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打造
权威、高端、实用的健康资讯与平台
昨天,在东莞樟木头镇御景花园小区,发生一起藏獒伤人事件,引发了高度关注。
当天早上,该小区内突然窜入一只藏獒,接连袭击了4人。受伤最严重的是一名清洁工,他的胸口、手臂都被藏獒咬伤。
民警到达现场后,迅速会同小区保安对涉事犬只进行围捕。期间,该犬只突然扑咬1名民警(致轻微伤),民警依法果断开枪将其击毙。
此次藏獒突然伤人,缘于犬只主人王某没有对藏獒栓狗绳,未对动物采取安全措施,最终造成了多人受伤,而自家藏獒也搭上了性命。
恶犬伤人的事情,已经屡见不鲜;街坊们身边的不文明养犬行为,也屡屡挑起爱狗人士与普通居民之间冲突。在各大小区的论坛上也经常就狗是否栓绳子、是否给狗狗捡屎等话题吵骂得不可开交。
在东莞藏獒伤人事件的新闻下,南方+发起了投票,看这个极端的结果就知道矛盾有多大了。
最近因为长春长生公司狂犬病疫苗生产造假事件,出于对狂犬病的恐惧,民众对不文明养狗行为的痛恨更是上了一层楼。
这个热传段子你肯定听说过:“出门遛狗一定要栓狗绳,因为狗是真狗,疫苗却未必是真疫苗!”
段子当然可以一笑置之,但背后的矛盾激化却是一个很严肃的社会问题。
昨天,一篇《遛狗要栓绳,异烟肼倒逼中国养狗文明进步》的文章(下面简称《倒逼》一文),就在朋友圈刷了屏,也让更多的人知道了本来是生僻药名“异烟肼”。
异烟肼是一种抗结核病的药物,对人类有益无害,对犬类却具备非常强的毒杀作用,按0.15g/kg进行投药,90分钟内必死。把异烟肼夹在香肠里,6片以上大型犬都得死。
文章指出,北京有好几家小区今年开始家家户户遛狗拴绳,许多人甚至都给自家的狗带上了嘴套。
这是因为有人有计划地在小区里撒下了混有异烟肼的食物做狗饵,狗吃了以后不到一小时就死亡了。有的小区一天甚至死掉了十几条狗。
其实,异烟肼毒狗不是什么新发明,2015年四川德阳动物防疫站的一篇学术论文,就对用它扑灭流浪犬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在一些地方或者小区论坛,也能看到相关的讨论。
异烟肼于 1912 年首次合成,30 多年后发现其可用于治疗肺结核。
100 年后,尽管异烟肼耐药性不断增加,但对肺部和肺外结核病,异烟肼仍然是多药治疗方案的标准组成部分。可以说它是便宜又有效的肺结核良药。
但与此同时,由于狗狗无法代谢这种药的成分,异烟肼对它们而言是不折不扣的毒药。
据实验研究,异烟肼会导致狗狗的神经系统和肝肾中毒,狗狗在食用了这种药物后肺充血,肝充血,心跳过强,呼吸急促,大小便失禁抽搐后死亡。
《倒逼》一文表示:“大城市养狗出门要拴狗绳这是最起码的道德要求,但是在中国几十年里爆发了无数次冲突都没有实现,如今在异烟肼的核威慑之下,居然奇迹般的实现了。”
对于“投放异烟肼是否违法”“是否会误伤无辜”等质疑,《倒逼》一文表示:“凡是出门栓狗绳,不让狗狗在外面乱跑乱吃东西的狗主人,异烟肼都威胁不了他们。”
社交平台上,“异烟肼毒狗”迎来一片支持和叫好,认为终于找到整治不文明养狗的“良药”。
投毒杀狗能引发共鸣,从侧面说明人狗矛盾的激烈。
随便一搜,光是这两个月的“恶犬伤人”事件就足够你翻好几页。值得注意的是,小区里的宠物犬成了伤人的主力军。
但“异烟肼毒狗”真的是整治不文明养狗行为的好办法吗?
这几天,不断有爱狗人士和法律专家站出来,反对这种悄无声息杀狗于无形的行为,认为是“以暴制暴”“侵害别人财产”,倒逼不出真正的“宠物文明”。
(正反观点交锋)
他们指出,其实“异烟肼毒狗”并不如《倒逼》所说不会对人造成有害影响。
2017年10月,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中,异烟肼赫然在列。
另外,服用异烟肼对人体也可能造成过敏反应和副作用。异烟肼也因为较强的肝脏毒性而退出抗抑郁药市场。
因过量服用异烟肼导致人体受损的案例也时有报道。
所以,它一直被当作处方药使用,有严格的使用门槛。鼓励大众购买异烟肼,有违规范用药的原则。
家里的异烟肼有可能会被小孩子误食,在公共场合投放异烟肼也可能会对流浪汉和痴呆患者等分辨力较差的人造成误伤。如果他们捡起路边的火腿肠就吃,造成的后果又由谁来负责?
此外,在小区内投放异烟肼也是有法律的风险的。刑法上有“投放危险物质罪”,投放危害“牲畜、禽类、水产养殖物安全的危险物质”,情节严重也可能入刑。
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刘远举指出:“当公共管理缺位,的确可以寻求私力救济,但是,手段的程度与范围,要有一个限度,私刑的正义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是‘同等规格的报复’,一旦越过这个界限,就谈不上正义。”
他认为,投放异烟肼超过了这个限度。
截至目前,由于多人举报,《遛狗要栓绳,异烟肼倒逼中国养狗文明进步》一文已被平台删除,但相关的争议仍未平息。
在这件事情中始终醒目的,就是不文明养狗人士与普通居民之间的矛盾。
帮帮认为,在不文明养狗行为未得到良好管理之前,这种矛盾始终存在,即使再多冷静客观的呼吁,可能都无法阻挡真的有人在愤恨之余做出这样的事情。
即使没有异烟肼,也有其他的“利器”来伤害狗狗。
8月8日晚上,家住深圳福田区益田村的陈太太带着自家的边牧犬下楼遛弯儿,小狗在经过一处草坪时就一直在那边上转来转去 ,怎么也不肯走了。
陈太太发现草坪上散落着一堆香肠 ,捡起来一看震惊了,这香肠里竟还夹着细细的鱼钩!
陈太太连夜将小狗送到了宠物医院治疗。在给狗狗拍了片之后,医生果然发现一个鱼钩已经溜到了它的身体里。
经过医生连夜抢救和治疗,这个险些要命的鱼钩终于被取了出来。
对于爱狗人士而言,要保护好自己的爱犬,确实需要遛狗的时候需要拴好绳子看紧点,这不仅仅是为了避免自家狗狗受到伤害,其实也是养狗的基本道德要求。
事实上,约束不文明养宠的法规措施已经在推进当中。北京、上海已经开始实行“办狗证”政策。
2017年起,济南推出养犬“积分制”,至今实施一年有余。济南市民对“犬只不栓绳”的投诉较前年下降43%,对犬只伤人、犬吠扰民的投诉数较2016年下降65%左右。
这说明通过政策推动文明养狗是有效的。
广州也于去年颁布了“最严养犬令”。
声明36种危险犬种不得饲养,广州市区范围养犬必须进行登记和免疫。去年公安、城管等多部门联合开展了专项行动,严查包括养犬不登记、溜犬不牵犬绳、不及时清理犬只粪便和犬扰民等行为。
希望在公共管理到位的情况下,养狗人与其他居民之间的激烈矛盾能得到妥善解决。
值班帮帮:李秀婷
部分内容来自狗与爱的世界、紫竹张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