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上方看视频
五百多年的古榕树、清朝东莞解元祖屋、金刚经云石塔、七百多年历史的至正大铜钟……走进莞城中心小学,校园中的文化景观给这所百年老校添上了浓郁的历史气韵。
长期以来,学校凭借着悠久的办学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强大的名师阵容、鲜明的办学特色等备受社会各界的好评。
如今,莞城中心小学成功获评东莞市首批品牌学校,再次站上新起点。校长梁惠权说:“品牌学校的创建不在于这个‘牌’,更重要的是‘突瓶颈,谋更高发展’。学校办学成效明显,经验成果很多,但我们选择站在一个更高的起点上去探讨可以让学校走得更远的路。”
百年教育沉淀“悦纳”品牌
说起莞城中心小学,其悠久的历史让人久久品味。其前身为东莞高等小学堂,历经了清代、民国和新中国三个历史时期,经十四次易名,七迁校址,五改学制,六扩分校,至今已走过一百多年的办学历史,成为东莞历史最悠久、最具知名度的百年老校。
百年沧桑却历久弥新。进入新世纪,莞城中心小学也迎来了发展新阶段。2008年,时值建校100周年之际,学校发出了一番自我拷问——莞城中心小学的第二个100年该如何走?什么样的办学理念能引领学校未来发展?
为此学校走访全国多地进行考察学习。学校办学理念与文化、历史、地域、追求、世界发展态势、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相关,一度让老师们都犯了难。
回望历史,清代办学至今,莞城中心小学带着传统寺庙文化,在时代发展中吸收先进的东西,包容开放。放眼地理,其所在的城市——东莞素有“海纳百川,厚德务实”的城市精神。探索趋势,奥运年里中国正走向世界,拥抱世界。“首先要做的是接纳世界文化和各国长处,悦纳世界。学校办学也提出思考,培养悦纳的人才。”
“当时找到了南京教科所的一位所长探讨,两天半的时间翻了很多历史资料,得出了四个字:悦纳至正。”梁惠权说,好多人都睡不着觉,这个太好了,想来想去都太合适了。
“纳己而自信,纳他而合作,纳世而担当;纳德而成人,纳智而聪慧,纳正而做人。”校长梁惠权表示,悦纳不仅是心态,还是方法,更是境界。它符合学校发展史,符合城市特质,站在民族仰望世界的高度,符合将来发展走向。
也正是从那一天起,悦纳教育成为了莞城中心小学的“施教纲领”,并在未来的十一年中,不断丰富着它的内涵。
“和而不同”助师生个性发展
“老师专业发展标准是什么?什么叫专业?其中可能指向无数内容:普通话、粉笔字、教材、上课等等。我说,教师品牌就是专业。”莞城中心小学有“悦纳教育”品牌,老师们也不断探索着自己的“教师品牌”,梁惠权认为,教师品牌极具个性化,能充分发挥老师内驱力。
例如,语文老师周奇成功打造“聊天课堂”,英语老师邓凤娇提炼出“风暴英语”的品牌……个性与风格迥异的教师,带来全然不同的教学体验。全校教师队伍中,已经有113位教师有了自己的品牌,不少教师还将自己的品牌研究成果撰写下来,出版的个人品牌专著已有5本。
通过“教师品牌——品牌教师——名师”的发展路径,成就每一位老师,莞城中心小学希望引导教师在成长制度面前能够找到自己的坐标,燃起自主发展的激情,明确专业发展愿景。梁惠权说,“老师各有各的教学方法,你这样教我这样教一样得到效果。可以百花齐放、各有不同、美美与共,这就是我们倡导的和而不同。”和而不同即是悦纳,品牌教师就是悦纳教育的产物。
努力成就个性而合作的悦纳教师和悦纳学子,“和而不同”不仅运用在教师管理中,也影响着学生的校园生活。
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提出了“一加八”和“8个一”的学生培养目标,在德育评价方面,学校通过打造“至正洪钟节”“大榕树艺术节”“镜堂科技节”等六大校园节日活动为学生提供了舞台,同时构建了以“孝感好儿童”“洪钟少年”“优秀中心人”等多种评选方式为途径的榜样评价。
在课程建设方面,莞城中心小学构建了包括以根基性课程、延展性课程和绽放性课程在内的“榕树课程”体系。据介绍,学校每学期开设近70门校本课程供学生选择,以学生为本,力求丰富、多元,满足学生发展需求。甚至部分课程还是根据学生的建议而自定义开设的,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学生的个性。“个性是天生的东西,给他一片沃土就能自然生长。那么学校就搭建众多的平台,让学生在一定规范框架下自由发展。”梁惠权说。
“让学习真正发生”,探索理想学习样态
“什么是理想的学习样态?我认为‘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去年10月11日举行的校园开放日中,莞城中心小学不拘一格,将开放日展示与主题论坛相结合。在24堂精彩的名师课例展示之后,邀请专家、同行、家长,就“理想的学习样态”和如何“让学习真正发生”展开了一场思想碰撞。现场,莞城中心小学也介绍了学校对此的实践和探索。
例如,莞城中心小学在校内开展“支架式教学”,教师通过给学生搭建各种支架,如:场景支架、问题支架、活动支架等,支持、支撑学生的学习。搭建支架、进入情境、独立探索、协作学习、效果评价。让学习过程被内化,使学习真正发生。
再如,莞城中心小学的“阅读考级”课程实践已经开展十余年。让学习真正发生,学校扎实推进学生阅读,举全校语文教师之力,不仅精心设置了1-12级的考级书目,让学生的阅读更纯粹,更优质,并且,还将阅读层次划分为“读过”“读懂”“读深”“读透”等不同层次,科学有效地引领学生走进书籍深处。
“研究儿童,研究儿童的‘学’,因而带出来的方法策略、内容课程的研究,是未来教育一个很重要课题,而‘让学习真正发生’正是我们研究的最终落脚点。”突瓶颈,谋发展,校长梁惠权说,期待以此推动学校的更高发展。
对话校长
梁惠权:莞城中心小学不只是一个讲传统的地方
南方+:历史悠久的莞城中心小学在现代教育中的优势在哪?
梁惠权:莞城中心小学历史悠久,但不要因此认为它就是一个讲文化、讲传统的地方。资福等传统精髓保留的前提下,这里对新事物的接受还是很前卫的。
我们的哲学理论是马克思的类哲学,心理学理论是人本主义理论,教育学理论是全纳教育、教育民主化、国际理解……这些都是我们参考的理论。所以我们的悦纳教育越来越丰满,我们不断从“两张纸”变成了“好多书”。
悦纳教育也不断融入新的东西。比如“果园评价”,结合互联网技术,通过游戏化的方式,学生通过学校表现栽培“六大素养树”,进行动态的过程的评价,以及这次开放日展示的“大问题、大单元、大情景”的教学模式探索、阅读考级使用的云上阅读平台等,都是用互联网和教育结合的产物。对于“让学习真正发生”的探讨也是我们对现代教育、未来教育的不断探索。
南方+:莞城中心小学未来的品牌建设突破方向在哪?
梁惠权:莞城中心小学现在有学校品牌、教师品牌、活动品牌、德育品牌等等。这些“牌”都带有教育的内涵,但有些内涵仍然不够。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学校里所有的“牌”都更有内涵、价值和影响力。
其二,未来我们还要在现代教育的理念、环境、方式、教师成长这几块中做更大的突破。用更多现代教育、未来教育的理念为悦纳教育做补充,使老师掌握更多现代化技术和理念,适应未来课程现代课程要求,打造更适合学生学习的环境等,找准方向去突破。
例如对“赋能场”或许是未来一个很好的教育环境。为学生提供目标或任务,同时提供一切学习所需,包括老师的咨询、同伴的合作、过程中会运用的工具……这样一个“场”,是未来教育设想的非常强大的赋能。对未来教育、现代教育探索更深入是我们不懈追求的目标。
【撰文】毛敏
【统筹】王慧
【摄影】孙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