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正文

国产食盐里都含有毒的亚铁氰化钾?一次性告诉你它到底是什么


南方日报打造

权威、高端、实用的健康资讯与平台

你吃的盐安全吗?

近期,一篇名为《中国卖盐的是畜生》的文章在网上引起了人们的转发和讨论。文章以某教授的名义,指出国产食盐里面的抗结剂——亚铁氰化钾会对人体肝脏肾脏造成危害,引起了人们的恐慌。

目前,在微信朋友圈中流传的几篇主要的文章,已被标注为不实信息。

事实上,食盐抗结剂的争论已经持续多年了,搜索“食盐、亚铁氰化钾”关键词可以发现,类似谣言近年来被反复转发,又被反复辟谣。

谣传盐里面添加了一种抗结剂即亚铁氰化钾,有低毒、能引起咳嗽、还会使尿糖大量增加等等。这样的文章往往阅读量很高,可见话题一直被人们关注,也不乏被误导相信了的人。

今天帮帮就告诉大家真相,让大家放心食盐!

添加了亚铁氰化钾的食盐安全吗?

食盐容易吸湿结块,不少食盐的生产工艺中需要添加抗结剂。

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及日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欧盟都允许亚铁氰化钾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

在我国现行的GB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允许其在“盐及代盐制品”中可作为抗结剂使用,用于防止食盐结块,最大使用量为0.01g/kg。

可能有的人还是不放心。

每天吃一点,会不会有慢性毒性呢?

会不会致癌呢?

其实,亚铁氰化钾的慢性毒性也很低。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粮农组织的数据,亚铁氰化钾的终生安全剂量是每公斤体重0.025毫克。也就是说对于60公斤重的人,每天摄入1.5毫克完全没问题。

而我国国家标准的规定,食盐中亚铁氰化钾的最大添加量为每公斤10毫克。如果要吃出毛病,一个60公斤重的人每天至少要吃3两盐。而我们每天推荐的盐是6克!

亚铁氰化钾会产生氰化钾?

亚铁氰化钾之所以这么多年一直被造谣爱好者惦记着,主要就是因为名字起得不好,跟最出名的自杀神器 —— 剧毒的氰化钾太像。

但其实,它应该这样断句:“亚铁氰”化“钾”,而不是“亚铁”的氰化钾。

专家指出,亚铁氰化钾中的铁和氰化物之间结构稳定,只有在高于400℃的情况下才可能分解产生氰化钾。

平时做饭做菜时,由于有水和油的存在,烹调温度一般在300℃以下。如超过400℃时,饭菜中的有机物会炭化成焦糊状,这时饭菜本身已不能食用。

因此在常规烹调情况下,亚铁氰化钾分解氰化钾的可能性极小。

到底该如何选择食盐?

对于吃不吃添加了亚铁氰化钾的食盐,消费者其实是可以选择的。

事实上,在市场上,除了井矿盐等容易结块的盐添加了亚铁氰化钾,多数盐品都未添加亚铁氰化钾作为抗结剂,包括湖盐、冰晶盐,消费者的选择空间很大。

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调味品,

应该如何选择?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广东省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主任张永慧教授建议,普通人日常食用碘盐即可。

如果碘缺乏,会导致克丁病或亚克丁病,主要有儿童痴呆、矮小、聋哑等症状,儿童的智力发展也会受到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被确诊为甲状腺肿大、甲状腺炎症、甲亢以及自身免疫性引起甲状腺病的特殊人群,应避免食用碘盐,可选择政府提供的非碘盐。

高血压病人或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中老年更适合选用低钠盐。

但是低钠盐中钾含量较高,若存在电解质代谢障碍的肾病患者应咨询医生,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恰当的食用盐。

比起担心亚铁氰化钾,

吃盐过量危害更大!

如果通过食盐内的亚铁氰化钾中毒,你可能需要一次烤着吃光一麻袋的盐。但与其担心这个成分,不如警惕我们生活的一大习惯——吃饭“重口味”。

调查显示,广东人膳食结构中食用盐摄入偏高,而高盐饮食则会增加肥胖等疾病发病风险。

食用盐过量可能引起高血压,还会增加出现脑卒中、脑梗塞甚至胃癌的风险。因此日常生活中,对盐摄入量的掌控至关重要。

张永慧提醒,控制盐的摄入量最关键的是要时刻意识到隐性盐的存在。

第一,对显性盐进行量化,家中可备有适度容量的勺子对摄入的盐进行衡量;

第二,家长应帮助孩子从小养成清淡的饮食习惯;

第三,适度进行口味转移,烹饪时可加入葱、蒜、八角、茴香等天然调味品来弱化对盐的需求。

广东省疾控中心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所许燕君建议,每个成年人每天摄入盐不能超过6克。

家庭成员的年龄不同,摄入盐量也要不同。2岁以下不要摄入盐,2-3岁、4-6岁、7-10岁分别不要超过2克、3克、4克,65岁以上老人不要摄入超过5克。

此外,还要当心身边的“隐性盐”。像酱油,每10毫升就有1.5克盐;其他调味料如鸡精、味精也含盐。

广东人喜欢吃榨菜,一小包就有1.6-1.7克的盐;方便面虽然可口,但一盒方便面就有约6.7克的盐,也就是说一盒就超标了!

“老广”喜欢的“捞汁”和“加料粥”,一不小心也容易盐超标!

那如果盐分摄入多了,

身体会有什么征兆呢?

根据研究,盐摄入过多会可能会出现一些症状:

▶ 身体肿胀:虽然体重没有明显增加,却感觉身体变得肿胀。比如一直戴在手指上的戒指变紧了

▶ 嘴干:嘴巴像含了一个棉花球

▶ 尿频:即使在没有喝很多水的前提下也老是想上厕所。因为摄入盐后,肾脏必须“加班工作”来清除过多的盐,造成小便量增加

▶ 头痛:有关研究表明,食盐过量的成年人头痛可能性变大

▶ 反应变慢:盐吃多了人容易脱水

如果身体出现了这些症状,就要赶紧想一想最近自己是不是摄入过多的盐啦!

值班帮帮:朱晓枫

部分内容综合自健康时报、央视新闻等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