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正文

粤有料|深圳首条跨市地铁来了!以后在大湾区坐地铁就可跨越数城


文|有料哥

深圳首条跨市地铁来了!

2月22日,东莞市发改局在官网上发布了《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第四期建设规划调整(2017-2022)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其表示深圳市发改委已组织相关单位完成《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第四期建设规划调整(2017-2022)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由于深圳10号线东延段途经东莞市凤岗镇,现将相关信息公开。

由一个城市公布另一个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以往鲜见,恰恰反映了大湾区拓展城市间连接的网络化空间格局正在破局。而深圳10号线东延段,也是深圳首次将地铁线路延伸至周边城市。

2月26日,深圳地铁侨城东车辆段迎来了9号线西延线首列车。南方日报记者鲁力 摄

中心城市把地铁延伸到周边城市这一做法此前已有先例,例如多年前就已开通运营的广佛线,还有上海地铁延伸至苏州昆山花桥镇等等。

而本次公布的深圳地铁10号线东延,则是深圳联系平湖、东莞凤岗及大运新城的普速线路,主要功能为加强龙岗中心城与平湖、坂雪岗的联系、促进深莞一体化。

深莞共有2条线路确定具体衔接方案

有料哥的同事,有一次从广州去往深圳龙岗中心城,回程前往平湖火车站乘坐广深城际动车去往广州东站。结果,他约上顺风车去火车站的途中却惊讶发现,有一段路程穿行在东莞凤岗镇的公路上。

于是,他不禁想起在珠江西岸也有类似的场景:从珠海的香洲去往珠海西区,也要经过中山的坦洲乃至神湾。从广州中山八路一路西行,沿着广佛路走过一个公交站的距离,不知不觉间进入佛山。

其实,从地理位置上来说,东莞凤岗镇距离东莞市区的路程要比去往深圳中心城区更远,并且从该镇去往深圳中心城区的路程,甚至比深圳东部很多地方例如坪山等地还要近。地理位置上的特殊性,导致不少深圳人选择在凤岗买房居住,在深圳工作。有料哥也认识在龙岗中心城工作的媒体同行,选择在凤岗居住的,理由是房价便宜。

从这张图上就可以看出,凤岗镇就像一把楔子一样,嵌入深圳的版图中,左侧是龙岗平湖,右侧是龙岗中心城,二者相连的龙平路则经过凤岗,充分反映了珠三角地理上犬牙交错的面貌。

由于有着大量的出行需求加上公共交通不便,不少人只好选择开车出行,当地居民也日夜盼望着深圳地铁能够延伸至该地。不过,受限于按照城市行政范围提供公共服务的约束,此类事务的推进存在不少困难。

本次公布的建设规划,深圳地铁10号线从平湖出发,途经东莞凤岗,又回到了深圳龙岗中心城。这是大湾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突破城市行政界线的重要一步,也是深圳和东莞之间第二条完全确定直连接驳方案的地铁线路。

去年已经开工的深圳地铁6号线支线对接东莞1号线,则是深莞之间第一条确定建设直连方案的地铁线路。

9号线西延线列车采用国内主流的6节编组A型车,设计时速80公里,最大的载客量2502人。车辆采用了高环保、人性化的列车内外装饰设计及时尚的外观造型。南方日报记者鲁力 摄

2月19日,东莞市举行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首批重点项目集中动工大会暨轨道交通1号线项目全线动工仪式。根据深圳和东莞两市轨道办签订的协议,东莞地铁1号线贯通前,6号线支线单独运营,待东莞轨道交通1号线建成通车时,深圳地铁6号线支线将作为东莞1号线的一部分,与东莞地铁1号线贯通运营。

神奇的是,东莞1号线连接了广州、深圳两个城市地铁网,西北端与广州地铁5号线衔接,可延伸至广州地铁5号线黄埔客运港站,东南端与深圳地铁6号线支线衔接,可延伸至深圳地铁6号线支线中山大学站。

这意味着,以后两端修通之后,从广州乘坐5号线,转东莞1号线,再转深圳6号线便可到达深圳。

深圳至少将有8条市域快线与周边城市衔接

根据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的研究,广东省内有82%的城际出行发生在珠三角区域(起点/终点在珠三角),且珠三角9市占据了省内城际出行排名中的前9名位置。珠三角内部城际出行分布重心明显偏向珠江东岸地区(占珠三角城际出行的31%),73%集中在广佛深莞4市(起/终点在广佛深莞),广深占首位,主要呈现出向穗-莞-深-港轴带集聚的分布态势。

根据该中心的研究,都市圈内部城际出行总量方面,深莞惠最大,是广佛肇的1.4倍,珠中江的4倍,深莞惠城市间人流联系最为活跃,且分布较为均衡,人流联系以深圳为中心。深莞惠城际出行为圈层融合型,前15位城际出行方向均为城市边界间出行,反映出深莞惠边界地区连绵化发展水平高,存在较强的以制造业为主的产业协调分工。

从这张图可以看出,深圳宝安与东莞长安,深圳龙岗与东莞凤岗之间的城际出行数量最大。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旅游与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宋丁就曾提到,单独的一座城市已经无法封闭式地解读自己城市内部的经济活动和规律,城市间的经济互动在明显改变一个城市的经济布局和经济走向,明显校正单独一个城市的级差地租现象,城市群的价值已经在冲出行政藩篱,顽强地在经济层面开始显现了。

深圳研发、东莞制造,深莞互动成廊这一经济现象非常明显,也带来了大量深圳与东莞之间的出行需求。而边界地区之间出行,最高效的办法并不是城际铁路或高铁,而是地铁网络的布局和延伸,这也影响到了交通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布局。

报告中的轨网布局概念图

本次发布的报告书还提到,近期编制完成的《深圳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16-2035)》规划了城市轨道共 33 条线路,总长约 1335 公里(含弹性发展线路 112 公里),其中市域快线 9 条,总长494.5 公里,普速线路 24 条,总长 840.5 公里,形成了城际铁路、市域快线、普速线路三层次的轨道线网体系。

此前,深圳地铁4期建设规划已经开工,5年后将有9条地铁线抵近深圳的城市边界。从远期规划图中可以看出,深圳规划的放射状市域快线,将有望全部延伸至周边城市,深圳还有更多普速线路有望延伸到周边城市。

【策划】洋晓

【记者】陈熊海

【摄影】鲁力

【校对】居伟强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