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东莞新闻 > 正文

“民生大莞家”:汇聚爱心力量,圆群众微心愿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2020年以来,东莞市民政局全力打造“民生大莞家”品牌项目,建立起群众诉求的收集、处理、反馈快速响应机制,有效解决了群众身边的“小急难”问题。其中,在服务模式上,“民生大莞家”品牌项目积极创新突破,变“政府包办、群众响应”为“群众点菜、政府配菜”,更注重激活基层治理活力,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困难群众帮扶,致力于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民生大莞家

当前,经过与各镇街慈善会、市社会组织总会共同合作,全市已建立起763个爱心企业、社会组织和爱心人士加入的市、镇两级“民生大莞家”爱心资源库,初步搭建起了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民生事业发展的纽带和桥梁。电饭煲、蛋白粉、吸痰管、护理垫……一个个“微心愿”种子,在社会力量的助力下给困难家庭带去生活的憧憬与美好,全市共1200余宗群众诉求已经通过对接社会慈善资源得以解决。

爱心企业献爱心,传递社会正能量

在南城街道,不少爱心企业积极加入爱心资源库,向困难群众伸出援手,传递社会正能量。

退役军人袁叔家中,探访小组将“微心愿”搬到他跟前。袁叔的“微心愿”是一台轮椅,可以帮助行动不便的袁叔外出呼吸新鲜空气。“作为一名老兵感到无比光荣与自豪,曾经穿上军装,为国担当,现在身体出现了问题,党、政府和爱心企业第一时间伸出援助之手,让我感受到了浓浓的关怀与温暖。”袁叔说。

民生大莞家

“谢谢你们送来的抽油烟机,帮我们解决困难!”家住南城街道周溪社区的赖伯夫妻俩的“微心愿”同样被爱心企业广东通莞股份科技有限公司认领,当崭新的抽油烟机送到赖伯家中时,他们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记者了解到,在这次认领中爱心企业广东通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通莞公司”)认领了包括袁叔在内八名困难退役军人的“微心愿”,帮扶物资合计价值一万余元。探访小组中,来自通莞公司的志愿者张德远也是一名退役军人。他说:“企业在发展的同时,也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希望通过企业的影响力,让更多的员工,更多的企业和社会人士,关注慈善,加入慈善志愿服务的队伍中。”

民生大莞家

南城街道公共服务办工作人员张丽诗介绍,“微心愿”不仅是一种爱心帮扶形式,更是一股精神支持力量。点亮一个个“微心愿”,体现的是党和政府的为民情怀,洋溢的是爱心企业的温暖大爱,解决的是困难家庭的实际问题,提升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感与获得感。接下来,南城公共服务办将继续推动“微心愿”爱心精准对接,让活动更有力度,让服务更有温度。

凝聚爱心个人力量,搭建“微心愿”平台

“这笔钱刚好够女儿第一期的化疗费用,感谢你们伸出援手,解决了我女儿的困难。”自女儿确诊恶性淋巴瘤后,家住厚街镇的谭先生四处奔波,无法工作,为女儿治疗花光了积蓄。得知这一消息,厚街镇公共服务办联合新塘社区工作人员上门对谭先生进行了探访,并根据东莞市“民生大莞家”项目的指引,协助谭先生通过“莞家速递”的方式一次性获得2万元的临时救助金。

民生大莞家

厚街镇公共服务办办事员王杰文介绍,除了“民生微心愿”资金帮扶外,他们还通过链接社会资源,发动社区的干部群众,学校的老师、同学、家长等社会爱心资源,为谭先生筹集了28580元的善款,一共加起来就是48000多元,为谭先生解决了燃眉之急。

“我们建立了一个爱心资源库,有一些群众诉求我们会向爱心资源库的企业、个人去发布,这些社会力量看到后有想法的可以参与进来,帮助更多困难人群。“王杰文说,有时候接到一些老人家水管堵了,需要修理的诉求,很快就会有爱心个人伸出援手来帮忙。“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效地凝聚了社会慈善力量参与困难群众帮扶。”

民生大莞家

如果市民遇到了急事、难事、揪心事,可以拨打“12345”政府服务热线,或者登录“莞家政务”微信公众号,提出自己的诉求,各级“民生大莞家”工作人员将会及时跟进处理;如果您是一个热心公益、乐于助人的市民、企业或社会组织,欢迎通过上述途径认领经发布的“民生大莞家”服务项目,共同为东莞民生事业发展出一份力。

拓展链接:

来看干货!一图读懂“民生大莞家”

【记者】薛屏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