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桥渡流水,碧草映清波。荷池上游廊曲折,草坡边步道铺就,三角梅和洋紫荆在绿树浓荫里热情绽放,正是一个岭南好时节。
近日,广州市荔湾区大沙河碧道完工,一派秋景亮丽如画,吸引市民纷至沓来观赏美景。
大沙河地处荔湾区城郊海龙街,靠近广佛线龙溪地铁站,毗邻广东东西部扶贫协作产品交易市场。这一带位于广佛交界,依仗便利的物流交通,花卉产业发达,周围遍布花卉大棚、种植基地,散布村落、民居。
2021年,为改善周边自然生态和群众生活环境,荔湾区以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为抓手,组织施工提升大沙河湿地水环境,重点建设大沙河碧道生态系统。
如今,升级改造后的大沙河,风景如画,恰似一颗璀璨明珠镶嵌在广佛之间。
大沙河碧道一景
高标准 做精品
大沙河碧道虽然地处城郊地区,但从规划设计之初,荔湾区始终对标一线都市碧道标准,对堤岸护坡、游径空间、绿化配植、服务设施等方面进行品质提升,融合“草坡入水”和海绵城市建设等现代水生态理念,还原亲水岸线,调蓄雨水,涵养水生态环境,构建现代简洁、自然生态的活力滨水碧道。
同时,大沙河碧道坚持荔湾特色精品碧道定位,充分挖掘消费协作、花卉产业等乡村振兴要素,打造乡野碧道示范标杆,努力实现城乡结合,人水和谐,相得益彰。
目前,前来碧道游览的游客,有住在周边的群众,和附近广州中心城区的居民,甚至还有佛山市市民。从佛山来的李先生介绍,周末带一家人来大沙河湿地转转,中午在附近找家农庄吃饭,再到旁边东西部市场购买特产,到周边花卉市场淘货,一家老小过得休闲又充实。
微改造 大改观
大沙河碧道建设,坚持高标准、低成本理念,充分遵循原大沙河湿地水秀花香的特色风貌,规划设计贴近自然、贴近生态,通过精微改造,实现了蝶变式升级。
在绿化方面,相关部门保留原来的绿化格局,尽量不迁移树木,修剪矮小灌木,种植开阔草坪,敞开林下空间,营造疏林草地的现代碧道观感。
此外,碧道工程对花卉品质进行提升,在草坡开阔空间适当补充三角梅等花卉植物,河湾内种植水生植物,实现了见绿又见花。
配套设施方面,渔人码头、飘香廊、芙蓉桥、荷花池等原有重要节点景观不作大规模改造,只进行维护修缮、焕发新颜,同时适当搭配绿植,使其与周边环境协调;根据慢跑道设置,相关部门对大沙河湿地已有路灯、坐凳等进行合理化布局调整,将原有设施作最大化利用,节省资源,节约资金。
在堤岸改造方面,结合水环境与水安全,将河道原有岸线设置成草坡入水,提升绿化品质;草坪内用透水混凝土设慢跑道,贯彻海绵城市理念,使碧道整体兼具安全、生态、美观、休闲属性。
民为本 高站位
大沙河碧道是荔湾区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点内容,是人大代表重点议案、建议之一,也是荔湾区2021年精品碧道项目,受到市、区、街三级人大代表关心关注,为群众热切期盼。
从建设之初,荔湾区政府高度重视,落实财政资金保障,安排专人跟进,对用地、水电等问题进行全方位协调和服务,保障了项目的快速推进和顺利完工。
据悉,2021年,荔湾区共新建碧道20条,总长度26公里,大沙河碧道是其中最先完工的一批,也是其中最美丽最受瞩目的碧道之一。
负责建设大沙河碧道的荔湾区农业农村和水务局,同时也是全区乡村振兴工作的主管部门,该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国家要复兴,乡村要振兴;乡村要振兴,生态环境建设必须先行。”建设大沙河碧道,初衷就是给周边群众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让群众在茶余饭后有一个好的休闲去处,提高农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这也是荔湾区在共同富裕上探索作出的水务实践。
该负责人还介绍,大沙河碧道后续会根据群众需求和意见,不断改进和完善,进一步提高碧道的便民性、综合性和服务性,努力将大沙河碧道建设成一个市民可游憩、可娱乐、可购物的特色休闲路径和景观打卡点。
【南方日报记者】郎慧
【通讯员】荔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