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是制造业大区,随着企业复工复产进入倒计时,越来越多的务工人员将返回顺德上班。
人流日趋增多情况下,企业、社区如何加强防控?
2月7日上午,顺德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传染病控制主任医师谭覃,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荣福和顺德区伍仲珮纪念医院心理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郑庆梅做客《专家面对面,防护小tips》节目,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护热点进行答疑解惑。(戳这里回顾直播)
截至2月6日24时,全省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1018例。6日当天全省新增确诊病例74例。新增确诊病例中,佛山市7例,佛山市累计报告确诊病例57例,其中顺德区累计报告确诊病例20例。
Q1:目前顺德的病人是否均是来自于湖北或与疫情发生地有明确接触的?
荣福: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开始至2月4日,顺德的确诊病人均是输入性,即来自于湖北或与疫区有密切接触者。但有一例病人打破了这一状况,该病人从上海坐飞机回广州,2月4日因反复咳嗽、咳痰、畏寒、发热1周到当地医院就诊,经快速检测为阳性,即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这例病例将我们的诊断和预防范围进一步扩大。我们个人的防护也需加强,之前主要防止来自于疫区的人群,现在有外出旅行、旅游者也属于需要注意的对象了。
Q2:居住的小区有确诊病例该怎么办?
谭覃:小区中发现确诊病例后,市民群众不用惊慌,因为病例在确诊前,都在指定的医疗机构实施隔离,一旦确诊,会送至定点收治医院隔离治疗。
区疾控中心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确定密切接触者,并进行集中医学观察。镇(街道)医疗卫生机构会按《疫点消毒准则》对患者居住和工作的场所进行终末消毒,消除环境中可能存在的病原体。
确诊的患者治愈出院时,他们已经没有传染性了,与常人无异,如果你再次见到他们,请不要惊慌,不要歧视。
市民群众只需要注意日常防护,落实少聚集、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注意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加强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同时主动做好个人及家庭成员的健康监测,自觉发热时要主动测量体温,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及时就医。
Q3:在疫情防控工作中,顺德区组建了区级临床专家组,专家们如何开展防控工作?
荣福:顺德区卫健局在顺德区组建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临床专家组,主要负责顺德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医疗临床诊断救治,专家组的成员分布于全区各家医院,通常各家医院的专家对其医院的病例进行初步的临床诊断,再上报,通过区CDC(顺德区疾控中心)检测,如果结果呈阳性后,将进一步上送佛山市及省进行检测。按佛山市的统一安排,诊断明确的病人全部转至佛山市第一、第四人民医院进行治疗。
Q4:如何鉴别普通感冒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荣福:春季气候多变,本来就是普通感冒和流感的高发季节。
现在正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时期,许多监测点均是以测体温作为标准,在此时期,如何鉴别?
首先是流行病史,即近段时期是否来自疫区、是否接触过相关的病人等,其次,普通感冒主要是病毒(如鼻病毒等)侵犯鼻、咽和喉等部位,所以主要以鼻塞、流鼻涕、咽喉疼痛等为主,有时会伴有发热,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所致,除普通感冒的症状外,还伴有高热、乏力、肌肉疼痛等症状。
而新型冠状病毒通过呼吸道的粘膜进入人体细胞后,首先侵犯肺外周的间质,所以有症状的病人主要以发热为主,随后可能会伴干咳,鼻塞、流涕相对较少,如果出现咳痰,说明病情较严重了,必须要会要求CT检查以进行区分。如果鉴别困难可能还需要进行病毒的核酸检测。
Q5:企业复产复工,返顺异地务工人员增多,疫情输入性风险会否加大?顺德有足够的医疗床位与能力来应对吗?
荣福:实际上,2002-2003年,SARS疫情爆发时,顺德有将近100个确诊病例,但当时顺德党委政府带领全区人民成功战胜了SARS。现在顺德确诊的20例主要为输入性病例。顺德区委、区政府对疫情防控也有周密部署安排,各社区工作人员、公安民警、机关干部也筑起了一道牢牢的防控网络,顺德基础医疗水平也在不断提升,相信大家众志成城,将打赢这场防疫阻击战。
Q6:说到隔离,除了空间距离上的隔离,还有就是要做好接触的管理。有些人不可避免都外出,要乘坐电梯,如何做好个人防护?
谭覃:1.注意个人卫生,疫情期间尽量减少出行,降低乘坐电梯频率,低楼层乘客可以走楼梯步行;2.加强自我防范,不要在乘坐电梯过程中取下口罩,尽量减少接触电梯表面,减少用手碰触眼睛、鼻子和嘴巴等部位;3.乘坐电梯时不要与人在轿厢内交流,当轿厢人员较多时,尽量乘坐下一趟电梯,减少多人乘梯,降低感染概率;4.离开电梯后立即洗手。
Q7:外出回家后应注意哪些方面的消毒?洗手有没有哪些技巧?
谭覃:回家后,我们只需要把外套和鞋子放在门口,或挂在通风处即可,不用特别消毒。但要求回家后立即洗手。尤其是在外摸了脏东西,别用双手触摸眼睛、口、鼻等部位,要马上洗手。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建议用流动水、洗手液(肥皂)按7步洗手法洗手,记住“七步洗手法”口诀:内—外—夹—弓—大—立—腕。
根据第五版的治疗方案,新型冠状病毒除了经呼吸道飞沫传播外,还存在接触传播,还不排除存在粪口传播。这提示市民群众更应注意手卫生,手接触传播载体(环境中的飞沫和被污染的物体),或便后无洗手,从而沾染上活的病毒,沾有病毒的手接触我们身体上的粘膜,就会感染上病毒。
Q8:作为普通民众,要如何应对过度的恐慌?如何照顾好身边的儿童?
郑庆梅:恐慌是面对危险的正常情绪,它可以调度人体资源,积极应对灾难,但过度的恐慌会削弱人体免疫力,不利于人体战胜疾病。
如何应对过度恐慌?一是关注官方媒体和科学权威公众号,不听不信不传谣;二是接纳恐慌情绪;规律作息,获得掌控感。
谭覃:小孩子作为特殊群体,抵抗力比大人要弱,建议家长近期能不带自家孩子出外的,尽量还是不要带出去;不得不出去的话,要选择适合他的口罩,也要教会小孩子自我保护举措。
Q9:哪些消毒物品是比较适合家庭使用,以及如何使用比较合理?
谭覃:家居日常消毒要注意环境及物品以清洁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应避免过度消毒,当受到污染时随时进行清洁消毒。
家居消毒我们推荐使用含氯消毒剂和75%酒精。我们经常说的含氯消毒剂常见的有:84消毒液、漂白粉、漂白水、消毒粉、消毒片等。
所有的消毒用品,都不是直接用于消毒,必须按比例稀释后再使用。我们推荐的浓度是有效氯含量250-500mg/L,具体请按产品包装说明书上的指引来配制消毒液。
家中的物体表面和地面:用含氯消毒剂擦拭,作用30分钟,再用清水擦净。餐饮具和茶具:可用消毒碗柜消毒;也可使用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后,再用清水漂洗干净。
Q10:企业复工复产临近,返程高峰来了,务工人员在返程途中要注意什么?
谭覃:返程前,要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有一定了解,如出现发热、咳嗽,要尽快就医,不要出行。
返程途中,要正确佩戴口罩,同时双手避免接触口罩外侧面。在搭乘交通工具,如高铁上要尽量选择隔位置坐,不要扎推;汽车到了中途点,有水龙头的地方要勤洗手,双手碰触环境物表后,不要碰触眼、鼻、口腔等部位,尽快使用肥皂和流水或含酒精免洗洗手液洗手。要尽量避免与人近距离面对面交流,注意咳嗽礼仪(咳嗽或喷嚏时用纸巾或手肘遮掩口鼻)。
返程后,若出现身体不适,请戴上口罩及时就医,并向医务人员讲清楚之前的行程。按照最新规定,对于疫区返程人员,第一时间要主动向当地村(社区)居委会申报,并实行14天隔离;有条件的,在家里自我居家隔离,只要过了潜伏期,确保身体无恙,就可以正常上班。
【记者】欧阳少伟
◎专题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