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正文

3年,3869.97亩!你眼中的生态西樵,就是我心中的幸福家园


山清水秀、绿意盎然、鸟语花香、清新宜人才是宜居之地最好的模样。

为提升全镇的环境质量与人民的生活质量西樵镇围绕四大行动进行自然生态文明建设在2018年-2020年期间全镇自然生态文明建设完工项目65个完成投资额3.97亿元新增绿化面积3869.97亩走,一起去感受生态宜居的醉美西樵!

太美!万亩千亩公园建设高标准推进西樵万亩千亩公园建设项目

主要有西樵山国家森林公园和渔耕粤韵公园。

西樵山国家森林公园

西樵山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西樵山国家森林公园总面积为1400公顷,经过近年来绿化南海大行动、“绿城飞花”主题绿化景观建设、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两年攻坚行动等各项绿化专项工作,西樵山森林覆盖率达85.7%,公园内共有维管植物约530种,包括金毛狗、桫椤、樟树等国家保护植物以及含笑、榕树、枫香和银杏等古树名木。

依托西樵山国家森林公园资源优势,西樵遵循严格保护、适度开发的原则,充分挖掘文化资源与自然资源,大力推进万亩千亩公园建设,其中,2020年建设主要围绕“四个一”工作展开:一是完成《西樵山森林公园“一园一策”实施计划》编制工作,二是建立统一的公园形象标志,三是设置一个公园主出入口,四是建成西樵山自然教育步径。

此外,西樵大力推进西樵山标识系统提升项目、西樵山山南路口人行天桥建设项目、西樵山交通枢纽及栈道改造提升项目、西樵山索道改造提升项目、西樵山“四园”设施及绿化提升项目,提升西樵山精品景点体系的绿化品质,提升游客游玩体验。进一步加强西樵山森林防火设施提升,完善西樵山林火监控系统,做到“早发现、早报警、早解决”。落实西樵山有害植物防治工作,对森林公园有害植物情况进行调查,实施相应的有效控制策略。推进西樵山绿化病虫害防治实施,抓好病虫害监测调查,把好检疫关,防治带病源、虫源的动植物进入园区。

渔耕粤韵公园

西樵山南的桑基鱼塘是珠三角地区面积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桑基鱼塘,形成“池埂种桑、桑叶养蚕、蚕茧缫丝、蚕沙养鱼、鱼粪肥桑”的完整生态循环系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间少有美景,良性循环典范”示范区。

渔耕粤韵公园通过鱼塘标准化整治、塘基种植桑树,恢复桑基鱼塘的风貌,挖掘桑基鱼塘生态养殖文化,大力推进万亩千亩公园建设,建设成为集游玩、娱乐、休闲为一体的体验式文化旅游园,其中,2020年建设主要围绕“四个一”工作展开:一是编制一本规划,二是设置一套公园标识牌,三是设有一个公园主入口,四是建成一条趣径。

同时,西樵加快建设香云纱晒莨基地,打造佛山标志性的香云纱产业化基地文商旅标杆项目。推进广东省桑基鱼塘生态文化博物馆建设,大力宣传桑园围水利灌溉工程遗产、佛山基塘农业生态文化和香云纱文化,提升南海的品牌形象和知名度。此外,计划投入1300万元实施景观提升、观景台建设等工程,推进七星村和儒溪村入口景观建设。

太棒!西樵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可喜

三年来,西樵镇紧紧围绕上级文件精神,推动自然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提升人民幸福的发力点、推动绿色发展的增长点,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西樵的“成绩单”!↓

2018年,西樵镇成功被认定为佛山市首个“广东森林小镇”

西樵山相继获评“广东省森林康养试点基地”“广东省自然教育基地”“广东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广东省森林旅游特色线路和新兴品牌地”。

2020年,西樵镇广东佛山基塘农业系统项目被授予“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牌匾。

不仅如此,西樵还统筹推进自然生态文明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再次刷新我们家园的颜值!包括三方面:一是大力推进乡村绿化美化建设。投入1100万元对23个村(社区)闲置土地进行复绿增绿,种植秋枫、樟树、四季、凤凰木、宫粉紫荆、黄花风铃木等树种,种植苗木约1.5万株,种植面积约420亩,切实提升绿化覆盖率,美化村中环境,改善乡村生态。

二是污染防治成效显著。完成14台高污染燃料锅炉整治,家具、印染等行业综合整治成效明显,镇内汽修行业已全面完成“油改水”,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全覆盖。

三是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大力推进“大市政”、“小市政”向农村延伸,27个行政村(社区)实现城管工作站全覆盖,“政府治理+村居自治”城市管理新模式初见成效,城市管理考评连续5年获得全区第一,上金瓯社区等5个村(社区)获评佛山美丽文明村居。

统筹推进自然生态文明建设和文旅产业发展。近年来,西樵镇将自然生态文明建设与文旅产业发展相结合,持续提升城市颜值,进一步擦亮“文翰樵山最岭南”的品牌。比如:以碧道建设为契机,投入7800万元对山南片区范围内的15公里河涌实施固基清淤和河道绿化,打造从渔耕粤韵至听音湖片区的水上生态观光线路,目前一期10公里已完成,二期约5公里年内全面完成;结合公园群建设,大力完善听音湖片区基础设施,听音湖公园获授“广东省宜居环境范例奖”,位居“佛山十大最美公园”榜首,获评“佛山首批夜游地”。

太赞!居民满意、效益良好

以“森林小镇”为契机,紧紧围绕“文翰樵山,渔耕粤韵”主题,西樵正逐步蜕变成生态宜居的美丽家园,千亩公园林立。目前,西樵的自然生态文明建设项目实施效果良好,努力建设成人人满意、生态、社会、经济“三效益”良好的醉美西樵。

西樵通过各项自然生态文明建设工程,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让“森”呼吸走进千家万户,给予群众更高层次的生活体验。通过对镇内部分居民进行满意度调查,大部分居民对西樵开展自然生态文明建设的效果比较满意。

西樵的各项自然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实现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通过河心岛生态修复、国家生态公园创建、森林小镇创建、碧道建设等一系列自然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增加绿化面积,整治污水,持续改善西樵生态环境。

北江河滨公园、官山市民广场、天镇峰文化长廊、樵园公园、崇德公园、健康路改造提升、西樵大桥桥下空间立体化公园化改造等相继完成,为市民增添了休闲健身活动场所,同时,按照一村一公园的建设要求,推动镇内20个村级公园建设工程,大大满足群众的日常休闲、娱乐需要。

而依托西樵自身的生态旅游资源以及自然生态文明建设所带来的环境改善,近年来到西樵游玩的游客不断增加,带动周边的餐饮住宿等消费,同时也推动了西樵陶瓷、纺织等传统行业进行智能化和生态化改造。

生态宜居,美丽西樵

为我们越来越美好的生活喝彩!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