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佛山新闻 > 正文

三年改造612个村级工业园,南海破立并举,村改推陈出新


1月6日下午,佛山市南海区提速加力村级工业园整治提升工作推进大会(下称“大会”)召开,正式擂响了新一年南海村级工业园改造攻坚战的战鼓。

大会上,佛山市委常委、南海区委书记闫昊波指出,村级工业园改造,是系统解决制约南海高质量发展的“大手术”,南海将用3年左右时间,让全区612个村级工业园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展现城乡环境全新面貌,开辟出南海城乡融合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新天地。

2020年1月7日《南方日报·佛山观察》相关报道版面图

激活全新发展空间

3年推动612个村级工业园大变样

2020年初的南海,涌动着建设与发展的热潮。

在桂城,天富科技城日前建成12万平方米新厂房,引入汽车检测、机器人、传感器、医疗器械等超过30家科技企业;

在丹灶,食品园引入食品生产企业8家,大金智地项目已引入佛山市南海区公共安全技术研究院,共进驻企业7家;

在狮山,罗村新光源基地二期引入企业12家,占地150亩的狮山五星工业区万洋众创城项目正在推进土地前期工作,争取近期挂牌出让;

在里水,一个月前,2019年“三新”产业平台发布暨十大重点产业项目集中动工仪式刚刚举行,佛山南海电子信息产业园、中国中药健康产业园、中日韩数字科技产业园等产业平台集中亮相。

……

这些项目的建设空间,就来自南海正在进行的轰轰烈烈的村级工业园改造。

由佛山中国科学院产业技术研究院引进的21个项目,先后落地南海天富科技城。这一现代化产业载体就是由村级工业园改造而成。戴嘉信 摄

重振南海虎威,再造高质量发展新南海,是南海面向未来提出的全新发展目标。但是,高质量发展,需要全新的产业格局,更需要全新的发展空间,这对于开发强度已经较高的南海来说,意味着不小的挑战。

当下,随着广东举全省之力推进“双区”建设,广东省委深改委批复同意南海建设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新的历史机遇窗口再次向南海敞开;几天前,佛山市GDP也已突破万亿关口,南海等区域迎来新一轮发展利好。在此背景下,行业散乱、效率低下、污染突出的村级工业园,不仅长期占用大量低效用地,也日益成为南海迈向高质量发展之路上的“梗阻”。

因此,村改成为南海区重点发力的领域之一。过去一年,南海完成土地清拆16012亩,超额完成了13620亩的既定目标;改造提升试点项目累计拆除旧建筑物145万平方米,累计已完成9个试点项目;各镇街结合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启动了一批千亩连片改造项目。

未来,南海的村改步伐还将进一步加快。大会透露,南海区委、区政府已经明确未来三年要拆除整理9万亩,其中2020年要确保2.5万亩,并在此基础上力争达到3万亩;同时,南海将用3年左右时间,让全区612个村级工业园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展现南海城乡环境全新面貌。

“如果我们不通过村改把土地空间腾出来、把城市环境整治好,就难以吸引好项目、好企业和优秀人才,就会错失‘双区’建设机遇,甚至错过一个时代。”闫昊波说,“要以空间换时间,以时间换机遇,在新一轮区域竞合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

借力连片改造

加快打造宜居宜业宜创新的城市环境

对于南海来说,村改的意义并不止于此。

2019年12月23日,“弘扬爱国志,湾区立新功”迎新年人才慰问大会在南海举行,多位高层次人才代表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为推动南海经济发展和人才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今年1月2日,佛山市南海区召开学习贯彻中央支持民企“28条”青年企业家座谈会,9位青年企业家进行了发言。

提升城市环境、优化服务水平、改善基础设施……这些意见,频繁地出现在人才和企业家代表的反馈中,“城不城、乡不乡”的现状,更成为多位人才和企业家代表心目中制约企业发展,尤其是充实人才队伍道路上的关卡。

为此,新的一年,南海将全面加快打造宜居宜业宜创新的城市环境。

“接下来,南海将加快打造宜居宜业宜创新的城市环境,包括全面提速村级工业园改造,加快建设‘一轴一核两带’(千灯湖城市轴线、狮山制造业创新核心区和广佛同城连接带、西部生态示范带);南海还将全面优化城市环境,用两到三年时间推动城市环境全域根本性改变。”闫昊波在学习贯彻中央支持民企“28条”青年企业家座谈会上指出。

通过“三旧”改造,桂城国际双创园、德鸿文汇创意园等一批城市更新地标崛起,为南海城市环境提升、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图为德鸿文汇创意园。戴嘉信 摄

要推动城市环境发生全域根本性改变,散乱分布的村级工业园是首先必须面对的难题。据统计,南海全区有612个村级工业园分布在全区280多个村居,这是造成南海“城不城、乡不乡”问题的主要原因。

由于形态落后、产业低端,很多村级工业园区也伴随着环境和生态的污染,让这一难题更加突出。

所幸,这一问题已经引起南海区委、区政府的重视。“我们要把村级工业园改造,作为推进实验区建设的‘牛鼻子’,提升南海城市格局的‘突破口’,系统解决制约南海高质量发展的‘大手术’;要把村级工业园改造是否成功,作为检验南海是否实现城乡融合发展、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闫昊波说。

实现这一目标,连片改造是南海村改的必由之路。

闫昊波透露,接下来,南海要优化调整72个试点项目,全力打造20个产业社区连片改造示范项目,按照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要求,协同推进连片乡村振兴,建设10个城乡融合发展示范片区。

“要加快从‘盆景’向‘风景’转变,形成现代都市和田园乡村互融互促的城乡发展格局,让南海‘城市更城市、乡村更乡村’。”闫昊波说。

破立并举 

开辟城乡融合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新天地

值得注意的是,南海的村改并非单纯的“打破旧世界”,更重要的是对“新世界”的营造。

大会透露,南海的村改,将以“工改工”为主要方向,把改造出来的土地用在发展产业上,特别是服务好实体经济、民营经济发展,优先满足本土优质企业的增资扩产;

同时,南海将全面启动村级工业园的“大建设”,打造一批高质量产业载体,并将全面巩固加强村级工业园综合整治,以更大力度,对城乡融合发展示范片区的村级工业园实施全面专项综合整治,实现2020年完成3.5万亩的村级工业园综合整治。

不难看出,在推行村改的同时,同步建设新兴产业载体和发展平台,背后是南海对实体经济的坚守,和对民营经济的重视。

“制造业是南海的根,民营经济是南海的本,改造过程中要为这些企业提供新的空间,切忌‘一拆了之’,也不要有房地产思维,‘一盖了之’。”闫昊波说。

德鸿文汇创意园。戴嘉信 摄

对南海区来说,拆除不是村改的最终目的,更不能因为片面追求拆除面积而把优质企业赶跑;最重要的是,要通过拆除实现腾空间、调结构、转业态、优环境,让更多优质企业、优秀人才能够留得下、引得进。

当然,这一过程同样伴随着取舍和去粗取精。大会透露,在接下来的村改过程中,南海要果断淘汰高污染、高排放的产业和落后产能,大力推动工业上楼,提升产业形态、城市形态,并对产业发展空间和功能定位进行重新规划布局;部分改出来的土地用于复垦复绿和环境提升上、用于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上。

大会还透露,南海将坚持“大招商、招大商”,引进有实力的园区开发运营商参与园区的整体开发运营,带动更多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项目进驻,加快构建“两高四新”产业体系,培育打造一批先进制造业集群。

“我们要把握村改的正确方向,坚持‘破立并举’,在实行‘大拆除’的同时推进‘大建设’,全面铺开重点项目和载体建设,开辟出南海城乡融合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新天地!”闫昊波的话掷地有声。



【撰文】王谦 李欣 黄逸豪 南宣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