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 “2022年度爱阅童书100”发布会在北京图书订货会期间举行。正式发布100本2022年度首次在国内出版的适合6-12岁儿童阅读的年度书目,以及10本教师用书。
100本书均为首次在国内出版
自2017年起,深圳市爱阅公益基金会已连续6年打造“爱阅童书100”项目,发布年度书目。此次专家团队由儿童文学、儿童教育、儿童阅读研究、儿童心理、少儿科普、美术等专业领域内专家组成,评选出来自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首次在国内出版的适合6-12岁儿童阅读的100本优秀童书,以及10本教师用书,为学校、社区、公益组织、家庭提供高品质图书的专业选择。
为了让小学阶段的阅读更全面系统,爱阅公益对书单结构做了专业科学的设计。入选图书中,包含小学低年级适读图书33本、中年级适读图书35本、高年级适读图书32本 。文学、科普、人文的童书数量占比分别为63%、21%、16%;入选图书涵盖中国、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19个国家的出版物。其中,中国原创图书占比43%。
“让孩子们通过阅读优秀书籍,了解历史、社会、科学、人及自然,未来成为有解决社会问题、能推动人类进步和内心丰盈而精神富足的人,是我们一直致力于高品质儿童阅读的内在动力,也是评委们从海量童书中躬身识珠并郑重地写下推荐语的原动力。” 爱阅公益基金会理事长李文说。
多维对谈 挖掘童书的真生命
“保持准确丰富的新书数据、严谨公平的评选机制、专业科学的书目结构、通读全书后的专家评荐”是决定爱阅童书100品质的四个关键元素。此次发布会,评审专家与入选图书创作者从文学、科普、人文三个角度展开对谈。
爱阅童书100评委主席、中国首位被授予艾瑞·卡尔桥梁奖获得者阿甲表示,所有的创作无论是虚构类和非虚构类,都在做的事情其实就是探索一个哲学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可能是我们创作一本真正的书很本质的东西。”阿甲说。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国家动物博物馆副馆长张劲硕直言,AI代替不了的是人类可以切身实地地进入到大自然当中,去接触生命,感悟自然,了解一草一木、一虫一鱼、一鸟一兽。“我们要对自然万物去理解、去观察、去感悟,通过文字、书、图画、图片等等,让更多读者寻找自然万物的真谛,这是图书伟大的力量。”张劲硕说。
“一本书到底能带来怎样的人文广度?人文的范畴非常广泛,我们不要以成人过度于精细的分隔来限制想象力,要以真实、柔和、有温度的方式呈现出来。”儿童阅读教育研究者、童书译者孙慧阳希望带给孩子们更多好奇探究的机会和精神,帮助其更好的认知和爱护这个世界,而不仅仅只是一本书的阅读。
发起“做儿童阅读的合格守门人”行动倡议
当日,现场来自各行各业的100多位嘉宾共同发起“做儿童阅读的合格守门人”行动倡议,呼吁成人引领与成就高品质的儿童阅读。
这些倡议包括:每一个成年人都成为对儿童阅读有协作能力的人;保证儿童每天有自由阅读的时间;尽我所能支持乡村儿童、流动儿童和特殊儿童的阅读;不购买低劣童书和盗版童书;建设更多少儿图书馆,增加图书馆少儿区,引导儿童充分利用图书馆等公共资源。
“我一直坚信,对儿童成为人的成长而言,阅读真的很重要。童年时期的阅读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希望各行各业的人能够持续关注和支持儿童阅读,成为儿童阅读的合格守门人。”阿甲说。
爱阅公益则表示,希望通过“做儿童阅读的合格守门人”行动倡议以及“爱阅童书100”的持续研发,让更多孩子享受阅读的乐趣成为终身阅读者。
【记者】张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