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江门新闻 > 正文

学党史|开平南楼:碉楼里的侨乡抗战丰碑


开平南楼:碉楼里的侨乡抗战丰碑

南楼位于开平市赤坎镇腾蛟村,南临潭江,北靠东滘龙公路,扼三埠至赤坎水陆交通之要冲,地势险要。1944年6月开平第三次沦陷后,赤坎司徒四乡自卫队设队部于南楼。中共开平组织派党员司徒新积利用姓氏关系进入该自卫队所属的南楼中队,以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和影响自卫队队员,在队员中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1945年7月,抗战胜利前夕,日军因太平洋各岛相继失守,急于打通雷州半岛至广州撤退的水上路线。南楼虽小,却控制着潭江的三埠和赤坎河段,是日军撤退的水上必经之路。为扼守潭江,保护南楼,开平司徒四乡自卫队南楼中队副队长司徒煦等七人,他们利用南楼阻击日寇进犯,敌人围攻十日不克,面对诱降毫不屈服,表现出开平人民在侵略者面前为保祖国、保民众而视死如归的英雄本质。最后,敌人使用毒气弹攻击,司徒煦等七人昏厥后被捕,经受百般折磨后仍宁死不屈,壮烈牺牲。

七烈士坚守南楼前后共计10天,射杀日军官兵16名,成功拖延了日军借道侨乡水路撤退计划的实施,彰显了侨乡人民不屈不挠共御外侮的民族精神。从此,“南楼七烈士”的名字永远镌刻在侨乡抗战的丰碑上。

如今,雄踞于开平潭江北岸的南楼历经百年风雨,依旧挺拔,作为侨乡人民英勇抗日的历史见证,南楼纪念公园也被公布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员教育基地,每年都吸引来自各地的党员群众前来参观,并表达对七烈士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战斗10天顽强抵御日军

1913年,司徒氏人为防盗贼而建南楼。南楼楼高7层19米,占地面积39平方米,钢筋混凝土结构,每层设有长方形枪眼,第六层为瞭望台,设有机枪和探照灯。抗战时期,司徒四乡自卫队队部就设在这里。

1945年7月16日,日寇投降前夕,为了打通南路干线以便撤退,从三埠分兵三路直扑赤坎镇,驻扎在赤坎的国民党军队闻风而逃。司徒四乡自卫队的队员们凭据南楼及隔河相对的北楼抗击日军,给敌人以沉重打击。

17日,赤坎沦陷。当晚,日军从陆路包围南楼、北楼。由于敌我力量悬殊,又无援军,北楼的自卫队队员在激战中突围出去,留下司徒煦、司徒旋、司徒遇、司徒昌、司徒耀、司徒浓、司徒丙等7名自卫队队员坚守南楼,誓死抵御日军。

当年战争的亲历者、今年已经87岁的司徒亮如数家珍般讲述起了那段烽火岁月。尽管那时他只是在村里上小学的孩子,可日寇侵略下家乡破败的景象,已在他心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

“日本侵略者来到后,经常到处抢粮食、牲口,抓壮丁拉车、拉炮。乡亲们没办法,只能逃难,村里逐渐就荒芜了。”司徒亮回忆,当时南楼队员坚守了很多天,敌攻不克、诱降不屈,哪怕弹尽粮绝、救援无望,也没有动摇他们的决心,誓与南楼共存亡。

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7名自卫队队员把枪支砸毁,在墙上立下遗言:誓与南楼共存亡。日军久攻不下,调来迫击炮等武器进行轰击,但因楼房坚固,不能奏效。25日,灭绝人性的日寇向南楼施放了毒气弹,7人昏厥后被捕,敌人把他们押赴赤坎日军司令部(原赤坎中国银行)大本营内,捆绑在树上百般折磨。

副队长司徒煦醒来后大声怒斥敌寇,惨无人道的日寇将他的耳、鼻、舌割去,敲掉牙齿,肢解四肢,最后抛尸潭江。机枪手司徒浓也被活活肢解,其余五名队员同样受到酷刑后被杀害,抛尸潭江。

后来,五位烈士的遗体被乡民打捞起来隆重安葬,惟独副队长司徒煦、弹药兵司徒丙的遗体永远留在潭江,与江水相伴。抗战胜利后,开平人民在开平一中召开追悼会,开、恩、台、新四邑数万人参加。追悼会上泣声动地,人们列队护灵至腾蛟庙,将烈士的灵位安放在三灵宫,并将三灵宫易名为“七烈祠”,足见烈士的英勇事迹深入人心。

打造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科书”

1983年3月,开平县人民政府公布南楼为县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3月,开平市人民政府筹资300多万元,在原址建南楼纪念公园,增设纪念馆、七烈士雕像、牌楼等景致,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让更多人得以了解当年七烈士抗击日寇的英勇事迹。

南楼前的七烈士雕塑。南方日报记者 杨兴乐 摄

南楼前的七烈士雕塑。南方日报记者 杨兴乐 摄

“一楼作砥柱中流气吞风云不让田横五百,七子护河山半壁心坚金石雄于项羽八千。”这副镌刻于南楼纪念公园入口牌楼两侧的对联,讲述着“南楼七烈士”血战日寇宁死不屈的英雄事迹。

走进南楼纪念公园,通向南楼路旁的柏树,让纪念公园增添了几分肃穆。抬头仰望高耸的南楼,昔日炮弹轰击留在墙上的炮弹孔清晰可见。进入楼内,沿着狭窄的梯级而上,楼层内的炮弹孔、弹痕更多,这些都是七烈士英勇抗日的见证。

从首层到瞭望台,“南楼七烈士”的悲壮事迹以丰富的图文以及文物形式娓娓道来。其中,首层的前言评价道,“南楼是开平民众抗击日本侵略者,是华侨爱国爱乡的见证。后人诗曰‘南国千秋尊义士,江声日夜唤司徒’,道尽了开平人民对七烈士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楼内展出的“炮火洗礼 英勇抗敌”章节则讲述了“七·一七”夜战、凭楼杀敌、智守南楼、留书就义等英勇事迹。此外,当年战斗留下的痕迹和英雄写下的字句也令人热血沸腾。

在展览的最后,结语如此描述南楼的作用:“赤坎南楼是新时代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增强群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群众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后世影响深远”。

作为新时代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生动“教科书”,南楼肩负起了新的历史使命。2016年,开平南楼被中共江门市委组织部公布为江门市党员教育基地。2019年4月,开平南楼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同年11月,开平南楼烈士纪念公园被授予“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牌匾。

爱国精神激励人们奋发图强

松柏郁郁葱葱、潭江缓缓流淌。屹立于潭江河畔的这座碉楼,烈日照耀下,榜书大字“南楼”十分显眼;清晰可见墙体上密布的弹坑炮孔……

尽管“南楼七烈士”已壮烈牺牲多年,但他们的英勇事迹仍在侨乡大地上广为流传,其爱国主义精神也时刻激励着人们奋发图强。

例如,2018年9月,开平便举行了侨乡抗战剧情短片《南楼》首映式活动。影片通过宏大逼真的电影场景和催人泪下的剧情,将南楼和它背后的故事生动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再现了开平赤坎司徒家族七烈士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场景,让更多人了解这一段真实历史,提醒人们勿忘国耻、奋发图强。

除了拍摄主题电影,开平还开展了丰富多样的学习教育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南楼及七烈士的故事。特别是今年以来,开平市充分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组织了不少机关单位的党员干部到南楼参观学习,大家都深受触动。

“在党组织和党员司徒新积的教育影响下,赤坎司徒四乡自卫队队员的爱国热情被充分激发,1945年7月16日至25日期间,他们据守南楼抗击日军,成功拖延了日军借道侨乡水路撤退计划的实施……”近日,开平市税务局“碉楼下的党课”系列活动在赤坎南楼开讲,税务党员干部、华侨企业代表共同上党课,与村民和游客一起学习侨乡党史。

该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开展“碉楼下的党课”系列活动,开平组织税务党员干部、华侨企业代表共同上党课,近距离重温革命先烈可歌可泣、浴血奋战的历史,让党员群众接受深刻的精神洗礼,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感悟初心使命、汲取奋进力量。

前往南楼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还有赤坎镇党(工)委。今年5月,赤坎镇党(工)委在南楼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党史专题党课。赤坎镇机关干部、司徒氏图书馆、村(社区)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媒体记者等40多人齐聚在榕树下听党课,重温革命岁月,传承革命精神。

在南楼旁的百年榕树下,司徒亮如数家珍般地向大家讲述起了那段烽火岁月。“七烈士均为华侨和侨眷,他们都是自发地组成抗日志愿队回国杀敌”“七烈士英勇善战,曾经多次击退来犯的敌军”“七烈士誓与南楼共存亡,把枪支砸毁,只留下刺刀,准备肉搏”……再忆那段岁月,老人热泪盈眶。

“南楼七烈士保家卫国,他们的英雄事迹为世人传颂,他们的名字永远镌刻在侨乡抗战的丰碑上。”说到动情处,司徒亮先生感叹万千,多次在党课中哽咽,“我们不能忘掉历史,不要忘记走过的路,要倍加珍惜当下的美好生活”。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郑琦

【图片】杨兴乐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