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佛山新闻 > 正文

著名地质学家捐赠超两千件珍贵标本,顺德自然科学馆在北滘开馆


千亿大镇再添文化地标。7月11日,佛山顺德自然科学馆在北滘镇开馆并启动试运行,展出古生物化石、岩矿宝石标本等各类自然标本3000多件,并利用场景复原、多媒体互动等形式引导观众探索自然奥秘,集收藏、展示、科普教育三大功能于一体。

顺德自然科学馆在北滘镇开馆。熊程 摄

顺德自然科学馆在北滘镇开馆。熊程 摄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该馆展品中有2000多件标本是在十多年前,经广州市原市长黎子流牵线,由著名地质学家刘金山捐赠给顺德。在捐赠后,顺德区文体旅游部门与北滘镇、北滘碧江居委会又共同筹资400万元回谢捐赠人,成为一段佳话。

高水准打造

让观众徜徉在46亿年的时光中

“据我了解,这在国内由镇街主导建设的自然科学馆是最高水准的。”顺德自然科学馆策展顾问、《化石》杂志主编郭建崴说。

在北滘市民活动中心负二层,一个巨大的恐龙模型吸引着市民游客的目光。这里是顺德自然科学馆的入口。该馆建筑面积约6900平方米。根据藏品状况,结合自然科普教育开展的相关原则,室内展厅分别设置“地球奥秘”“生命轨迹”两个主题部分,展现46亿年来大自然孕育出斑斓世界的壮阔历程。此外,还有雨林探秘专题,展示现生生物;化石珍品专题,展示馆藏精品。

顺德自然科学馆展品。熊程 摄

顺德自然科学馆展品。熊程 摄

馆内目前有各类自然标本3000多件,其中化石和岩矿宝石标本种类丰富,古生物化石包括元古代的叠层石、早震旦纪的蓝藻类、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澄江生物群、一直到第四纪的古人类,记录了有生命以来的几乎整个生物发展史。

在参观流线上,顺德自然科学馆以地球的演化、生物的进化为明线,以人的发现为暗线,在不断的探究中获得知识,激发珍惜地球家园、热爱生命的情愫,把化石文化、生态理念贯穿其中,在空间引导下不断探索发现。

“未来全面开放后,顺德自然科学馆将收取象征性的10元门票、同时返还10元消费券的形式,让更多市民朋友从中受益。”北滘镇党委书记张新杰说。

目前,顺德自然科学馆已进入内部测试阶段,优化馆内各项设施设备,确保以更高的标准、更优质的服务迎接观众。该馆拟于8月份向公众开放,采用预约进馆方式。

十余年绸缪

文、旅、科结合打造教育阵地

顺德自然科学馆的建设,要上溯到2007年。

当时,著名地质学家、博物学家刘金山退休后在广州居住,希望将其毕生心血收藏的2000多件各类动植物标本捐献出来,其中不乏罕见的远古生物化石。当时深圳、东莞都有企业家提出希望以上千万元的价格购买,但是刘金山担心这些藏品在私人手中难以得到妥善完整的保存,因此坚持要将其捐赠给政府单位。

顺德自然科学馆展品。熊程 摄

顺德自然科学馆展品。熊程 摄

“这是无价之宝。”了解到这一信息的黎子流,积极为其牵线。“刘金山希望藏品可以捐给一个有文化底蕴的地方,顺德从古至今人文鼎盛,所以我就想到了家乡。”

随后,黎子流找到了当时在顺德区文体旅游部门任职的张新杰,后来北滘镇、碧江社区也参与其中。在成功接受捐赠后,顺德区文体旅游部门、北滘镇、碧江社区又共同筹资400万元,回谢刘金山。虽然400万元不是个小数目,但实际上也远低于这批藏品的市场价值。

张新杰到北滘任职后,提出希望让这批藏品发挥更大的社会价值,让更多的普通市民、小朋友也能从中受益。于是,北滘启动了顺德自然科学馆的建设。“北滘对这件事十分重视,在最好的地段腾出了这么大一片空间,所以布展团队也向世界一流目标看齐,引入了更为丰富的展陈方式、内容,把生命起源、进化的整个过程展现出来。”郭建崴说。

据了解,为了使科普内容更为全面立体,更好地研究展示顺德自然资源特色,更多精品标本的征集工作正在持续开展。

“科学是第一生产力,我们要利用顺德自然科学馆这个阵地实现文、旅、科结合,充分展现这些宝贝的价值。”黎子流说。

【南方日报记者】熊程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