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架雪车在19世纪发源于瑞士山区的小城圣莫里茨,第一次的钢架雪车俯式冰橇比赛在1884年举行。1887年开始出现类似现在这种俯卧式的姿势。因为这项运动的速度太快、太过刺激,也曾发生过事故,导致它在冬奥会里的命运也是起起伏伏,直到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被列为冬奥会正式比赛项目。
在北京冬奥会上,钢架雪车将进行男子和女子项目的比拼。
历史
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钢架雪车,有传说它是圣莫里茨一家酒店老板为招揽生意而修建了一条冰道,供淡季时游客免费体验游玩,从而渐渐发展成一项比赛。还有一种说法,是曾有一名醉汉在冬天结冰的道路上,一路大喊大叫从圣莫里茨滑到了塞勒里那,因沿途吵到了不少住户从而引起关注。自此每年就在圣莫里茨到塞勒里那之间举行钢架雪车比赛。
无论其起源为何,都改变不了钢架雪车俨然成为一项极限运动的事实。由于钢架雪车的速度极快,最高时速可达到140公里,运动员也仅有头盔进行保护,曾被视作是一项危险性过高的比赛项目。所以,只进行了1届就从奥运比赛项目中移除了。之后在2002年第19届美国盐湖城冬奥会上,该项目再度成为了冬奥会的比赛项目,并加进了女子组的比赛。
规则
钢架雪车(Skeleton)又称为“俯式冰橇”,运动员需要单手扶着雪车助跑,在规定距离内完成助跑后俯身跃上冰车,奥运会比赛项目仅有男子单人和女子单人。
名字虽然叫“钢架雪车”,但和另外两个滑行项目的“雪车”“雪橇”一样,都是在冰道上进行的运动。全世界没有两条一样的赛道,每一条赛道都是由国际雪车协会邀请专业技术人员设计而成,所以这三项运动并没有世界纪录,仅有不同赛道的赛道纪录。
钢架雪车比赛所用的赛道与雪橇相同,不同的是雪橇和滑行的姿势,雪橇是选手仰躺在雪橇上,脚在前头在后,而钢架雪车则相反,选手俯身躺在雪车上,头朝前脚在后。
出发时选手排列在起点等候,依照出发顺序出发。出发的信号灯亮起之后,选手必须在30秒内完成出发动作。出发时选手必须将雪车推向前,加速之后迅速登上雪车完成比赛,出发动作必须宣布由选手自行完成,钢架雪车规定只能以俯卧式进行,选手的肚子贴在雪车上的姿势才被允许。中途允许掉落雪车,但在通过终点时,选手必须在雪车上才算完成比赛。
在滑行过程中,选手要保持良好的姿势以降低空气阻力。钢架雪车通常以0.01s为记录单位,选手们的成绩非常接近,所以任何不合理的动作都可能导致名次的下降,加之高速的滑行,非常考验选手在比赛过程中的技术水平及心理素质。
钢架雪车的比赛滑道长1,200米-1,300米,平均倾斜度为8%-15%,曲线半径须至少在20米以上。滑行转弯时,压力接近于地球重力的4倍,平均时速达到100公里。在曲线、直线、马蹄形(Ω)滑道上保持加速度,滑行绕过14~22个弯道是该项赛事的重点。由于是争分夺秒的比赛,选手通常不能减慢滑行的速度。
钢架雪车在中国
2015年9月22日到25日,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组织了中国钢架雪车国家队选拔,意味着我国将正式开展钢架雪车项目,从而弥补中国在冬季奥运会上未参加大项的空缺之一。
进入“北京周期”后,钢架雪车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跨界跨项选材工作,经过初步选拔和一个月的考察测试,组成了张培萌在内的19名队员的发展组。也正是因为飞人张培萌的加入,钢架雪车这个项目在国内的热度得到了提升。
作为一支成立仅3年多的年轻队伍,中国钢架雪车国家集训队的每一次进步都值得铭记:平昌冬奥会,耿文强以第十三名的好成绩完成了中国队选手在冬奥会该项目上的首秀,创造了历史;进入新周期以后,从耿文强拿到北美杯惠斯勒站冠军,到闫文港在国王湖站夺冠,中国钢架雪车正在一步步登上新台阶,写下新历史。而张培萌也在朝着自己的目标——成为第一个同时在家乡参加夏季和冬季奥运会的中国运动员继续努力着。
策划 邱江剑
记者 朱小龙
图片 新华社
视频 北京冬奥组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