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荔枝自由”成为微博热搜话题,部分品种60元/斤的售价消费者直呼“吃不起”。不少网友调侃:“广东荔枝:去年你对我爱答不理,今年的我让你高攀不起”。“去年奇贱价格,今年旗舰价格”。
荔枝价格波动之所以能引起广东人“骚动”,难道只因为它好吃?当然不止!广东人如此爱荔枝,还不是因为它一直传承着岭南文化和广东精神啊!不信?这就说给你听。
荔枝的N种吃法
在广东,荔枝不仅是一种水果,它还能发展成一种“菜系”。
荔枝虾球、荔枝酒、荔枝泡盐水、荔枝红豆粥、荔枝樱花气泡饮、荔枝酸奶捞、孜然芥末糖醋荔枝……荔枝在广东的吃法五花八门,其中最常为外地人所乐道的“黑暗料理”要属荔枝蘸酱油,相传吃起来,就如同在大海游泳呛了一口水,突然有人往你嘴里塞了一勺白糖……
老广喜欢在吃上捣腾是出了名的,这与多元文化的交汇融合脱不开干系。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试验田”,广东自然抱着开放的态度迎接各种文化。广府、潮汕、客家三大体系自不必说,它们本也是文化交融的结晶。而改革开放以来,不同省份的建设者又进一步加深了“南北”交融(有说法称广东人认为广东以北的人都是北方人)。地理位置优越,也是开放的重要条件,忙碌的港口、毗邻的港澳,也让广东越来越国际化。
有开放,才能融合。而文化的融合,在食物上尤为明显。
糖醋咕噜肉就是一个例子,它是粤菜西式改良的典型。相传清朝年间,在广州的外国人爱吃粤菜,却不习惯吐骨头,于是就有了将精肉和淀粉制成肉圆,油炸后淋上糖醋汁的做法。
岭南建筑也是广东文化融合的一个代表。骑楼作为岭南地区的重要文化符号,是欧陆建筑与东南亚地域特点相结合的建筑形式。1888年前后,两广总督张之洞参照香港的骑楼建造经验,在广州兴建类似骑楼的“铺廊”。骑楼街构成了广州旧城肌理的骨架,反映了 20 世纪初的广州城市由古典城市向近代化的发展状态。
想领略骑楼之美,可以和@广东旅游一起打卡永庆坊>>>
“不辞长作岭南人”
荔枝的N种吃法,是由开放到融合的必然结果,但广东包容特质,则是融合的必要条件。
骨灰级“吃货”苏东坡,当年被贬岭南,吟出“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辞长作岭南人”的千古名句,就印证了广东的和蔼可亲。鲜甜可口的荔枝尚为吸引,美景秀色也能让人流连忘返。
坊间传言,苏老师在惠州时,听说东弥陀寺后面有座松风亭,风景不错,就准备去游玩一番。无奈走到一半体力不支,于是就地而坐,瞬间觉悟未到松风亭亦能感受美景。这当然跟苏老师看看得开心态有关,但若他停驻的是肮脏发臭的洞穴,恐怕也就没了后来的名篇《记游松风亭》吧。
广东就是有种魔力啊,能让每个来这里的人都感觉亲切舒服。
“瓜娃子、妹伢子,努力打拼的孩子;湖南菜、西北菜,同桌分享的好菜……”无论你是哪里人,来了就是广东人。

“一骑红尘妃子笑”
不过话又说回来,苏老师在广东能够产生主人翁意识,好味荔枝还是最大“功臣”。事实上,早在1300年前,岭南荔枝的美味就让当时的“北方人”馋得不行。有诗为证: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荔枝易腐烂,古代没有冷链物流,杨贵妃是怎么吃到新鲜荔枝的呢?《广东新语》记载:“藏荔枝法,就树摘完好者,留蒂寸许,蜡封之,乃剪去蒂,复以蜡封剪口,蜜水满浸,经数月,味色不变”。
@茂名发布:茂名荔枝入长安,古保鲜法很靠谱
古人通过“蜡封留枝”“马上飞递”的办法保鲜运输荔枝,而今,在东莞沙田通过冷链物流技术,为广东荔枝走出国门插上“翅膀”。
荔枝的保存和运输方法,一直在创新。而勇于创新、敢为人先,也一直是广东人的重要特质之一。
广东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创新投入和产出能力引领全国。2017年度和2018年度区域创新能力连续两年居于全国第1位。
微信支付“神器”引领潮流,让全世界网民享受智慧生活的便利;5G创新“金字塔”在这里崛起,深圳5G应用在医疗交通等领域频现突破;“自动驾驶时代”即将来临,广东打造全国首个无人驾驶示范基地……这些,都是广东注重创新的结果。
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背景下,广东十分重视创新人才的入驻。从建造人才安居住房,开放人才绿卡,到发放高层次人才奖励补贴……为了在人才争夺战中夺得先机,广东连连放大招,广州黄埔和南沙区更开出最高1000万元高额安家费。
@中国广州发布:广州各区住房补贴最全集合!
@广东人社:权威解读!粤港澳大湾区如何招才引智?这些政策值得关注!
对外交流的靓丽名片
广东荔枝不仅在国内备受喜爱,更“走俏”海外市场,出口到美国、英国等10多个国家地区。“中国荔枝”“广东荔枝”已经成为我国对外交流的靓丽名片。
从蛇口工业区开山第一炮,到第一家“三 来一补”企业的落地,再到对标国际一流的粤港澳大湾区……改革开放40年来,广东对外开放的脚步从未停止,大胆开放的魄力依旧深植广东血脉。而那颗小小的荔枝,实则承载着多元、务实、开放、兼容、创新的广东精神。
所以,务实的广东人,忘了戏谕的“荔枝自由”吧,你都有这些令人骄傲的“荔枝”特质了,还有神马好不满足的!
不过,吃还是要吃的,不然怎么对得起荔枝的美味。关注荔枝价格、产量动态,推荐关注@农财网荔枝龙眼通
【校对】吴荆子