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风格的门楼、蜿蜒的小河、葱郁的树木……8月28日,位于南海的千灯湖创投小镇开园亮相,与一旁的高楼交相辉映,成为千灯湖畔又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在南海,千灯湖片区早已成为城市新坐标。20年的建设,从昔日农田旧厂房,到如今的集聚佛山高端商务区、科技、金融、文创等产业,千灯湖无疑是桂城乃至南海现代城市发展的缩影,更见证着南海经济的腾飞,一个“产、城、人、文”融合的珠三角“新都市客厅”正加速形成。
从“四乡联围”到获“景观界奥斯卡”
说起千灯湖的历史得回溯到佛山名镇时期。当时的老佛山因汾江河而繁华,这条黄金水道串起广佛两城的交往。水道的中段,正是现在的桂城,沿线有(虫雷)岗、叠滘、夏滘、平洲四大古乡,俗称“四乡联围”。
这道堤围守护了大片肥沃的农地,周边乡民在当中挖出了多条灌溉农田的河涌,形成一片江河环抱的水乡之地,千灯湖最早便是脱胎于此。
时间进入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洗脚上田的村民在这片水网良田上建起了厂房、仓库,村级工业园的雏形出现。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这里被选定为新城的核心片区,城市化改造开启,首个需要建设的地标工程就是千灯湖公园——其承担着南海新城区“中轴线”的重任。
彼时,为了将中轴线建设打磨成一项“精品”工程,南海引入美国城市设计团队——SWA,为中心城区的中轴线敞开空间作环境设计。这也是南海建县以来的第一次。
1999年7月,千灯湖公园正式动工建设,因一期园内有1300余盏景观灯,到了晚上千灯开启甚为壮观,取名为“千灯湖”。而后,千灯湖还经历了三期的建设,活水绕园,打造“幻彩耀灯湖”大型水幕灯光秀,加上球灯、水上茶亭等特色设计……由于规划设计水平高、注重以人为本的城市景观设计理念,千灯湖公园自2015年起陆续获得不同的奖项。其中2015年获得的全球城市开放空间大奖,相当于景观设计行业内的奥斯卡。
从昔日的黄金水道,到如今获得景观界奥斯卡,千灯湖的蝶变,激活了周边区域发展,加速城市建设和区域发展,成为南海的城市客厅、对外开放的重要绿色窗口。
城市天际线构建广佛“增长极”
经历20年的建设,如今的千灯湖片区早已成为佛山城市新坐标。白天,搭乘广佛地铁而来的白领步履匆匆,穿梭于高耸的写字楼和各商业中心间;夜晚,华灯初上,超千盏灯点亮千灯湖畔,音乐节序幕在此拉开,成为市民休闲娱乐好去处。
围绕着千灯湖这一城市中轴线,万达广场、保利水城、Ipark广场、宜家家居形成桂城商圈,人气十足。金融资本大厦、荣耀国际金融中心、友邦金融中心、广发金融中心多栋高楼拔地而起,构成千灯湖畔的城市天际线。
如果说千灯湖公园的建设,将旧厂房变为城市客厅新图景,那么2007年落户的广东金融高新区,则使千灯湖摇身变成佛山最具商业价值的区域。
定位“国际化金融后台基地”及“现代产业金融中心”,广东金融高新区引来数百个金融、保险、投资项目落户,其中不乏世界500强企业,并由此推动包括全球创客小镇、千灯湖创投小镇在内的一个个产业社区崛起,吸引了金融白领人才数量近6万名。
如此快速聚集资金、信息、人才和企业,千灯湖已经成为广佛城市群中一个重要的经济“增长极”。而千灯湖的辐射,也从当初的城市中轴线延伸至如今的“千灯湖片区”。
面向未来,千灯湖又有了新任务。作为南海区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桥头堡,今年南海区对该区域提出,要重点发展金融+总部经济+科创文创研发产业,建设金科产融合的创新基地,打造高品质服务业集聚区。千灯湖片区正被逐步打造为“城产人文”融合发展示范区,以及珠三角的“新都市客厅”。
【撰文】蓝志凌 肖霞 李欣 杜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