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东莞新闻 > 正文

开展近60项科普活动,2021年东莞市全国科普日活动今日启幕


2021年东莞市全国科普日活动今日启幕

为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促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9月16日上午,2021年东莞市全国科普日活动在松山湖国际创新创业社区顺利拉开帷幕。这是东莞全国科普日开幕式首次在科技创新的重要引擎松山湖科学城举行,活动开始后,东莞各镇街科协、相关科研院所、中小学校和科普教育基地将开展近60项科普活动,营造爱科学、懂科学、崇尚科学的良好社会氛围,共建科创东莞。

屏幕快照 2021-09-16 下午3.34.34.png

活动由东莞市科学技术协会、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东莞市教育局、东莞市科学技术局主办,松山湖科协、东莞科学馆、东莞科技进修学院承办,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东莞分社、松山湖国际创新创业社区支持。广东省科协二级巡视员陈慧钦;东莞市政府副秘书长梁绍光;东莞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张春扬;中科院高能所副所长、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主任陈延伟;东莞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市科技馆馆长谢华;东莞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三级调研员叶久根;东莞市教育局三级调研员高万军;松山湖管委会委员梁展鸿;东莞市科协三级调研员吴石宝;东实集团党委副书记梁翼区等出席了启动仪式。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在新发展阶段,科学素质建设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做强科普之翼越来越成为时代的要求。2021年两院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协十大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近期,广东省新出台了《广东省科学技术普及条例》,为广东省、为东莞市今后的科普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法律保障。

近年来,东莞一直高度重视科普工作,取得了一系列工作成效:在科普阵地创建方面,东莞市科协积极争取市政府支持,由市政府对科普阵地进行认定授牌,并给予20万—50万的资金资助奖励。“十三五”期间,共创建了东莞市科普示范镇8个、科普教育基地14个、科普示范社区6个、创客培育学校14所、创客培育中心5个,截至2020年底,全市共创建科普阵地365个,获得全国、省科普荣誉448个。

科普活动组织稳步推进,“十三五”期间,东莞市科协组织和指导社会各界开展各类专题科普活动共计226项,活动场次超过1500余场,覆盖人群超过100万人次,在全国科普日、防灾减灾日、食品安全宣传周、科技进步活动月期间也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各类线上线下科普展览展示、科普讲座、体验活动等,每年活动场次达300余场;市级主场活动多次受到中国科协、省科协的表扬,被评为“全国科普日活动优秀组织单位”和“全国科普日活动优秀活动”。

此外,东莞数字化科普水平不断提升,自2017年以来,东莞已成功创建3个信息化试点街道,12个“科普中国e站”落地应用试点单位,类型覆盖科普教育基地、科普社区、科普学校。精心打造“东莞i科普”互联网科普平台,针对垃圾分类、航天科技等热点话题及时答疑解惑,营造氛围,并开展网上游戏、网络直播、云上科普行、科普FM等线上科普互动活动,手段丰富,反响热烈。

屏幕快照 2021-09-16 下午3.34.34.png 

启动仪式上,广东省科协二级巡视员陈慧钦对东莞近年来科普工作取得的成绩表示高度肯定,陈慧钦要求,接下来东莞要做好榜样,做好相关宣传解读,调动全社会参与科学素质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在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高质量发展,营造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上出实招;要在紧抓重点提升青少年、农民、产业工人、老年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5个群体的科学素质上下功夫;要在丰富科普手段和渠道,增加优质科普资源供给方面出实效。

屏幕快照 2021-09-16 下午3.34.34.png 

东莞市政府副秘书长梁绍光指出,千万人口,万亿城市,2021年东莞迎来了新的发展起点,也面临着新的发展挑战,近年来,东莞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强化科技创新智库建设,强化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这些都为科普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梁绍光表示,在东莞这块科创沃土上,东莞科普工作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还大有可为。要发挥科普工作在营造崇尚科学、崇尚创新的良好氛围方面的作用,为推动东莞在万亿GDP、千万人口新起点上加快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屏幕快照 2021-09-16 下午3.34.34.png

东莞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张春扬推介了近年来有影响力的东莞科普工作品牌,张春扬指出,通过打造有影响力的科普工作品牌、构建立体化的科普传播体系、推进有辐射力的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等多种举措,东莞市科协积极推动科学普及价值引领,激发科学梦想和科学志向,推动全民科学素质稳步提升。据介绍,2021年东莞全国科普日活动周将组织开展近60项丰富多彩的科普宣传教育活动,在全市范围内掀起“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潮。

屏幕快照 2021-09-16 下午3.34.34.png

活动现场还颁发了“我是科学小达人”奖状和“东莞市科普示范社区”“东莞市创客培育学校”“东莞市科普教育基地”“东莞市科普示范镇”等荣誉。其中,南城街道雅园社区、东城街道周屋社区、东城街道主山社区、黄江镇长龙社区、松山湖第一小学、东城虎英小学、石碣袁崇焕小学、塘厦第二小学、塘厦镇林村小学、东莞市东城第五小学、东莞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东莞市鑫源食品有限公司、东莞市高技能公共实训中心等18个单位获得2021年度“东莞市科普示范社区”“东莞市创客培育学校”“东莞市科普教育基地”认定。东城街道、谢岗镇和厚街镇获得2021年度“东莞市科普示范镇”认定。

屏幕快照 2021-09-16 下午3.34.34.png

屏幕快照 2021-09-16 下午3.34.34.png

屏幕快照 2021-09-16 下午3.34.34.png接下来,东莞将开展为期一周的科普活动周,活动周精彩纷呈,亮点多多。东莞市各镇街科协、相关科研院所、中小学校和科普教育基地将开展科普活动近60项,包括科学小达人评选、健康新生活讲座、流动科学馆、绿色环保创意大赛、火星航天科普嘉年华、科学影像节、急救技能培训等主题丰富、好玩新鲜的活动,通过展览展示、互动体验、现场咨询、科普讲座、科普表演、科普宣传等多种形式展开,寓教于乐,吸引市民参与科学探究与互动体验。

另外,建在广东东莞的国家级重要科学装置——中国散裂中子源,为我国材料科学技术、生命科学、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开发提供了强有力的研究手段。科普日活动当天,中国散裂中子源在松山湖国际创新创业社区正式启动 “微观世界之眼”科普展览,并邀请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所长陈延伟开设专题科普讲座,让国之重器助力东莞科普事业发展。

屏幕快照 2021-09-16 下午3.34.34.png

活动还展出了得利集团制作的1.5米直径的月球模型和1:1型号的探月车模型,让市民朋友们领略中国探月工程成就。此外,活动将以户外科普长廊形式,向市民展示长征二号F火箭、“造岛神器”天鲲号、“蛟龙号”载人深潜器等我国科技成就。

在各个镇街,科普活动如火如荼。9月16日当天,“科创兴邦·智造未来——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暨东莞市大型智能制造主题科普活动”在东莞松山湖国际创新创业社区举办。活动设置了探索智造、智造应用领域、东莞智造、智造未来四大展区,通过科普图文、互动科技展品等方式,打造主题科普空间;在万江,2021年万江街道“全国科普日”系列科普活动将于9月17日启幕,届时,科普活动将走进万江第二中学等5所中小学校,万江健康防护用品展示中心也将向市民朋友开放展示。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相信在东莞这片科创沃土上,科普工作一定能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厚植科技创新沃土作出更大的贡献,为加速东莞双万城市新起点高质量发展、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更大的力量。

【采写】吴擒虎 唐卓

【图片、视频】黄伟兴 何绮莹

【实习生】蔡彦怀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