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他们默默的守护,快来为龙岗家庭医生点赞吧!(可多选) 王红艳 龙岗中心医院龙西社康家庭医生 王贺鑫 龙岗中心医院南约社康全科主治医师 钟骐泽 龙岗区人民医院千林山居社康中心全科医生 杨家宝 龙岗区人民医院紫薇社康中心全科医师 陈力锋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华为荔枝苑社康中心家庭医生 朱梦诗 龙岗区第二人民医院城市广场社康中心全科主治医师 陈志韶 龙岗区第二人民医院三联社康中心全科医师 李思婷 龙岗区第六人民医院六联晨曦社康中心全科医生 张巧 龙岗区第七人民医院新洲社康中心全科医生 陈文烈 龙岗区第三人民医院保安社康中心主任 巫奕嫣 龙岗区第三人民医院乐城社康中心 陈文端 龙岗区第四人民医院百门前社康中心主任 欧形 龙岗区第五人民医院禾花社康中心中医全科主治医师 李翠萍 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龙岗)保利上城社康中心 提交
01◢
龙岗中心医院龙西社康家庭医生王红艳
感言:签约家庭医生,治愈居民的身心,做您的健康守门人。
我的故事⊿
作为家庭医生,王红艳上门对社区新手妈妈进行产后访视。通过交谈,王红艳发现产妇有产后抑郁的倾向,随即她进行心理疏导,及时跟家人沟通,立即指导家属预约深圳市康宁医院心理门诊,告知家人24小时密切关注产妇。第二天,王红艳电话追踪到产妇的就诊情况,帮助产妇逐渐走出产后抑郁的阴影。
02◢
龙岗中心医院南约社康全科主治医师王贺鑫
感言:秉持家庭医生的初心和责任,成为居民健康的真正“守门人”。
我的故事⊿
一天,王贺鑫团队签约的居民黄阿姨打电话到社康咨询,她90岁的母亲因肠道肿瘤、肠梗阻在上级医院行结肠造瘘手术,出院后家属不会造瘘口袋更换,于是前来咨询家庭医生可否上门服务。
了解情况后王贺鑫团队为老人建立了家庭病床,上门为老人服务,耐心教会家庭成员熟练掌握技术。“有你们家庭医生真好,省了我们家属好多事。”家人对王贺鑫的工作表示感谢,也让他进一步体会到,照顾居民的健康不仅是是家庭医生的责任,也是作为家庭医生的初心使命。
03◢
龙岗区人民医院千林山居社康中心全科医生钟骐泽
感言:生命之灯因热情而点燃,生命之舟因拼搏而前行,医学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我的故事⊿
钟骐泽从小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白衣天使。大学毕业后,钟骐泽来到千林山居社康中心成为一名全科医生和家庭医生。他深耕基层,全心投入到社区健康服务工作中,为每一位接诊的居民建立健康档案,4年里建立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档案360余个。
04◢
龙岗区人民医院紫薇社康中心全科医师杨家宝
感言:真心实意为居民,踏实勤恳做工作。
我的故事⊿
“我是一名家庭医生,我的岗位‘很小’,但我的职责‘很大’因为我是社区居民的健康守门人。”这是杨家宝对自己工作价值的一个解读。杨家宝常常听到这样的质疑:家庭医生到底能不能发挥作用?杨家宝心里明白,只有用实实在在的事例,才能说服人。
在杨家宝看来,家庭医生团队作用可不小。88岁的莫爷爷是乙状结肠癌、结肠造口术后患者,居住楼层高,行动不便,莫爷爷及家人对护理不熟悉。后经邻居介绍找到杨家宝家庭医生团队。杨家宝为莫爷爷建立了家庭病床,定期上门为莫爷爷换药。莫爷爷说:“有你们真好,有家庭医生在,是我们居民的福音。”
05◢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华为荔枝苑社康中心家庭医生陈力锋
感言:你的健康,我尽全力守护;面对疾病,我们共同战胜。
我的故事⊿
近年来,港大深圳医院全科医学部成立了“社区糖尿病国际化管理医防融合项目”,让慢性病患者作为家庭医生服务慢病管理的重要一环,积极主动地与医生、护士、健康管理员、康复师、心理治疗师一起参与管理自己的疾病。陈力锋是项目负责人,平时除了定期追踪签约慢病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压值以及身体状况变化外,还要定期随访,定期举行线上健康知识讲座。
作为家庭医生,陈力锋希望自己能够为更多的家庭带来健康,用勤勤恳恳的工作为社区的居民守好健康之门。
06◢
龙岗区第二人民医院城市广场社康中心全科主治医师朱梦诗
感言:用耐心和爱心构筑医群关系的桥梁,让家庭医生服务畅通无阻惠及万家。
我的故事⊿
社区70岁的秦爷爷有高血压,他太太也患有糖尿病,朱梦诗给两位老人建立了慢病档案并签约家庭医生。每次就诊时,朱梦诗都会给两位老人耐心讲解用药注意事项等情况,预约下次就诊时间。有一次秦爷爷出现头晕症状,第一时间想到联系朱梦诗就诊。朱梦诗立马联系上级医院进行转诊。由于转诊及时,秦爷爷住院治疗效果良好,症状缓解明显。
秦爷爷能得到及时的治疗,离不开平日里朱梦诗对老人高血压的持续管理,医患之间建立了良好关系,朱梦诗获得秦爷爷一家的信任,老人在需要的时候第一时间就是想到自己的家庭医生,而且家庭医生的精准转诊,也为老人的救治工作赢得了更多的时间。
07◢
龙岗区第二人民医院三联社康中心全科医师陈志韶
感言: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
我的故事⊿
陈志韶是三联社区居民最熟悉的陈医生,也是他们最贴心的医生朋友。
作为三联社康中心家庭医生服务模块负责人,陈志韶经常穿街走巷,为有需要的居民提供家庭医生服务。家住8楼的何叔,因食管肿瘤晚期做了胃造瘘手术,瘘口需要定期换药处理,但因身体虚弱无法上下楼到社康中心来换药。经上门评估,陈志韶为何叔建立了家庭病床,并按需提供上门服务。
深圳夏季非常炎热,每次攀爬8层为何叔换药,陈志韶都被汗水湿透衣背。有时碰上自己的休息日,但只要何叔有需求也会立即赶到家中为其换药。陈志韶针对何叔的情况并认真查阅了瘘口护理、脂肪液化等相关专业知识,向医院瘘口护理专家请教、学习。最后,何叔的瘘口情况明显好转,渗液日渐减少。
何叔及家属对陈志韶在护理期间的细致照顾和关怀安慰表示衷心的感谢,并亲自到社康中心向陈志韶赠予锦旗。
08◢
龙岗区第六人民医院六联晨曦社康中心全科医生李思婷
感言:从心出发,用心为每一位患者服务。
我的故事⊿
李思婷工作的辖区里有这样一对年近花甲的夫妻,郑阿姨得了糖尿病,右脚脚趾坏疽要手术切除,夫妻二人省吃俭用节省下来为儿子做学费的几万块,一场手术下来就花光了,且阿姨术后无法下床行走,需要叔叔照料,没办法工作,一家的生活保障都成问题。
李思婷经社区了解到夫妻二人的困境,第一时间就跟郑阿姨签约家庭医生服务,为她建立家庭病床,除了阿姨的术后护理,李思婷还为阿姨建立糖尿病专案。在李思婷家庭医生团队的共同努力下,1个月后郑阿姨便能下床走路,血糖也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李思婷作为一名社康家庭医生,她的职责就是守护社区里每一位居民的身体健康,她时常告诉她的患者:“你守护你的家庭,我守护你的健康!”
09◢
龙岗区第七人民医院新洲社康中心全科医生张巧
感言:我是社康家庭医生,平凡的岗位,也能活出不一样的精彩。
我的故事⊿
张巧是龙岗区第七人民医院新洲社康中心的一名家庭医生。尽己所能得帮助居民,守护居民健康,是张巧在家庭医生服务工作道路上前行的最大的动力。
2021年10月,张巧接诊了居民李大伯,李大伯血压很高且间断有头晕症状,详细询问得知李大伯已有3年高血压病史,但李大伯认为一直吃高血压药物,久了会产生依赖,所以并没有按时服药,觉得头晕就吃一次,平常也不监测血压。
张巧当即对李大伯进行健康教育,强调高血压需要按时按医嘱规律服药,并连续3天反复电话给老人和老人的女儿进行劝说,进行高血压的知识宣教,这时李大伯也才终于意识到不规则用药,血压过高,随时可能发生脑出血危及生命,最后在女儿的陪伴下到医院就诊。
李大伯和女儿为此特地到社康中心找到张巧,感谢她当初的不放弃和耐心劝说:“谢谢您医生,幸好有您!”
10◢
龙岗区第三人民医院保安社康中心主任陈文烈
感言:让家庭医生走入每一个家庭,为他们的健康提供最大的保障。
我的故事⊿
陈文烈是龙岗区第三人民医院保安社康中心的一名全科医师,同时也是一名家庭医生。自加入家庭医生团队以来,陈文烈通过日常诊疗、健康咨询、健康讲座,及提供公共卫生服务等方式向居民普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并且将预防接种、重点人群保健管理、慢病管理等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融入到家庭医生服务中,促进医防融合,提升区域健康水平。
在陈文烈工作微信中,他组建多个家庭医生服务群,向居民公布个人手机号码,工作之余,便会抽出时间回复居民在微信提出的各种问题,耐心解答他们的疑问,为他们的健康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工作再忙,陈文烈都会挤出时间翻看每个服务群的群聊记录,生怕错漏了居民的哪条求助信息,他的有问必答和“每日在线”,也获得了签约居民的赞扬,陈文烈的努力收获了居民的健康,这是他成为家庭医生的初心也是一直坚持这份工作的动力。
11◢
龙岗区第三人民医院乐城社康中心巫奕嫣
感言:真签约、真履约、真服务,让家庭更有“医”靠!
我的故事⊿
巫奕嫣是乐城社康中心临时负责人也是乐城社康家庭医生团队三团队长。自2017年8月加入乐城社康,巫奕嫣从事全科诊疗、中医诊疗、公共卫生、儿童保健、预防接种、家庭医生服务等工作,为辖区居民提供便捷的基本医疗及公共卫生服务。
一次社区义诊活动中,62岁的李阿姨血压多次测量偏高,自诉平素身体状态良好,虽有高血压病史,有规律服药,但血压一直在较高水平,未被重视。巫奕嫣通过详细问询和体格检查,建议老人调整降压方案,但李阿姨仍有顾虑。巫奕嫣为李阿姨家人耐心解释目前血压情况及控制血压的重要性,帮助李阿姨调整了降压方案,并为李阿姨签约家庭医生、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和高血压档案,在后续的随访中,老人一直听从医嘱坚持用药和监测血压。
12◢
龙岗区第四人民医院百门前社康中心主任陈文端
感言:为了居民的身心健康,不辞辛苦守护到底。
我的故事⊿
扎根基层12年,陈文端在社康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全心全意地为居民提供便利、惠民的优质社区健康服务。作为一名家庭医生,陈文端一直秉承着“为了居民的身心健康,不辞辛苦守护到底”的信念。
今年三月,陈文端接到签约居民林爷爷的电话,原来他的“老毛病”眩晕又发作了,不能起床。交代好社康工作,带上简易的医疗器械,提着出诊箱,陈文端直奔林爷爷家中。通过颈部推拿,手法复位,老人的眩晕症状很快好转,林爷爷一家人这才松一口气安下心来。
自深圳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陈文端与社区居民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服务关系,不断拉近与居民间的联系,更好地践行“健康守门人”的使命。
13◢
龙岗区第五人民医院禾花社康中心中医全科主治医师欧形
感言:扎根基层,做居民的健康守护人。
我的故事⊿
2017年完成全科医师规培后,欧形来到社康中心工作。张大哥是欧形刚开展家庭医生工作签约的一名社区居民。不慎中风后,张大哥出现左侧肢体无力等症状,这对于性格开朗的张大哥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打击。出院后,他想起了曾经签约家庭医生服务,便找到了欧形。
在欧形的帮助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他的血压、血糖都已趋平稳。更可喜的是,张大哥可以自己去买菜做饭,有空还积极参加社区的义工活动,爱笑的他又恢复往日的活力。
后来欧形去到新的社康就职,张大哥也一直“追随”着她的足迹,他的家人也对欧形非常熟悉和信任,纷纷签约欧形为他们的家庭医师。他认为,能与签约家庭建立一种长期、稳定、互相信任的服务关系,能为签约居民及其家庭提供服务,是作为一名社康家庭医生最大的荣誉和幸福。
14◢
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龙岗)保利上城社康中心李翠萍
感言:签约家庭医生服务,居民健康由我们来守护!
我的故事⊿
李翠萍是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龙岗)保利上城社康中心的全科主治医师。她的一名签约居民有长期抽烟史和20余年的糖尿病病史,李翠萍运用全科医学诊疗思维,建议他参加社康中心提供的免费肺癌、肠癌筛查。
通过筛查发现该居民患有“陈旧性心肌梗死”,李翠萍建议他尽快到上级医院进行心脏检查,该居民心脏左冠状动脉堵塞了80%,通过手术植入两枚支架。患者出院后特意到社康致谢。家属说:“家庭医生签约真是好,以后会继续签约,也会发动周围朋友到社康签约。”
【撰文】黄诗妤
【制作】文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