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佛山新闻 > 正文

顺德狠抓监管,为校园食品安全保驾护航


顺德初三、高三学生的开学复课之日越来越近。返校后,学生的食品安全如何保障?4月23日,记者采访到了佛山市顺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下称“区市监局”)副局长孔繁昌。顺德市监部门向记者解答了开学后如何为校园食品安全保驾护航。

孔繁昌介绍,目前顺德区共有63家学校将于4月27日迎来第一批开学返校的初高三学生,其中56家学校的饭堂开放使用,有3家学校由配餐公司供餐。

从全方位强化监管巡查,全链条把控校园食品安全,到落实主体责任,规范食品安全自查制度,再到重点检查校园周边餐饮店……区市监局已把校园食品安全监管作为当前工作重点,将校园食品安全管理抓严、抓细、抓实,为顺德初高三学生开学复课保驾护航。

图1:区市监局副局长孔繁昌向记者介绍该局为校园食品安全保驾护航的布局行动。羊建溶摄

强化监管巡查

从源头把控食品安全

孔繁昌告诉记者,根据疫情防控指挥部门的返校开学安全要求,区市监局结合顺德实际情况进行了专题分析研究和工作部置,制定了学校饭堂供餐、集体配餐、食材供应等方面的监管清单,区、镇(街道)两级市场监管部门实行领导包干责任制,对每一间学校派出食品安全“指导员”监督监管。

制定清单、明确制度的同时,区市监局还对顺德全区向学校食堂提供食材的8家餐饮管理公司开展频密的监管,通过开展约谈、现场检查,全面提升校园食堂食材质量安全水平。“我们要求食材上线‘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平台’,接受公众监督,努力从源头上保障校园食品安全。”孔繁昌说。

为确保校园食品安全万无一失,区市监局还将监管的“触角”伸向了线上,针对为学校供餐、配送食材的单位和企业,要求其落实落实“阳光餐饮”要求并上传追溯信息、食材配送单位上传电子追溯台账等,确保学校食堂食材来源合法、可追溯。

“接下来,区市监局将继续按要求强化检查,并督促企业定期落实自查自纠,及时发现并排除风险隐患,确保食品安全。”孔繁昌说。

落实主体责任

规范食品安全自查制度

为全面落实学校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区市监局制定了《顺德区学校(托幼机构)食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预防控制和食品安全管理指引》,要求学校食品安全和疫情防控相结合,学校食堂实施“九个强化”。

“九个强化”包括食堂所有从业人员必须持有效的“健康证明”上岗,并每日进行健康监测;生熟食品分开、清洁区与污染区分开,容器分开使用;每天对食品加工和就餐场所进行一次大清洁;就餐时人与人之间要保持一定距离(不少于1米)等。这些均要求学校切实遵守,防范校园食品安全风险。

对于疫情期间,学生在校内用餐的具体食材、菜单,区市监局要求具体食材应以新鲜食材为主,在采购食材时,学校要确保来源合法和可追溯。在食材采购方面,不得采购亚硝酸盐、鲜黄花菜、野生蘑菇、发芽土豆等食品原料。

在食品加工制作方面,要确保煮熟煮透。区市监局提出,要确保中小学、幼儿园食堂不得制售冷荤类食品(烧腊熟食、“白切鸡”、沙拉凉拌菜等)、生食类食品(水产品刺身等)、裱花蛋糕,不得加工制作四季豆、鲜黄花菜、野生蘑菇、发芽土豆、五指毛桃、三明治(同时不得外购)等高风险食品。并慎用四季豆、葫芦瓜和豆浆等食品原料(如需加工熟煮透)。

图2:工作人员正在对即将开学的学校食堂进行检查。顺德区大良街道办事处供图

全方位严监管

重点检查校园周边食品销售单位

在返校复课前,区市监局已和区教育局等部门开展学校开学条件联合核查验收,并参加区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组织的中小学、幼儿园2020年春季学期返校准备督导。

针对开学前一周的时间节点,区市监局对学校食堂和食品销售店、校园周边食品经营单位、学校配餐供应单位和食材配送单位开展了地毯式的全面清查。

“目前,区市监局正组织各镇街分局扎实开展对学校及周边食品销售单位的监督检查。”孔繁昌介绍,这些检查的重点包括食品来源是否正规,票证是否齐全,货架在售食品是否存在过期与发霉情况,是否按食品标签温度储存等。

此外,区市监局还将于4月24日起,在顺德全区范围内开展为期2个月的护航返校复学净化市场环境专项执法行动。该行动包括全面清理清除中小学校学生出入口100米范围内的各类卷烟零售点、严厉打击校园食品安全违法行为、严厉打击校外培训机构、少儿托管机构的违法经营行为等。

【南方日报记者】羊建溶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