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佛山新闻 > 正文

靓到爆!这盏“灯色”,照亮了佛山人的春节!


随着各种装饰出现在街头巷尾

年味越来越浓了

其中,彩灯是佛山人记忆里少不了的元素

#好睇过花灯#

关于佛山彩灯,你知道多少?

今天发布君就带大家走进它的前世今生

彩灯在佛山人心中有着特殊的寓意,灯与粤语中的“丁”谐音,添灯也就被视作“添丁”,家有男丁者,每年灯节都要更换新灯,即香灯延续之意。

2008年,佛山彩灯入选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遇产名录,成为佛山文化的一道靓丽风景。

据《佛山忠义乡志》记载,佛山在明代“出秋色”时,就有“纸马火龙”“柚灯纱笼”的情景,可见当年彩灯已经成为本地人的流行文化元素。到了清朝,佛山的彩扎形成行市,并销往外省。

佛山彩灯是民间艺术和民间习俗相融合的艺术品,制作精巧,技法讲究,可分为竹织灯笼、纱灯、剪纸灯、秋色特艺灯等,由于现在彩灯多采用绸布为材,可防晒防水,能够长时间展演

佛山彩灯的内容

以喜庆丰收、吉祥纳福为特征

画面欢快热烈,富有岭南特色

灯型千姿百态

工艺精致,精巧秀丽

是中国传统彩灯艺术的主要流派之一

佛山人有句口头禅:“好睇过花灯。”在佛山,灯笼行业被称为“通明行”,源于它的行业联语:“巧制玲珑凭竹织,通明光亮现花纹。”而最令“通明行”师傅们自豪的是,佛山彩灯发源于此地,照亮四方。每逢年节,喜庆祥和的佛山彩灯不仅在佛山街头能够看到,也享誉珠三角地区,甚至海内外华人圈。

2020年1月26日,新年花车驶过伦敦街头,在数十万名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市民中掀起新春巡游高潮。

2004年在香港展出的舞龙童子灯。佛山市非遗中心供图

对于佛山人而言,佛山彩灯绝不仅仅是装饰品,更代表着岭南历史文化,也蕴含着一种和谐社会的价值观念

HAPPY NEW YEAR

佛山彩灯扎作技艺

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杨玉榕:

灯色涵盖了多种手工艺,扎作、剪纸、书画、装裱等等。扎作造型精致立体,多数是用铁线扎的,材料也丰富多彩。佛山彩灯最有特色的是秋色艺术灯,这也是其它地方没有的。

自1962年加入佛山民间艺术研究社开始,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彩灯常伴杨玉榕左右。在时光的雕琢下,她成为佛山彩灯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也把儿子黄宏宇带进了非遗传承创新之路。

杨玉榕制作的《墨鱼骨灯》获得秋色技艺制作最高奖——特等奖。

“佛山彩灯历史悠久,是民间艺术与当地习俗结合而形成的工艺品。看着每一个彩灯走到家家户户,我们都非常开心,因为这像是传递出了一份幸福。”杨玉榕说。

你还知道哪些佛山彩灯的故事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来源:新华网、佛山视觉

责编:车军霞

审校:车军霞

编辑:陈晓曦、钟修程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