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容量可以满足两个荔湾区的用电需求
4月18日,南方电网公司广州供电局500千伏北增甲乙线增容改造工程投产。该工程是南方电网公司2019年重点工程。
500千伏北增线是广州市500千伏电网的重要能源通道“主动脉”,同时也是广东500千伏主网架内环网中通道的组成部分,是实现东西潮流交换及事故支援的主力送电通道之一。
为达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对供电能力的新要求,改善广州地区营商环境,为商贸、服务等各行业基础建设和经济发展提供充分可靠的电源保障,广州供电局积极推进500千伏北增甲乙线增容改造工程。据了解,北增线增容后单回线路输送容量由226万千伏安提升至299万千伏安,新增容量可以满足两个荔湾区的用电需求。
创造单位时间更换最多导线纪录
北增线增容改造项目经理邓丽文介绍 整个500千伏北增甲乙线增容改造工程实施情况非常复杂。
首先是跨越情况复杂,线路跨越220千伏、110千伏、10千伏、高速公路、国道、重要公路、河道、厂房等共189处。
其次涉及改造线路情况复杂。北增甲线于1990年投产、北增乙线1997年投产,导线使用将近30年,前期排查时发现导线残旧、断口多、接头多、线路长。
最重要的是,北增线跨越高压线影响用户停电多,特别是白云区110千伏元洲站和人和站的所有进站高压线均被跨越,按以往常规的方式将在25天的跨越施工期间全站停电,影响用户36795户,项目参建团队策划在跨越段的三回110千伏架空高压线临时改电缆下地,这种架空改电缆避免客户长时期停电的措施在广州供电局也是首次采用。
时间紧、任务重、安全风险高,北增线工程同时施工点达到30多处,同时跨越施工108处。同时,冬春季节的多雨天气对施工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为在45天内完成1032千米的导线更换这项艰巨的任务,广州供电局组织施工单位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高峰期投入人力约800余人,投入牵张设备32台,是常规工程投入的3倍。监理公司广州电力监理配备了18人加强对现场的巡查。
无数个夜晚加班,无数次攻坚克难,项目团队组织安全技术专题交底会,落实风险辨析和管控措施,制定应急预案,加强现场管理,克服了阴雨天气、施工阻工、旧线拖拉缓慢等难题,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按计划完成施工任务。
同时,根据广东中调停电窗口,项目团队还见缝插针、攻坚克难,策划分两阶段实施,第一阶段21天完成552千米导线更换,第二阶段22天完成480千米导线更换,创造了广州供电局在单位时间内更换最多导线的历史纪录。
在整个北增线工程期间,广州供电局还利用多项新技术,如用X光探伤检测压接管质量,排除隐蔽工程隐患,用无人机激光云点技术指导施工放线,还利用了太阳能监控系统对现场中高风险实时管控。
力保施工期间3万多户居民用电
3月16日,500千伏北增甲乙线将进行增容改造时,位于白云区的元洲变电站将进行架空改电缆的停电施工。为了确保居民用户不受影响,广州白云供电局出动了4台“庞然大物”中压发电车对受影响的1132户居民进行保供电,避免了施工对居民的影响。
“改造过程中对变电站进行停电是必要的,就如手术中的麻醉一样必不可少。”为了尽可能减少停电对居民用户的影响,广州供电局派出了1台2000千瓦、2台1800千瓦和1台1000千瓦的中压发电车对所涉及的居民用户区域进行电力“输血”,在广州地区尚属首次。
原本将受施工停电影响的1000余户居民像平日一样用电正常地度过了周末。据了解,为了尽可能缩小本次的停电时间和停电范围,广州供电局提前1个月进行了全面的部署,通过了3项具体工作方案,采取了架空改电缆、变电站倒供电和发电车供电的方式,顺利保障了施工期间居民用电。
除了白云供电局,黄埔与增城供电局也积极协调拟定停电方案并安排停电计划,按时落实相关配电线路的配合停电工作。在此过程中,广州供电局积极发挥党员突击队的作用,全力保障施工时居民的用电问题。
基建攻坚团队梳理停电难题,结合实际情况落实转供电方案实施,确定8条220千伏,12条110千伏以及63条10千伏线路停电方案,在北增线跨越施工前完成了所有配合线路的停电。其中,受跨越影响的3回110千伏架空下地改电缆,7回10千伏架空下地改电缆,220千伏知识城站及110千伏元洲站变电站全停采用10千伏倒供,广州供电局采用4台中压发电车接入,保障30000多用户用电。
500千伏北增线增容改造后,对提高广东500千伏电网东西交换断面供电安全性及事故支援能力,助力于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
【记者】刘倩
【通讯员】郝思远 刘海宁
【校对】蓝淑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