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上方看视频
264名学生身穿白色服装,手拿红色太极扇,表演《百人太极扇》,将武术与舞蹈融为一体,飘逸潇洒。在去年5月28日举办的校园开放日上,这样的一幕出现在东莞高级中学操场上,该校新疆班学生以刚柔并济的舞姿赢得嘉宾点赞。
自2005年9月起,东莞高级中学成为东莞市唯一一所承办内地新疆高中班的普通高中。新疆班开办至今14年,一批批远道而来的学子在这里生活、学习、追梦。
“作为东莞首批品牌学校,东莞高级中学的目标是打造一所民族团结进步品牌学校。”学校校长卢旭昌表示,未来将从创建品牌德育、完善混班教学、混班住宿等方面着手,让学生在多元文化交流中互学互鉴,共同进步。
促进新疆学子本地学子深度融合
作为东莞市唯一一所承办内地新疆高中班的普通高中,东莞高级中学新疆内高班的规模达20个班,在校学生730多人。2014年1月,学校被东莞市民宗局评为东莞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学校;2017年1月,被广东省民宗委评为广东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
立足学校办学特色,东莞高级中学围绕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目标,自办班第二年起,就全面实行混班教学,在教学上,本地生与新疆生的教学内容与要求是一致的。近年来,也逐步实行混合住宿,本地生与新疆生按照1:1的比例编排住宿。
作为东莞市直属公办重点中学,东莞高级中学坚持“以教师为本,制度与人文并重”的办学理念,和“以学生为本,成人与成才并重”的教育理念,实行“质量立校、特色强校”办学思路。于2007年被评为“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2016年被评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2018年被评为“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
以品牌学校创建为契机,卢旭昌透露,结合省市两级对学校办学的肯定和认可,在此基础上,学校进一步梳理办学特色,提出打造一所民族团结进步品牌学校目标,践行“融合教育”。促进本地生与新疆生深度融合、和睦相处、互学互鉴、共同进步,使东莞高级中学办成东莞乃至广东民族团结进步的示范学校。
开发内高班特色立体德育校本课程
“内高班的开办,在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卢旭昌表示,为了达到这一办班目标,立德树人的工作尤为重要。
为此,东莞高级中学依托校本课程开发,打造具有内高班特色的立体德育校本课程,实施《大美新疆》《民族团结》《宗教政策》《反恐与反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等共五大主题的德育校本课程。
不仅如此,为了帮助新疆学子尽快融入东莞生活,学校还在原有文化活动基础上,重点提炼和打造“三节”系列主题教育活动课程,即国庆节、中秋节、春节系列活动课程,增强活动的文化内涵和情感的感召力,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博、精神内涵,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其中,国庆节主题为“爱国主义教育”。卢旭昌表示,懂得国庆,方知国家,国庆期间,通过庄严的升国旗仪式,国旗下演讲,爱国歌曲比赛,爱国诗词朗诵等形式,在丰富学生娱乐活动的同时,培育爱国主义情感,立志为祖国而读书,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自己大学梦结合在一起。
中秋节则通过动手共同做月饼、分享月饼、一起赏月、猜灯谜、阳光运动等形式,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春节,是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学校通过组织学生书写春联、窗花剪纸、包饺子、派红包活动,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了解和传承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朋辈互助”教育促进学子共同进步
自承办内高班以来,在东莞高级中学就读的新疆学生高中三年都是与本地学生混班教学,但在进入高一前,新疆学生需进入预科班读一年。卢旭昌透露,近年来由于新入学的新疆学生的汉语和普通话水平已经有很大提高,学校从2018年秋季开始撤销预科班,新入学的新疆学生直接插入高一各个班级,与本地学生完全混班教学。
为提高混班教学水平,学校实施开展实施导师制、结对子、完善评价机制,促进新疆学生与本地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每位教师与1-2名新疆学生结成师徒,教师主动与新疆学生进行“无缝隙”管理,制定学习计划,帮助学生成长、成才。”卢旭昌说,结对子为本地学生与新疆学生结成对子,发挥“朋辈互助”作用,帮助新疆同学克服学习困难,促进共同进步。
2016年,在混合教学的基础上,学校推出混合住宿制度,受制于住宿条件,卢旭昌说,2016年11月东莞市政府常务会议已同意投资1700多万元,在学校南校区扩建两座学生宿舍和一座礼堂,以满足本地生与新疆生混合住宿的要求,目前正在推进工程建设,“下一阶段我们将进一步扩大混合住宿的规模,促进新疆生与本地生的深度融合”。
随着混合住宿规模的扩大,未来参加混合住宿的本地生也会相应增加,学校还将从扩大混合用餐引导,鼓励新疆学生到本地生食堂用餐,促进两地学生饮食习惯、饮食文化的融合。
对话校长
卢旭昌:品牌学校创建需深度思考办学特色
南方+:东莞高级中学“融合教育”品牌构建思路是什么样的?
卢旭昌:我觉得品牌和特色密不可分,新疆班是东莞高级中学的特色,办好了就是一个品牌。在2014年、2017年学校先后获得省市两级政府部门的认可,这成为学校打造特色的基础,但当时我们并没有形成品牌意识。
受市教育局品牌学校培育启发,我们立足学校特色,开始把融合教育当成一个品牌进行深化。因此,对于学校来说,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东莞全市来看,品牌创建工作对于学校,其实就在于深层次思考学校办学特色、进一步发掘东莞教育价值。
南方+:创建品牌对于学校的意义在于?
卢旭昌:首先,创建就是一个打造品牌的过程,对于学校自身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第二,由特色延伸到品牌,会起到一个带动或者推动的示范引领作用,不同层次不同地域的学校都会朝着把自己学校建设品牌而努力;
第三,学校办好了,对于东莞在全省、全国的教育影响力也会不断提升。就好像百花园一样,百花齐放,东莞教育也会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也让外界对于东莞基础教育有一个更全面立体的认识。
南方+:目前来看对学校的影响有什么?
卢旭昌:从学校内部来讲,对于怎样进一步办好新疆班,怎样真真正正做到本地学生和新疆学生之间团结融合,学校有了系统的规划和认识。在创建品牌学校以前,意识和系统性没有那么强,现在会从更高层次思考、设计和推进工作的开展,从而反过来促进教学。
南方+:学校提出“成人与成才并重”,接下来会如何做好“融合教育”特色品牌?
卢旭昌:最关键还是要把700多个新疆学生培养好,通过几年的努力,让新疆学生真正融入学校这个大家庭里,和本地生一起成长、共同进步,最后能够成为国家的有用人才,这是学校实实在在的工作。
另外一方面,学校学生共涉及17个民族,对于就读于学校的普通学生来说,我们希望通过活动的开展,混合教学、混合住宿、混合就餐制度的实施,让学生学会与不同民族之间学生的融合,学会并欣赏各自身上的优点,了解各民族特点并友好的相处,培养学生包容、理解的优良品质,树立广宽的胸怀格局。
总言之,团结共融的理念会深入学校教学的方方面面,真正促进新疆学生与本地生深入融合、共同进步。
【见习记者】黄婷
【统筹】王慧
【摄影】孙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