堂前后也经历了超过500年的筹建。二战期间,盟军对乌尔姆进行了几次大规模的空袭,市中心八成的建筑被摧毁,这座引人注目的大教堂却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本地人告诉我们,这大概就是神的旨意了。
▲乌尔姆大教堂的内部乌尔姆大教堂的内部
▲人们在多瑙河边行走
关于建造大教堂的过程,
有一个可爱的传说:
乌尔姆人在运送木材的时候,
发现横放在马车上的木材,
没法通过狭小的城门,
直到一只麻雀给了他们灵感,像鸟儿叼树枝那样,把它们竖起来运送,才把木材顺利运输进城。
于是麻雀就成为了乌尔姆人的吉祥物,城市的角角落落里,不但可以看到悠闲蹦跶的麻雀,还可以看到各种经过艺术加工的麻雀雕像。
▲到处可见的麻雀造型
在老城行走,除了要注意收集与麻雀的合照,还要留神那些带着骑楼的中世纪房子,每个房子都有说不完的故事。
比方说,吉尼斯记录中“世界上最斜的酒店”,斜屋酒店(The Leaning House)。房子始建于1406年,采用了当时流行的都铎式建筑式样,后来改成了客房。
▲斜屋酒店
另一个有故事的老房子坐落在克拉姆街(Kramgasse)上。这里有一栋浅绿色的四层临街小房子,顶上带有阁楼。走近才发现,石墙上用红字写着“Einstein-Haus”,意思是爱因斯坦的故居,据说爱因斯坦在楼上的一套小公寓里完成了《相对论》的研究。
▲故居资料图
▲爱因斯坦故居前还有这个趣怪的雕塑
地表最强的香肠店
在春天连续的大雨和低温天气里,如何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情呢?德国人用香肠和啤酒解决了这个问题,没有什么是香肠和啤酒不能解决的,如果有就再来一轮。
一本名为《德国:一个国家的记忆》的书中写道,德国各地都有他们自己独特的香肠,“就像啤酒一样,香肠也区分着德国不同城市和地区。”
在德国香肠地图里,雷根斯堡(Regensburg)的香肠绝对可以拥有姓名。
▲雷根斯堡教堂
▲街上能看到古城墙的遗址
雷根斯堡是德国最古老的城市之一,从石器时代开始,就已经有人居住在雷根斯堡附近的多瑙河旁边。
直到如今,市中心还保留着一段建造于公元79年的兵营城堡城墙,历史的遗迹随处可见。 在这里,连香肠店都是古老的——世界上连续开业最古老的公共餐厅,就坐落在雷根斯堡的多瑙河旁边。
▲雷根斯堡的多瑙河边,以及石桥
它是“近鹤餐厅”(Garkueche auf dem Kranchen),草绿色的墙壁,简单的斜边屋檐,十几张长凳有序摆放,门口站满了排队领餐的人。当地人说,如果你没进过这家店,就等于没来过雷根斯堡。
餐馆的内部很小,座位不多,因为房子最开始是作为雷根斯堡石桥的办公室,等石桥建成之后再改成餐馆的,供码头工人、水手等使用。
▲近鹤餐厅,
如果天气足够好,
坐在长椅上用餐也是不错的选择,
可以吃着饭就把石桥和多瑙河的美景尽收眼底。
几百年过去,小餐馆经历了多次多瑙河洪水的淹没,顽强地坚持了下来,生意越来越火爆,干掉了时间又干掉了洪水,真不愧是雷根斯堡最强的香肠店。
在中世纪时期将近800年的时间里,石桥是雷根斯堡唯一一座跨越多瑙河的桥梁,宽8米,可以并排跑两辆马车,这在当时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雷根斯堡的涂鸦随手拍
“老板,来份香肠加酸菜,再加一杯啤酒。”
在小餐馆里,要这么打招呼才更地道。小烤肠一口一个香脆,跟酸菜土豆泥形成绝佳的搭配。白香肠得先扒去结实的肠衣,里面才是口感柔软的肉质,蘸上甜芥末酱,配上店里自产的面包圈,天啊,我只能把减肥计划抛在脑后了。
▲吃,不吃怎么有动力减肥?
02
匈牙利
如果把多瑙河比作一本小说,
那么匈牙利境内的多瑙河曲湾应该就是最“曲折”的段落。
河水在群山中间骤然拐弯,形成了一个将近90°的拐角,随着河床被冲刷得越来越深,孕育出三个距离相近,各有特色的城市。
跟我读一遍,埃斯泰尔戈姆、维谢格拉德、圣安德烈~
好的,这就出发。
埃斯泰尔戈姆,李斯特和圣殿
埃斯泰尔戈姆(Esztergom)跟斯洛伐克只有一桥之隔,从10世纪到13世纪,这里是匈牙利的首都,也是匈牙利第一代国王的加冕之地。当年马尔扎人从亚洲迁徙到欧洲,想在欧洲立足谈何容易,伊什特万带领全民信奉天主教,赢得了西方的支持,才使得匈牙利这个国家得以生存。
匈牙利的标志性建筑物,埃斯泰尔戈姆圣殿(Esztergomi Bazilika)就坐落在这里的山丘上,虽然被称作“圣殿”,实际上它是一座罗马天主教教堂。标志性的绿色圆形拱顶和罗马巨柱,大门正前方立着伊什特万国王的雕像,因为重新修复过而显得富丽堂皇。
▲半山上的圣殿,以及在圣殿上俯瞰城市
当地人在圣殿附近遛狗、喂鸽子、晒太阳,悠闲地消磨时间。教堂内尽是精美的彩绘,拱顶上,圆顶上,主道上,一时间不知道该从哪里开始看起,恍惚间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万花筒的中央。圣坛上装饰的《圣母升天图》,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幅油画,圣坛对面的管风琴,则是匈牙利国宝级音乐家李斯特工作过的地方。
▲圣殿教堂里,李斯特曾经在这里演奏过管风琴
登上教堂顶端,可以看到远处的多瑙河曲湾和玛丽亚.瓦莱莉亚大铁桥,桥的另一边就是斯洛伐克了。
维谢格拉德,被遗忘的古堡
可以离多瑙河曲湾再近一点,更直观地看到那个90°的拐角吗?在维谢格拉德(Visegrád)就可以。
维谢格拉德是匈牙利的第二任首都,它有一个好听的中文名字,叫做 “彩云古堡”。周围高山峡谷,地势险要,前有罗马人,后有匈牙利安茹王朝的创建者查理一世,都在这里修建了城堡和皇家宫殿。
▲半山上的城堡,居高临下
▲城堡航拍图,可见昔日辉煌 (foto by Ablak Javítás)
不过,即便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要塞城堡,也没能抵挡住住奥斯曼长达一个半世纪的进攻,经过多次严重破坏之后,昔日的宏伟建筑现在只是一座空城。
游览一座城堡遗址的有趣之处还在于,有一些可以成为谈资的野史:传闻这里还曾经囚禁过一位“吸血鬼”。德古拉伯爵的原型是十五世纪匈牙利王国(今罗马尼亚)的战争狂人,弗拉德三世。由于战败,当时的国王将他囚禁在这里长达13年之久。
▲德古拉可能是被改编最多的一个吸血鬼
贴着墙壁听听,是不是风声中夹杂着一些喃喃私语,想想都觉得刺激。
圣安德烈,遍地都是小辣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