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人类临水而居,择水而憩,是世界城市与文明兴起之源。大潮起珠江,珠三角东岸,莞邑大地,金泰桥头,千里东江辗转赣粤,在万江划出“一江三埠”的优美曲线,被誉为“东江最美身段”。作为连接东莞水乡与市区的桥头堡,万江街道水系发达,拥有河涌53条,由滘联围、新村围、胜利围、大洲围、大汾围、金丰围6大水系构成。
田园蝶变,牧歌远去。江河编织起万江的经纬,也率先感知工业与城镇化发展的阵痛。痛定思痛,2016年,东莞全面打响水污染治理攻坚战,万江街道亦全面铺开水环境综合整治,围绕“河畅、水清、堤固、岸绿、景美”的治理目标,多管齐下,还群众碧水蓝天。
南方+万江频道推出“江城印象·2020万江水污染治理巡礼”专栏,全场景展现万江街道水环境与人居环境治理作战成效与信心魄力。敬请垂注!
从万江街道新和社区下塘村坝新路与港口大道交界的红绿灯路口一路往南,一条不宽的河涌清流潺潺,岸旁美人蕉娇艳欲滴,这就是藏在一列茂密的道旁树背后的螺涌水。沿着港口大道,螺涌水将流往螺涌水闸,最终汇入与厚街镇交界的东莞水道。
2019年3月,全长约2.18公里的螺涌水被纳入东莞市新增18条疑似黑臭水体治理名单中。为进一步确保螺涌水环境治理根本性改善,2019年底,万江街道启动实施胜利围河涌综合治理项目,集中力量整治胜利围黑臭水体。
螺涌水流域不宽,虽然上游在盛丰路人行天桥位置,与新洲涌暗渠支涌连接,下游与东莞水道连接,但由于早期历史堆填淤积,形成单向排水断头涌,河涌日常水体交换主要倚靠螺涌水闸进行。
治理前。
治理后。
“排污口整治、水系连通、清淤污泥、护岸整治、生态修复”,是万江街道治理螺涌水的“秘诀”。
在原有和在建的截污管网基础上,进行排口整治,对直排口全截流处理,排污口数量共17个,早期通过16-18批次管网已完成截污;河涌治理新发现漏接排污口4个,已通过新建截污管网进行处理,并于今年6月完成。同时,万江街道大力推进实施雨污分流改造工程,有效控制污水流入河道。
在污染源得到一定控制的情况下,采用长臂钩机及结合人工吸污清淤,清理河涌底部大量污染严重的底泥,2020年4月完成河道内的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清运,清淤共计约6000立方米。
同时,在简沙洲涌与螺涌水之间新建一条连通渠(管),实现简沙洲涌与螺涌水之间水系连通。连通管布置在港口大道北侧,起点为下塘村港口大道现状箱涵北侧出口,终点为螺涌水,因此保证了“简沙洲水闸—简沙洲涌-螺涌水—螺涌水闸”补水线路的水质良好,促进螺涌水水体循环。
治理前。
治理后。
最后,对破旧的河堤进行维护修整,对靠港口大道侧毛石挡墙进行加固约550米;新建植草砖护坡550米,栽种水生植物提高水生态环境;新建混凝土路面及大叶油草、米兰花约1公里等改善河涌周边绿化景观环境。
如今,螺涌水整治已初见成效,基本完成消除黑臭的阶段性目标,河涌水质得到了大大改善,堤岸护坡整齐地种植了水生植物,绽放粉嫩的花朵。家住附近的刘阿姨告诉记者:“现在螺涌水没有以前那么难闻了,河岸也修建了一条能散步的栈道,每次经过,都觉得舒心。”
同时,细心的街坊们会发现,每天都有工作人员到河边巡河。他们沿着河涌细心查看每一节河涌水体的情况,做到守水有责、守水担责、守水尽责。此外,在港口大道红绿灯路口处河段,还设有河长公示牌,醒目地注明河涌对应的河长,他们的名字不光写在河涌管理公示牌上,还真正落实到属地管理。
【记者】张仕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