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德国西门子股份公司与东莞市技师学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携手打造先进自动化技术联合示范实训基地(示范基地),共同致力于培养智能制造领域的未来人才。
近年来,西门子、莱茵集团等一批德国龙头企业加强与东莞的经贸合作。同时,OPPO、vivo、汇乐环保、擎洲光电等一批东莞企业正在加速投资德国的步伐。
今年1至10月,东莞与德国贸易总额298.6亿元,同比增长9.9%。去年,该增幅达到17.1%,连续两年保持高速增长,莞德经贸合作已经迈入快车道。
莞德贸易总额连续两年高速增长
在东莞汇乐环保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科研人员正在攻关新型行业防爆除尘设备。该公司负责人介绍,在很多加工行业中,粉尘污染仍然影响员工的身心健康,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产品质量,包括使用寿命、安全性能等。这一点在电池制造业显得尤为突出。
汇乐环保是一家专业从事工业防爆除尘设备研发、销售及服务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目前,汇乐环保已经打造出行业内知名的VILLO品牌。工业吸尘器、工业集尘器、防爆型除尘设备、防爆型部件等产品广泛应用于锂电池、激光、化工、电子等工业生产领域。
今年4月,汇乐环保迎来喜讯,汇乐德国公司成立,汇乐环保成为东莞众多到德国设厂的企业之一。
“在德国投资,有三点要非常注意。”汇乐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卫波说,首先是需要“更懂规矩”,先申请CE安规的注册认证才能在欧盟销售;其次是“更高标准”,德国的严谨认真和高标准保证了产品品质;最后是“更强竞争力”,国内同行基本在60分上下,但是德国几乎所有企业都是80至90分,这样的环境会督促国内的公司继续努力。
例如,针对锂电加工过程中粉尘粒径小、易燃易爆、要求精度高等特点,汇乐环保研发防爆型工业集尘器、高负压集尘器、中高压型工业集尘器、防爆工业吸尘器等系列产品,可以有效解决电池制造过程中产生的粉尘问题。
东莞市政府党组成员陈仲球介绍,东莞目前共拥有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3万家外资企业,累计实际利用外资790亿美元,分别占全国的4.2%和全省的20%。2018年,东莞全市进出口突破1.3亿元,同比增长9.5%,进出口总额在全国各大城市中排名第五位,分别占全国的4.2%和全省的16.4%,外贸综合竞争力连续三年在中国海关总署“外贸百强城市”榜单名列全国第三。其中,德国是东莞的重要经贸合作伙伴。
截至今年10月,东莞有来自德国投资的企业40家,累计吸收合同外资2亿美元,累计吸收实际外资1.8亿美元。德国投资企业以制造业为主,主要集中于通信终端设备制造、计算机外围设备制造、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制造、电阻电容电感元件制造、风动和电动工具制造等行业。
去年,东莞与德国贸易总额332.5亿元,同比增长17.1%,占全市进出口额2.5%。今年1至10月,东莞与德国贸易总额298.6亿元,同比增长9.9%,占全市进出口额2.7%。其中,出口到德国243.5亿元,同比增长10.7%,从德国进口55.1亿元,同比增长6.4%。
先进制造为莞德合作提供契机
连日来,在东莞横沥镇,东莞首个智慧零碳工场——擎洲智慧零碳工场正在紧张建设中,该项目基于绿色制造、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的发展体系,大力推进近零碳排放工作。项目建成后,力争引入100个光电产业的创新型科创+文创项目,打造成零碳工场创业谷。
东莞市擎洲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方静介绍,2008年擎洲光电成立,过去10年实现三次转型升级,从“传统代工”到“品牌创建”,再到“产业孵化”,最后到“生态共享”,并于2017年晋升市级“倍增企业”。
在国际合作方面,从2008年开始,擎洲光电主要为欧洲品牌企业代工。2012年,该公司在德国设立欧洲销售代表处,开启国际品牌之路。2015年,擎洲德国公司正式成立。
方静说:“公司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并到德国投资建厂,关键在于掌握了核心技术。”擎洲光电成立擎洲研究院,布局照明场景研究中心、质量品牌研究中心、零碳经济研究中心三大研究机构。经历多年技术积累,该公司在光电智控系统、质量技术服务、零碳工场方案等领域居于行业前列。
“目前,德国与东莞的经贸合作迎来良好机遇。”德国驻广州领事馆总领事冯马丁指出,德国是中国在欧洲最重要的贸易伙伴,2018年德中贸易额略低于2000亿欧元,是欧中贸易额的1/3以上。冯马丁指出,中国取得巨大成功,并在最近几十年取得巨大进步。中德通过相互投资从中共同受益。他认为,正因如此,今天的交流对于促进德国和中国公司的合作与相互投资至关重要。
陈仲球认为,东莞与德国有共通的良好产业基础,“制造业”是东莞与德国共享的关键词。在所有德国投资东莞的企业中,以制造业为主,主要集中于通信终端设备制造、计算机外围设备制造等。陈仲球透露,东莞在粤港澳大湾区中的定位是先进制造业中心,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相关规划和政策的落地,将进一步推动湾区内产业实现升级发展,这对以高端制造业为主的德国企业来说大有可为。
2018年以来,知名企业和上市企业加快进入德国的步伐。北威州投资促进署广州办事处主任梁杰介绍,在德国北威州,广东和东莞一批重要企业相继落户,如TCL、OPPO、vivo、格兰仕等知名企业以及汇乐环保、星源材质、国药致君、先健科技、京泉华、伊之密等一批上市企业;北威州吸引越来越多广东企业前来设立研发中心,如vivo、伊之密、麦格米特等;“一带一路”中欧班列的发展吸引了一批广东物流企业前往杜伊斯堡及周边地区,如海豚供应链、朗华、佳友物流、极智佳速运、乐宝通达等。
优化营商环境扩大开放格局
根据西门子股份公司与东莞市技师学院的合作协议,双方将基于西门子在工业自动化以及数字化方面的先进技术和应用经验,在项目规划和建设、教学与培训、教材编写、资格认证等方面建立长期战略合作,打造集实践教学、认证培训、科研交流和技术推广为一体的多功能平台,该示范中心一期将于2020年开始建设。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兼南区总经理商慧杰表示,凭借在全球工业自动化和数字化领域的先进技术和专长,以及多年来在职业技术教育培训领域的丰富经验,西门子将帮助东莞乃至大湾区培养大量创新型和技能型人才,从而促进当地智能制造的发展和产业的转型升级。
德国莱茵集团同样密切关注东莞。德国莱茵集团大中华区产品认可认证部总经理刘畅介绍,目前中国欧盟商会有300多家会员企业在广东发展,这些企业有个共同特征:投资广东历史久远,且发展非常稳定。这是与广东和东莞的开放视野、优良营商环境是分不开的。
目前德国莱茵集团在广州、深圳、上海、北京都有投资,对东莞一直保持着密切关注,特别是关注粤港澳大湾区的政策细则以及落实情况是企业投资决策的风向标。
对于东莞如何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扩大开放格局,德国企业家纷纷提出建议。
尚慧杰认为,东莞拥有很好的营商环境,为外资企业落户提供便利的政策。尚慧杰建议政府多走进欧洲企业,多了解企业的发展需求。
刘畅建议,目前欧洲企业高度关注粤港澳大湾区,但东莞与德国的交流还存在很多障碍。一方面,政府需要减少语言沟通障碍。例如东莞很多政府官网、政策都是中文,增加了欧洲企业家的考察和决策难度。另一方面,针对粤港澳大湾区的整体规划、配套政策、实施细则以及对欧洲投资者的利好等,欧洲企业家并不清楚。希望能有一个完整的政策清单,有利于欧洲企业家加深认知,促进合作。
刘畅表示,东莞正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型。而高质量发展是德国莱茵集团的看家本领,积累了140多年的经验。莱茵集团将运用这些经验,加深与广东企业的合作,助推东莞的制造业转型升级。
【记者】戴双城 郭文君 叶永茵 欧雅琴 施美
【见习记者】吴擒虎 薛屏 李玲玉 于羽佳
【摄影】孙俊杰
【策划】靳延明 戴双城
【统筹】戴双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