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上方看视频
以优异的中考成绩均名列全市前茅,师生在省市级、国家级,甚至国际级赛事中屡获大奖,学校被国家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单位”称号,近年来东华初级中学的不俗表现常常使人惊艳。
这所民办学校的办学历程并不算很长,始创于2002年,如今办学不过18年。对于一个人而言18岁迎来的是“成人礼”,而东华初级中学的18岁恰逢东莞品牌学校培育项目启动,目前它已被正式认定为东莞首批品牌学校。
说起东华初级中学,有的学生家长存在疑问和担忧:是否会因规模大进而管理粗放?是否空有教学质量而不注重素质发展?在品牌学校培育展示的过程中,东华初级中学将18年办学成果重新梳理,携以“成长教育”品牌亮相公众,答优质办学之问,讲特色铸造之路。
“教育即成长”,将成长教育落实到教学之中
9月19日,东华初级中学校园开放日打响下半年品牌学校培育对象直播的“第一炮”。从学生三操展示到社团展演,从校本课程到“成长课堂”,东华敞开校门,邀请了千余名家长及同行来校进行观摩参观。
走在东华的校园里,无论哪一个角落见到学生,迎面而来都少不了一句响亮的问好。开放日当天,最先展示的内容也包括一项初一新生的礼仪展示——近4000名学生在操场上演了啦啦操、拉丁舞、武术操等表演。其间方阵变化丰富,现场紧凑有序,学生举手投足间也投透露着自信。
“我们期待着每一个孩子来到东华初中后,在品格、修养、礼仪方面有一个明显的变化。”校长沈传标说。
学校主张的“高品位德育”教育特色着眼礼仪、孝道、励志、理想四大方面,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品位修养。而从开学至今,刚刚过去的两周多时间里,东华已经陆续组织开展了针对新生的,在国防、生活、学习方面的入学教育。
一个小小的窗口,入学两周多的学生,向家长以及教育同行传递出东华德育带来的温热。再窥其内里,就是东华的办学思想指引,如今被称为“成长教育”。
如何理解“成长教育”?沈传标说“成长教育”的理念有“六个重要”,即成长比成功更重要,成人比成才更重要,成事比成绩更重要,有德比有才更重要,过程比结果更重要,今天比明天更重要。
“教育即成长,这一办学理念的建构是从我们的教育实践中来,办学18年来,我们始终想要传达的立校目标一直是‘享受成长,体验成功’。”他说,希望学生能直面成长过程中困难挫折,不抵触、不畏惧,坦然悦纳、乐观面对,而学校会为学生搭建平台,力求使其感受到成长的快乐,都有机会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大课程体系护航学生成长
“享受成长,体验成功”不失为一种美好的愿景。如今“一校两区”的东华初级中学共有教学班324个,在校生18858人,教师998人。近两万人的师生队伍,东华何以让学生在其中琢玉成器?课程建设是当中相当关键的一环。
开放日当天,除了户外的展演外,亮点多集中在教学楼内。勾勒创意的地理校本课程《地球设计师》、培养膳食习惯的体验式课程《美食加工》、品鉴古典文化和传统艺术的《诗词荟萃》和《漆艺世界》,还有培养学生兴趣爱好的吉他社、街舞社、动漫社等,各类特色课程和社团活动让大家窥见了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
据介绍,由学校教师自主开发的校本课程多达55门,分为文学选修、外文选修、数理选修、史学选修、生化选修、地理选修、科技选修、心理选修、审美选修、艺术选修、运动选修、跨界校本、社团选修共13大类。由此组成的是东华初级中学基于学生的兴趣特长,为其打造的个性课堂。
课程是落实教育理念的重要抓手,亦是东华“成长教育”的集中体现:德育课程强调促进学生精神成长,思维课程注重学业和思维的双提升,个性课程则潜心发掘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转换微观视角,以“探究、体验、生成、发展”作为教学的核心理念,课堂之上,东华教师一改传统的单向传授方式,将学生合作探究作为中心,探索动态体验式课堂——“3+X生态课堂”是东华教师共书成长教育的一道重笔。沈传标表示,成长教育通过广泛的酝酿,不断丰富和完善其内涵,通过教育实践渗透到三大课程体系之中,为学生的成长护航和成功奠基。
值得一提的是,为重点关注学生成长,学校还专门设立了学生发展中心——其独立于学校“一室三处”,将学生权益和健康成长作为工作中心,为学校决策提供参考意见,以学生视角审视学校规章制度,为在校学生身心发展保障护航。
“成长”不是学生的专有名词
东华的“成长教育”,不仅仅是学生要成长,教师成长、家长成长、文化成长都是其内涵指向。
在多个场合,记者都曾听到这样的表述:追求“优雅、高雅、典雅”的形象气质,追求成为一名“名师”“高师”乃至“人师”。这是东华初级中学对本校教师的期许。针对年轻老师,学校还规划了“12358”成长时间轴,力求其“一年立足、两年合格、三年优秀、五年挑大梁、八年成行业精英”。
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多年来东华针对不同阶段的教师开办了“青年教师研究会”“骨干教师研究会”“班级管理研究会”“德育工作坊”等教师培训组织。通过经验积累、资源整合,现如今已形成专门面向教师的“成长学院”,以此帮助教师获得专业成长。针对管理干部也相应开展骨干教师提升培训、干部成长培训,从教学能力、管理能力、科研能力、综合素养、未来教育等诸方面提升。
家长成长方面,学校也把家庭教育纳入学校教育范畴,提倡“家校共育、共融共担”,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及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为学生及家长提供专业指导和建议。据介绍,学校在心育体系构建、打造体系化心理健康课程方面已逐渐成熟。
被合称东华初级中学“一院三心”的成长学院、学生发展中心、心理健康教育及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以及教育科研与信息技术应用中心,被写入学校组织架构中,也从顶层设计给“成长教育”加码。可以看到,在东华“成长”并非学生的专有名词。东华如何引领优质办学,或许可从它与学生共同成长获得灵感。
对话校长
沈传标:教师成长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命题
南方+:获评品牌学校是否在校内产生了预期的“化学反应”,表现在什么地方?
沈传标:去年3月份,得知我校被评为东莞市首批品牌学校培育对象,全校师生、乃至家长都为之欢欣振奋,这是被官方认可的“品牌”,货真价实的品牌!
上半年,由品牌建设领导小组牵头,重新梳理学校各方面的工作,结合国内外先进教育理念和本校的发展历程,坚守“面向未来,追寻本来,传承原来,融汇外来”的多元思想,确立了“成长教育”作为我校品牌建设的核心理念,然后通过全体基层干部会议,我向132位干部解读这一理念,也向各部门布置了关于“成长教育”品牌建设的各项工作。
学校“一室三处”“一校两区”六个年级围绕“成长教育”开展品牌建设的相关工作,比如说,教学部门对校本课程进行了重新的过滤和组合,基于以前校本课程的实践和经验总结,打造一批“精品校本课程”,真正的做到“一科一品”。还有青年教师研究会举行一校两区青年教师课堂能力大赛,为青年教师搭建一个展示自我、锻炼自我的舞台,以赛促教研、促学习、促业务能力的提高,实现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
南方+:品牌学校培育过程中,东华初级中学如何寻找新的突破?对于品牌学校认定后,学校发展设想有哪些?
沈传标:东华教育深耕莞邑十八载,志存高远,从未却步。东华教育要再起飞,教师成长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命题,因此成长学院是重要突破口,我们将进一步丰富成长学院培训项目,开设更具针对性和个性化必修、选修课程。尝试“五位一体”培训新模式,达成成长学院的使命。
在三大课程的建设上要尽快形成体系。德育课程目标落实的途径(体验式活动)要进一步丰富;思维课程要在原有的“3+X成长课堂”的基础上深入研究“X”这一变量的思维含量;个性课程要把学生的特长培养放在校本课程开发的首位。
此外,加强校园信息化建设也是重要的部分,信息技术应用中心将大力研发服务于教育教学与管理的数字化系统。改变以碎片信息为主体的办公现状,实现我校教育教学管理过程可见、结果可查、操作迅捷、分析智能的目标;组建师生人才库。通过人才库可以了解到学校班主任、学科教师和学生,历年来各次管理效果、成绩走向、个人荣誉、在校表现等方面的情况,帮助学校干部选拔人才,推荐优秀,也帮助教师、学生发现自身问题,及时矫正。
【撰文】毛敏
【统筹】王慧
【摄影】孙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