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正文

点赞!省级非遗项目小金口麒麟舞曾多次走出国门


麒麟舞起,锣鼓喧天

小编日前在省非遗(小金口麒麟舞)传承基地——

惠城区小金口街道走访了解到

该街道的麒麟舞队伍

正在加强训练准备春节演出

广东电视台还专门报道了

小金口麒麟舞这一惠州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悉,小金口麒麟舞又称东江麒麟舞,是客家人从中原南迁时带至岭南的传统民间舞蹈,通过客家族群的口传身授世代相传。小金口先后获得“广东省麒麟文化之乡”“中国麒麟文化传承基地”等称号,并成功入选省非遗项目名录。如今,小金口一带的客家人传承非遗文化,通过舞麒麟,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小金口麒麟舞参加演出。

“我们已经集训1个多月了,过年的时候热闹一下。”省非遗项目“小金口麒麟舞”代表性传承人曾燕青说,其所在的麒麟队有20多人,都是本村民小组的村民。小金口文化站相关负责人介绍,该街道7个行政村都有麒麟队,甚至许多村民小组都有自己的麒麟队,各支队伍春节前都在集训。

300余年历史的祈福节目

小金口麒麟舞队几位成员在一起研究拳术和动作。 

小编日前在小金口综合文化站看到,曾燕青正在观看新定制的麒麟头,并与在场的小铁村山子小组的麒麟队长曾庆胜、队员曾国飚一起讨论。小编注意到,小金口麒麟头小带角,身尾较长,前额有平角,麒麟头上有花纹和寓意吉祥的浮雕图案。

小金口麒麟舞已有300多年历史,具有“为民祈福,吉祥如意”的象征,是我市乃至东江流域富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乾隆年间《归善县志》对麒麟舞有这样的记载:“其迎亲,为麒麟、狮子兽头,童子戴之,击鼓跳跃,极为喧闹。”

“我们的麒麟比较圆润,舞动起来比较灵活,而且我们的步伐是七星步,要倒八卦、穿九宫,与五行方位相生相息。表演时动如游龙,稳如古松,马要低、身要弓、手腕要活。”曾燕青介绍,麒麟舞动作复杂,头部动作是麒麟舞最主要的部分,需在最简单的动作中表现功夫的节奏感和铿锵有力,还需灵活生动地体现麒麟的喜怒哀乐。

他说,小金口麒麟舞有特定的拜祭仪式和舞蹈、拳术表演。与其他地方的麒麟舞不同,小金口麒麟舞加入“沙仙和尚”这一人物,表演更加诙谐幽默。麒麟根据沙仙动作展现出灵活矫健、桀骜不驯的一面。

小金口麒麟舞多次走出国门展演

小金口原属博罗县管辖,《博罗县志》称:“自元旦至上元,乡人之习技术者,辄为舞麒麟、狮子角抵之戏。每队二三十人……”民国时期,小金口各村均组织麒麟队,在节令时进行麒麟舞表演。从清代至民初,小金口麒麟舞统称东江麒麟舞,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套路,培养出大量的麒麟舞传人。

“大家平时都有工作,临近春节才聚在一起训练,为了过年时热闹热闹。”曾庆胜出生于麒麟舞世家,技艺是从父亲那代传承下来的,其组织的麒麟队也有20多人。他说,麒麟队从年初一到年初八都被预约参与演出了,包括在村里拜年、到邻村参加上灯活动、去企业演出等。

▲2016年6月,小金口麒麟舞出访马来西亚参加第9届世界惠州(府属)同乡恳亲大会。

▲2013年6月,小金口麒麟舞参加俄罗斯国际团结艺术节。

▲2013年8月,小金口麒麟舞出访泰国参加第8届世界惠州同乡恳亲大会。

▲2011年11月到马来西亚参加马六甲惠州会馆206周年纪念活动。

曾国飚是曾庆胜的侄子,他毕业参加工作后也加入了麒麟队。“从小就接触麒麟舞,一听到锣鼓声就会激动起来。”曾国飚说,麒麟舞演出相当于村里的春节晚会,所以他也想学习这门传统技艺,希望一直传承下去。

由于麒麟是古代传说中的祥瑞神兽,逢年过节、新婚嫁娶、新居入伙,当地人都喜欢邀请麒麟队表演助兴,有利于传承。“以前比较保守,是不传外村人和外姓人的,现在外村外省甚至外国人都教了。”曾燕青说,在国家大力支持和发展非遗文化后,小金口麒麟舞不仅走出国门,到俄罗斯、马来西亚、泰国等地进行展演和交流,而且曾有马来西亚麒麟队前来小金口学习,近年来也多次接待东南亚华裔青少年冬令营。

“我们希望尽量将这项技艺传给更多人,让小金口麒麟舞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通过教材更有利于传给后人,也在物色有资质的好苗子,为小金口麒麟舞找到并培育下一代传承人。

非遗名片

小金口麒麟舞又称东江麒麟舞,是客家人从中原南迁时带至岭南的传统民间舞蹈,通过客家族群的口传身授世代相传。小金口麒麟舞已有300多年历史,是我市乃至东江流域富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成功入选省非遗项目名录。

来源:广东电视台、惠州日报、小金口街道;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