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燃激情,为顺德新发展理念实验区建设作出我们的贡献!”
12月7日,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街道礼堂座无虚席。随着佛山市委副书记、顺德区委书记郭文海将“万亩奔腾”的牌匾颁到容桂街道党工委书记何春云手上,容桂正式成为全区第二个在今年内实现村级工业园改造面积超万亩的镇街,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信心倍增。
此时,在容桂扁滘社区兴华工业园(一期)等三个村改项目现场,清拆工作正准备启动。通过现场视频的实时连线,何春云一声令下,分布在三个项目地的10余台钩机立刻同时启动,“哐当哐当”“滴答滴答”……砸碎锌铁棚厂房的声音传入会场,令人更加振奋。
拆旧快马加鞭,建新也马不停蹄。会场几公里之外的顺德(容桂)人工智能和芯片产业园B区地块上,顺芯城(容桂)高端芯片产业园奠基仪式也在当天下午举行,将建成集研发、制造、服务于一体的半导体集成电路高端制造产业园,预计年产值达25亿元。
村改引领之下,容桂这个千亿大镇正在焕发新的荣光。“容桂‘万亩奔腾’为顺德村改打出了新的气势,希望你们以最快速度完成余下的村改任务,率先建设现代主题园区,重振千亿大镇雄风!”郭文海期待。
郭文海带领顺德区委区政府相关负责人与容桂村改干部在“万亩奔腾”牌匾前合影。熊程 摄
投票前重温入党誓词,连续三个项目超90%同意率
截至12月7日,容桂今年已完成清退拆除10236.82亩,完成区下达任务(4320亩)的236.96%;复垦复绿541.45亩,完成率154.7%;建设面积88.28万平方米,完成率88.28%。
“今天是我到容桂履职的第37天,在这37天里我充分感受到了容桂村改的速度与激情,体会到了容桂村改的困难与艰辛,更加为全体村改铁军所秉持的‘一旦出发,必须到达’的顽强信念所感动。”在何春云看来,容桂村改铁军的勇往直前是成功取得“万亩奔腾”的关键。
7日下午,容桂2020年村改总攻“万亩奔腾”授牌仪式、村改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通报表扬大会同时举行。一批在村改攻坚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获得表彰。
“我和我的团队走进群众家时是政策宣传员,在打击违法违规行为时我们又成为了斩断违法的执法者,而到了投票表决时我们又是突击手。”容桂派出所民警张力是获表彰的先进个人之一。今年9月,他主动向街道领导请缨加入村改铁军,连续参加了小黄圃、高黎、华口、南区以及刚刚结束的龙涌口的村改表决工作。
一批先进个人和集体获得表彰。熊程 摄
在华口项目投票当天的下午,村改工作组把所有党员召集起来。“一是带领大家重温入党誓词,二是邀请街道纪工委副书记上党课。”容桂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江定东表示,容桂在村改中要求,党员要起模范带头、战斗堡垒的作用。当时,有投票资格的党员代表现场就进行了投票,为这次表决通过打开一个好的局面。
“最初街道党工委提出,要在华口实现90%以上同意率,我自己心里也没底。但是定下来目标我们就要完成,这个过程中我自己也是非常受教育。”容桂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欧胜军说。
在村改难度不小于华口的龙涌口,容桂村改工作组面对部分不理解的村民,一次又一次吃闭门羹,甚至有组员蹲在村民门口苦等3个小时。“最终,三天半的投票时间内我们以1票反对,一人无法联系,99.93%的同意率通过了方案。”来自容桂土发中心、获得先进个人表彰的曾庆禧说。
“没有困难,只有办法”“今晚再晚也是早,明早再早也是晚。”这些话已经成为容桂村改干部的“口头禅”。在他们的努力下,容桂村改项目表决出席率、表决同意率等数据节节攀升。近期的华口、南区、龙涌口的村改表决,均以超90%的同意率高票通过。
化解历史问题,乡村振兴“轻装上阵”
“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容桂是一个千亿大镇,如今个别村居还落后于我的家乡,不改便会落后,不改就会贫穷,村改就是顺应历史潮流。”老家在贵州的张力说。
作为改革开放以后最先发展起来的镇街,容桂所遇到的问题在顺德具有很强的代表性。虽然有着“千亿大镇”的名号,许多地方建起了现代化的高楼,但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存在。在较为偏远的一些农村,问题尤为明显。
村改是系统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提供持续发展动力、实现全面乡村振兴的重要契机。龙涌口村地处容桂偏远地区,基础设施落后,产业发展滞后,集体收益靠后,是典型的后进村、难点村。同时,跟部分村居一样,龙涌口村在发展过程中遗留的历史问题突出,村民要求解决问题的呼声强烈。
大会与三个村改项目清拆现场连线。熊程 摄
“我们跳出村改看村改,厂房拆除释放土地资源让解决留用地问题成为可能,土地整理盘活大量政府储备用地让历史欠账、征地拆迁经费有望落实。”曾庆禧说,龙涌口村改工作组根据实际情况,不仅着眼于村内380亩村级工业园改造的基础,而且制定了新的工作方案,包括了留用地处置、配套设施完善、村容村貌改造等一揽子内容,并将其命名为“龙涌口村全面乡村振兴方案”。最终,该方案以99.93%的同意率高票通过。
何春云表示,接下来容桂要乘势而上,继续以村改为契机,将上佳市、细滘、德胜等社区打造成顺德乡村振兴的标杆,带动容桂“一村一品牌、一村一特色”建设,让人民群众共享高质量发展的成果。
未来30年、50年,都不用再打第二次“大战”
“村改成绩来之不易,大家是用自己的心血去书写,才实现了今年的‘万亩奔腾’。”郭文海说。
自村改头号工程实施以来,容桂共推进村级工业园改造项目28个,面积达16711.4亩,占总面积的75.37%,离应改尽改的目标仅剩5460.85亩,不足四分之一。在郭文海看来,这正是乘胜追击之时,“希望你们以最快的速度,引领全区率先完成村改总攻任务。”
比拆改清退更重要的任务是建设。郭文海表示,“村改腾出的空间对容桂来讲极其宝贵,希望容桂重振千亿大镇的雄风,围绕高质量发展,重新谋划产业发展、城市发展、乡村振兴,生态建设任务也更艰巨。”
“村改之后,希望你们拿更多一些空间来做生态、做公园,留给容桂人民美好的生态环境。同时在生态公园里面,要建一流的图书馆,做成文化公园,用文化滋养容桂、用文化撑起新发展理念下的高质量发展。”郭文海提出要求。
当天开拆的小黄圃第二工业区就将用来“做生态”。项目面积共202亩,改造方案在今年10月份通过表决,改造模式为复垦复绿,由集体清退拆除厂房后,再由政府统租,用于建设大型开放的生态公园。
在产业方面,容桂加快率先建设一批现代主题园区。何春云希望,当这一场村改攻坚战获得决定性胜利后,未来30年、50年都不用再打第二次“大战”。也就是说,既要着眼眼前,更要布局将来,确保新搭建起来的平台和载体能够满足未来几十年科技、产业、城市不断发展变化的需求。
【南方日报记者】熊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