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正文

广州发布重要考古发现,古代老广建书院竟有如此多讲究


2月28日,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首次邀请公众参与考古新发现汇报会,并现场公布了2018年广州重要考古发现。黄埔茶岭新石器遗址、广州市胸科医院汉六朝唐宋墓群、番禺唐代曾边窑遗址、解放中路安置房项目唐宋遗址、增城明代莲花书院遗址五大重要考古项目榜上有名。

2018年,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完成考古调查项目182项、考古勘探项目105项、考古发掘项目16宗,发掘面积7172平方米,出土文物2115件(套)。这些发现进一步丰富了广州的历史文化内涵,为构建广州古代历史、复原先民的社会生活图景提供了重要材料。

增城明代莲花书院遗址航拍图。

揭秘广州先民如何种水稻和建书院

黄埔茶岭新石器遗址位于黄埔区九龙镇汤村,是目前广州地区发现的堆积最为丰富、遗迹现象最为复杂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从陶器特征来看,与粤北石峡文化有较为密切的联系,同时又存在一些自身的区域性特点。

黄埔茶岭新石器遗址项目负责人张强禄介绍,根据最新研究进展,茶岭遗址检测到的水稻遗存是目前珠三角地区出土单位明确、年代最早的,这说明4400年前茶岭先民可能已经开始种植以粳稻为主的栽培稻,是茶岭遗址的重要发现之一。

增城明代莲花书院遗址被评为“2018年南粤古驿道文物重大发现”,是明代大儒湛若水创办的40余所书院中目前唯一经过考古发掘且保存完整的重要遗址。经过考古发掘,书院的建筑布局逐渐清晰,颇有讲究。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曹劲介绍,书院中轴线上依次为大门、讲堂、后堂,讲堂和后堂两侧有廊道联结;大门之后,讲堂之前,有厢房列于两侧,是书院的馆舍。

“莲花书院的布局在今天看来仍具有合理性,希望未来经过进一步保护修缮后,公众有机会走进明代莲花书院遗址,感受当年的‘风声雨声读书声’。”曹劲说。

广州市胸科医院汉六朝唐宋墓群则发现了南朝时期“元嘉十七年”纪年墓,其规模之大、结构之精、保存之完整,为广州考古60余年首见,对研究广州南朝时期的墓葬形制及分期断代具有重要意义。

番禺唐代曾边窑遗址出土青瓷四耳罐。

大量瓷器出土为海上丝绸之路再添物证

在番禺区新造镇曾边村里,番禺唐代曾边窑遗址已经完成发掘面积达450平方米,初步判断遗址年代为晚唐,性质为民窑。曾边窑遗址项目负责人陈馨表示,曾边窑遗址是广州地区目前考古发现的唯一一座唐代窑址,也是广州地区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瓷窑遗址。

广东省文物鉴定站副站长、研究员刘成基分析,曾边窑的发现与海上丝绸之路关系密切。“沉船‘黑石号’被发现时,船上6万多件瓷器中有700多件广东窑口的青瓷,以往研究表明这些瓷器主要出自新会官冲窑和梅县水车窑。而曾边窑出土的器物跟新会官冲窑在类型、形制、制作方式、装烧工艺上都极为相似,说明曾边窑很可能也是当时唐代广东的重要外销器物。”刘成基说。

而在越秀区的解放中路安置房项目唐宋遗址中,考古队发现了丰富的唐宋至明清时期的遗迹,包括宋代城墙的墙基和大量瓷器。南越王宫博物馆馆长、研究员全洪表示,该遗址出土的多件唐、宋、元朝的瓷器都非常精美,表明持有者的身份不低,可能为富商或官员,还需要进一步的发掘来证实。

黄埔茶岭先秦遗址航拍图。

来源丨南方日报

文字丨黄堃媛

图片丨穗文考

编辑丨周煦钊

校对丨吴荆子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